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放水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22:48:45 1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放水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放水閥,特別是空氣壓縮機自動放水閥。
背景技術:
壓縮機中間冷卻器和後冷卻器用於散熱、冷卻,從而使管道中所含的水分得到冷凝,然而被分離聚積在相應的冷卻管中。冷凝水長時間不排放會流入曲軸箱,破壞油的粘度,易引起壓縮機損壞。通常用電磁閥來實現冷凝水排放。然而實際工作過程中,壓縮機管道中會有金屬屑、汙垢極易卡在電磁閥閥芯,使電磁閥無法關閉漏氣甚至損壞,電磁閥線圈也易燒壞,而且用電磁閥控制壓縮機排水要求電路上加裝繼電器,造成電路複雜,成本也相應增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壓縮機中存在的,電磁閥易漏氣甚至損壞,電路複雜,成本高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氣密性好的自動放水閥。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動放水閥,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的閥體,在所述的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之間還設置有一中間流道,在所述的閥體上還固定連接有一缸體,該缸體內的活塞可作用在所述的中間流道出口。在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一活塞墊,該活塞墊正對所述的中間流道出口。在所述的缸體上設置有一氣體進口。本實用新型放水閥包括閥體、活塞、0型圈、缸體、活塞墊、螺栓。所述的閥體與缸體通過螺栓固定聯接,所述的活塞設置在缸體內,氣體力控制活塞在缸體內運動來實現閥的打開與關閉。在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0型圈,在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密封墊。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壓縮機停機排放後冷卻器內冷凝水以及卸載後冷卻器壓力的目的,避免了冷凝水流入曲軸箱,破壞油的粘度,易引起壓縮機損壞。壓縮機啟動時,控制氣源接壓縮機級間氣體,通向活塞大端面,活塞上設置有0型圈封住控制氣體外洩,控制氣體推動活塞封住冷凝水小孔通道(冷凝水進口接後冷器氣體)。壓縮機啟動時,級間先建立壓力,推動活塞運動,使活塞墊封住冷凝水小孔通道,壓縮機正常工作。當壓縮機卸荷或停機時,由於低壓端先失去壓力,後冷卻器內氣體推動活塞運動,被打開冷凝水通道,冷凝水從閥內排出。有益效果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不僅避免了電磁閥故障多、易損壞等缺點,而且簡化了壓縮機電路,降低了電器成本。保證了壓縮機穩定可靠運行。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機械放空閥一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圖中1、閥體,2、冷凝水進口,3、活塞,4、0型圈,5、缸體,6、氣體進口,7、活塞墊,8、螺栓,9、閥內冷凝水口,10、冷凝水排放口。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I、2,本實用新型自動排水閥,包括具有冷凝水進口 2和冷凝水排放口 10的閥體1,在冷凝水進口 2和冷凝水排放口 10之間還設置有一中間流道,中間流道的出口為閥內冷凝水口 9,在閥體I上用螺栓固定聯接一缸體5,該缸體5內的活塞3可作用在中間流道出口即閥內冷凝水口 9上,將該閥內冷凝水口 9封閉或打開。壓縮機啟動時,冷凝水進口2接後冷卻器氣體,控制氣體進口 6接壓縮機級間氣體,通活塞3大端面,活塞3上設置有0型圈4封住控制氣體外洩,控制氣體推動活塞3封住閥內冷凝水口 9通道。壓縮機啟動時,級間先建立壓力,推動活塞3運動,使活塞墊7封住閥內冷凝水口 9通道,壓縮機正常工作。當壓縮機卸荷或停機時,由於低壓端先失去壓力,後冷卻器內氣體推動活塞3運動,打開閥內冷凝水口 9通道,冷凝水從冷凝水排放口 10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放水閥,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的閥體,在所述的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之間還設置有一中間流道,在所述的閥體上還固定連接有一缸體,該缸體內的活塞可作用在所述的中間流道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放水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活塞上設置有一活塞墊,該活塞墊正對所述的中間流道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放水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缸體上設置有一氣體進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放水閥,其特徵在於包括具有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的閥體,在所述的冷凝水進口和冷凝水排放口之間還設置有一中間流道,在所述的閥體上還固定連接有一缸體,該缸體內的活塞可作用在所述的中間流道出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不僅避免了電磁閥故障多、易損壞等缺點,而且簡化了壓縮機電路,降低了電器成本。保證了壓縮機穩定可靠運行。
文檔編號F04B39/00GK202417879SQ20112053856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劉建明 申請人:南京恆達壓縮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