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2 11:15:40 1
專利名稱: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軌道固定設施。
近年來,我國一些主要鐵路幹線開始提速,為適應提速的要求,已將道岔更換成提速道岔,提速道岔加長了尖軌長度,同時注重鋪設質量,使道岔的框架穩定,道岔長平,高低變化小,抗衝擊,延長了維修周期。但提速道岔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道岔尖軌加長後,只依靠道岔根部的四對螺栓來控制道岔軌尖軌的爬行,大約有11.3米的道岔尖軌在縱向上處於自由狀態,在列車的動載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道岔尖軌的爬行,特別是順向道岔尖軌爬行速度較快,大約1~2個月就要調整一次,如不及時調整,嚴重的可造成道岔故障。目前,尚無較好的解決辦法,只是在道岔上安裝了限位器,以及時發現道岔尖軌的爬行,儘快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阻止道岔尖軌爬行的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附圖所示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由A、B兩個卡塊和螺栓構成,卡塊的上端有一個鉗口1,鉗口的形狀與道岔尖軌的軌底邊緣的形狀相吻合併能與其緊密配合,卡塊中部有用來穿入螺栓的孔2,卡塊A的下部橫截面為「工」字形,卡塊B的下部橫截面為槽形,槽的開口方向與鉗口的開口方向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鉗口通過螺栓夾緊在尖軌的軌底上,具體安裝在道岔尖軌根端,卡塊的內側平面貼在岔枕的側面上,中間夾有防磨墊片,將力傳到岔枕上,以阻止尖軌的爬行。一般在道岔尖軌根部四根岔枕內設置兩對(四套)本防爬器,加大了道岔尖軌的縱向阻力,三套防爬器可增加縱向阻力約12~14萬牛頓,連同四根岔枕螺栓的阻力,起到了很好的阻止道岔尖軌縱向爬行的作用,使道岔尖軌的調整周期提高到100天以上,同時對道岔尖軌的橫向搬動無任何影響。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卡塊A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卡塊A左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卡塊A俯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塊B主視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卡塊B左視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卡塊B俯視圖。
實施例卡塊由可鍛鑄鐵製成,為節約材料,降低成本,鉗口的鉗頭外部可製成溝槽狀,卡塊外側下部為斜面,角度為40°。卡塊長150毫米,鉗口寬70毫米,卡塊A上端厚(鉗口方向)96毫米,下端厚66毫米;卡塊B的厚度小於鉗片A,卡塊B上端厚52毫米,下端厚34毫米。卡塊A上的螺孔呈長方形,孔長35毫米,寬26毫米,卡塊B上的螺孔為圓形,直徑26毫米,可配備直徑24毫米的魚尾板螺栓。
權利要求1.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由A、B兩個卡塊和螺栓構成,其特徵在於卡塊的上端有一個鉗口,鉗口的形狀與道岔尖軌的軌底邊緣的形狀相吻合併能與其緊密配合,卡塊中部有用來穿入螺栓的孔,卡塊A的下部橫截面為「工」字形,卡塊B的下部橫截面為槽形,槽的開口方向與鉗口的開口方向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其特徵在於鉗口的卡塊外部製成溝槽狀,卡塊外側下部為斜面,卡塊B的厚度小於卡塊A厚度。
專利摘要提速道岔尖軌防爬器。由A、B兩個卡塊和螺栓構成,卡塊的上端有一個鉗口,鉗口的形狀與道岔尖軌的軌底邊緣的形狀相吻合併能與其緊密配合,卡中部有螺栓孔,卡塊A的下部橫截面為「工」字形,卡塊B的下部橫截面為槽形。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栓夾緊在尖軌的軌底上,卡塊的內側平面貼在岔枕的側面上,加大了道岔尖軌的縱向阻力,起到了很好的阻止道岔尖軌縱向爬行的作用,同時對道岔尖軌的橫向搬動無任何影響。
文檔編號E01B13/00GK2443032SQ0025494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17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17日
發明者朱喜 申請人: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