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01:56:30 2
專利名稱: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用於燃油發動機中的高壓共軌系統噴油 器進行檢測時對噴油量進行高精度檢測,實現對噴油器性能和噴油狀態進行分析與診斷。
背景技術:
在目前國內外已有的高壓共軌自動檢測設備中,對噴油量的檢測,有的是通過流量計來 計量、有的則是利用帶有刻度的透明試管來測量,不能做到高精度檢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對高壓共軌噴油量進行高精度自動檢測的系統,以 此實現對噴油器性能和噴油狀態進行檢測與診斷,滿足快速準確診斷噴油器的故障、正確指 導維修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主要由計算顯示單元l、通信接口
2、噴油器控制單元3、噴油器4、油量檢測裝置5組成。計算顯示單元l通過通信接口 2分 別與噴油器控制單元3和噴油攝像裝置4連接,噴油器控制單元3分別與噴油器4和油量檢 測裝置5連接。該系統由計算顯示單元1通過通信接口 2將噴油命令送給噴油器控制單元3; 隨之由噴油器控制單元3產生噴油驅動脈衝信號驅動噴油器4進行噴油;油量檢測裝置5隨 之將灘量重量信號經通信接口 2傳送給計算顯示單元1;最後計算顯示單元1對噴油量進行 計算、顯示和分析,以此來實現對噴油器4的性能和噴油狀態進行檢測和診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運用電子稱重與軟體計算方法相結合,實現高精度的噴
油量檢測,以此實現對高壓共軌噴油器和噴油狀態進行自動檢測與分析。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計算顯示單元;2、通信接口; 3、噴油器控制單元;4、噴油器;5、噴油攝 像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由計算顯示單元1通過通信接口 2將噴油命令送給噴油器控制單元3;隨
之由噴油器控制單元3產生噴油驅動脈衝信號驅動噴油器4進行噴油;油量檢測裝置5隨之
將油量重量信號經通信接口 2傳送給計算顯示單元1;最後計算顯示單元1對噴油量進行計
算、顯示和分析,以此來實現對噴油器4的性能和噴油狀態進行檢測和診斷。圖l中各部分功能如下
(1)計算顯示單元1是由單片機、CPLD、.數碼顯示器、及外圍電路實現的計算與顯示系 統或者也可以是一臺通用微機,是該系統的主控計算中心,在單片機中通過編制相應的軟體 程序發送噴油指令、採集噴油重量信號、以及對噴油重量信號進行計算、顯示和分析,由此 來實現對噴油器4的性能和噴油狀態進行檢測和診斷。
(2) 通信接口2用於傳送計算顯示單^1對噴油器控制單元3發出的指令,並用於將油 量檢測裝置5取得的噴油重量信號傳送給計算顯示單元。
(3) 噴油器控制單元3用於產生噴油脈衝信號驅動噴油器4進行噴油。
(4) 噴油器4用於將高壓燃油從噴孔中噴出。
(5) 油量檢測裝置5用於噴油量的檢測。本系統將油量檢測信號通過通信接口 2傳送到 計算顯示單元l中。本系統採用電子計量與軟體計算相結合方法,實現高精度噴油量檢測, 從而可實現對噴油器性能和高壓共軌系統噴油狀態進行自動檢測與診斷。
(6) 為了應用本系統對待檢測的噴油器進行檢測和診斷,首先應將其安裝到本系統的 相應工位上,經檢査安裝妥善後,運行本系統,進行檢測與診斷。
權利要求1、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由計算顯示單元(1)、通信接口(2)、噴油器控制單元(3)、噴油器(4)和油量檢測裝置(5)組成,計算顯示單元(1)通過通信接口(2)分別與噴油器控制單元(3)和噴油攝像裝置(4)連接,噴油器控制單元(3)分別與噴油器(4)和油量檢測裝置(5)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計算顯示單元 (1)通過通信接口 (2)將噴油命令送給噴油器控制單元(3);隨之由噴油器控制單元(3)產生噴油驅動脈衝信號驅動噴油器(4)進行噴油;油量檢測裝置(5)隨之將油量重量信號 經通信接口 (2)傳送給計算顯示單元(1);最後計算顯示單元(1)對噴油量進行計算、顯 示和分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共軌噴油量檢測系統。由計算顯示單元、通信接口、噴油器控制單元、噴油器、油量檢測裝置組成,計算顯示單元通過通信接口分別與噴油器控制單元和噴油攝像裝置連接,噴油器控制單元分別與噴油器和油量檢測裝置連接。計算顯示單元通過通信接口將噴油命令送給噴油器控制單元,噴油器控制單元產生噴油驅動脈衝信號驅動噴油器進行噴油,油量檢測裝置將油量重量信號經通信接口傳送給計算顯示單元,計算顯示單元對噴油量進行計算、實現對噴油器的性能和噴油狀態的檢測和診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運用電子稱重與軟體計算方法相結合,實現高精度的噴油量檢測,以此實現對高壓共軌噴油器和噴油狀態進行自動檢測與分析。
文檔編號F02M65/00GK201318237SQ20082023132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日
發明者劉長潤, 姜恆甲, 殷建新, 趙泰洋, 郭成安, 黃福獻 申請人:大連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大連汽車維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