一種基坑分區支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3:10:1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築、軌道交通等地下工程領域,具體地指一種基坑分區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很多地鐵車站和大型地下工程常採用多個基坑分區施工,各區結構銜接時經常面臨圍護裝置(圍護牆或圍護樁)鑿除不便、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現有地下工程經常採用分區施工的方法,二期施工區域的基坑支撐架設時,一般均支頂在一期施工區域的圍護裝置(圍護牆或圍護樁)上,在一、二期結構銜接時,需要鑿除一期施工區域的圍護裝置(圍護牆或圍護樁),由於此時一期圍護裝置(圍護牆或圍護樁)上還支承著二期基坑的支撐,鑿除必須分層、分段進行,施工速度慢,且易出現安全風險。
現有技術中基坑分區支護結構如圖1所示,緊貼一期圍護裝置2內側施工完成一期主體結構1,遠離一期圍護裝置2的外側施工二期圍護裝置5,二期圍護裝置5頂部設置連續的冠梁4,二期基坑支撐3支撐在一期圍護裝置2、二期圍護裝置5間,一端支撐在冠梁4上,另一端支撐在一期圍護裝置2頂部,一期圍護裝置2上部分為待拆除部分6。因此,當需要拆除待拆除部分6時,待拆除部分6上還支撐有二期基坑支撐3,鑿除風險較大。
因此,需要開發出一種安全、方便、快速地完成一期圍護體系鑿除的基坑分區支護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於分區施工、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基坑分區支護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坑分區支護結構,包括一期圍護裝置、一期圍護裝置內側的一期主體結構以及二期圍護裝置、二期圍護裝置上端的冠梁,其特徵在於:所述一期主體結構頂部朝向二期圍護裝置的邊緣上設置間隔的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所述支墩高於一期圍護裝置,所述冠梁與支墩間水平設置多根二期基坑支撐,所述二期基坑支撐位於一期圍護裝置上方與一期圍護裝置隔離。
優選的,一期圍護裝置高於一期主體結構,支墩貼合一期圍護裝置且以沿一期主體結構邊緣為厚度方向延伸。
進一步的,所述支墩頂、底面均為水平面,外側面豎直貼合一期圍護裝置臨近主體結構側向上延伸,內側面為從上往下向遠離一期圍護裝置傾斜的斜面。
上述所述基坑分區支護結構的支護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a.施工一期圍護裝置及一期主體結構;施工二期圍護裝置及在二期圍護裝置上端施工冠梁;
b.在一期主體結構頂部朝向二期圍護裝置的邊緣上設置間隔的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在冠梁與支墩間水平架設二期基坑支撐;
c.開挖二期基坑至基底,鑿除一期圍護裝置上部的待鑿除部分,依靠二期圍護裝置在二期圍護裝置與一期主體結構間澆築完成二期主體結構,拆除二期基坑支撐。
進一步的,步驟a中施工二期圍護裝置或冠梁時同時在一期主體結構頂部朝向二期圍護裝置的邊緣上設置間隔的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利用支墩將二期基坑支撐支頂在已完成的一期主體結構頂板上,將二期基坑支撐與一期圍護裝置隔離開,基於此種分區支護結構可安全、方便、快速地完成一期圍護裝置的鑿除。
2.本技術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適用於分區施工的地下工程,在地下工程領域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基坑分區支護結構
圖2為本實用新型基坑分區支護結構
其中:1-一期主體結構、2-一期圍護裝置、3-二期基坑支撐、4-二期圍護裝置、5-冠梁、6-待拆除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現有技術中基坑分區支護結構如圖1所示,已在背景技術中作了詳細說明,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坑分區支護結構,包括一期圍護裝置2、一期圍護裝置內側的一期主體結構1以及在一期圍護裝置2外側遠離一期圍護裝置2的二期圍護裝置5、二期圍護裝置上端的冠梁4,一期主體結構1頂部為頂板,頂板朝向二期圍護裝置5的邊緣上設置間隔的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7,支墩7高於一期圍護裝置2,冠梁4與支墩7間水平設置多根二期基坑支撐3,二期基坑支撐3位於一期圍護裝置2上方與一期圍護裝置2間隔離,即一期圍護裝置2上部分的待拆除部分6與二期基坑支撐3不接觸。二期基坑支撐3一端支頂在冠梁4上、另一端支頂在支墩7外側面上。本實施例中則為沿一期主體結構1頂板外側邊緣間隔修建多個支墩7,冠梁4與各支墩7間水平設置二期基坑支撐3。本實用新型中一期圍護裝置2臨近一期主體結構1側為內側(圖2中左側),一期圍護裝置2臨近二期圍護裝置5側為外側(圖2中右側)。
一期圍護裝置2稍高於一期主體結構1,支墩7貼合一期圍護裝置2且以沿一期主體結構1邊緣為厚度方向延伸。一期圍護裝置2、二期圍護裝置5均可為沿著基坑邊線施工的圍護牆或圍護樁。
一期圍護裝置2的內側面與一期主體結構1頂板垂直,支墩7的橫截面為直角梯形,頂、底面均為水平面,支墩7外側面(圖2中右側面)豎直貼合一期圍護裝置2並向上延伸,內側面(圖2中左側面)為從上往下向內傾斜的斜面。
基於上述基坑分區支護結構的支護方法,步驟為:
a.施工一期圍護裝置2及依靠一期圍護裝置2在一期圍護裝置2內側施工一期主體結構1;在一期圍護裝置2外側遠離一期圍護裝置2處施工二期圍護裝置5及在二期圍護裝置5上端施工冠梁4,此時一期的一期主體結構1、一期圍護裝置2與二期的二期圍護裝置5、冠梁4間無任何連接關係;
b.在一期主體結構1頂部朝向二期圍護裝置5的邊緣上設置間隔的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7,在冠梁4與各支墩7間水平架設多根二期基坑支撐3,二期基坑支撐3位於一期圍護裝置2上方與一期圍護裝置2間隔離,此時二期圍護裝置5、冠梁4通過二期基坑支撐3支撐在支墩7及一期主體結構1上;
c.開挖二期基坑至基底,鑿除一期圍護裝置2上部的待鑿除部分6,此時二期圍護裝置5、冠梁4仍通過二期基坑支撐3支撐在支墩7及一期主體結構1上,依靠二期圍護裝置5在二期圍護裝置5與一期主體結構1間澆築完成二期主體結構,完成二期主體結構與主體結構1銜接,拆除二期基坑支撐3,此時二期圍護裝置5通過二期主體結構與一期主體結構1連接。
也可以在步驟a中施工二期圍護裝置5或冠梁4時同時在一期主體結構1頂部外側沿一期圍護裝置2縱向修建多個或整條連續的支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