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集熱瓶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6:07:19 1
專利名稱:聚光集熱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電池發電輔助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聚光集熱瓶。
背景技術: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真正的綠色能源。目前太陽能發電正在蓬勃發展,但制約其發 展的瓶頸主要在於發電成本過高。而發電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又在於太陽能電池價格較為 昂貴,為降低成本,人們在各方面正作著不懈的努力。 現有的聚光集熱式發電裝置的結構複雜,其成本也較高,太陽能的利用率較局限, 不易複合應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和提高單位面積發電量,提供了 一種 結構簡單的聚光集熱瓶,用少量的電池發出更多的電。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所述聚光集熱瓶,包括瓶體和 瓶底,所述瓶體為錐形體且其瓶底為聚光鏡,瓶體和瓶底為一體化連接結構或分體連接結 構。所述聚光集熱瓶瓶口的外側壁設有螺紋。 當瓶體和瓶底是一體化連接時,瓶體和瓶底的聚光鏡均採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 當瓶體和瓶底是分體連接時,瓶體可以採用金屬製成,瓶底的聚光鏡採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裝置作為太陽能電池發電的輔助裝置,使太陽光更集 中,將大面積的光量置於小面積的太陽能電池上,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發電量,降低發電成 本,而且還易於複合應用,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如發電和水加熱複合應用,太陽能 電池與溫差發電片複合發電等。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 高、發電成本低、太陽能的利用率高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瓶體,2-瓶底,3-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中,所述的聚光集熱瓶,包括瓶體
1和瓶底2,其特徵在於所述瓶體1為錐形體且其瓶底2為聚光鏡,瓶體1和瓶底2為一體
化連接結構或分體連接結構。所述聚光集熱瓶瓶口的外側壁設有螺紋3。 當瓶體1和瓶底2是一體化連接時,瓶體1和瓶底2的聚光鏡均採用透明的塑料
或玻璃。當瓶體1和瓶底2是分體連接時,瓶體1可以採用金屬製成,瓶底2的聚光鏡採用
透明的塑料或玻璃。[0012] 使用時,將太陽能電池置於另外單獨設置的底座內(圖1中未標示),底座的螺紋
與聚光集熱瓶的瓶口螺紋3相連,瓶底2跟蹤對準太陽,陽光從瓶底2的聚光鏡射入到瓶口
處的太陽能電池上,聚光鏡2使太陽光更集中,並將大面積的光量置於小面積的太陽能電
池上,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發電量,提高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降低發電成本。 聚光集熱瓶材質可用透明度良好的塑料或玻璃等,如有必要,瓶體1還可製成低
真空型。
權利要求一種聚光集熱瓶,包括瓶體(1)和瓶底(2),其特徵在於所述瓶體(1)為錐形體且其瓶底(2)為聚光鏡,瓶體(1)和瓶底(2)為一體化連接結構或分體連接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集熱瓶,其特徵在於所述聚光集熱瓶瓶口的外側壁設 有螺紋(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集熱瓶,其特徵在於當瓶體(1)和瓶底(2)是一體化 連接時,瓶體(1)和瓶底(2)的聚光鏡均採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集熱瓶,其特徵在於當瓶體(1)和瓶底(2)是分體連接時,瓶體(1)可以採用金屬製成,瓶底(2)的聚光鏡採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聚光集熱瓶,包括瓶體(1)和瓶底(2),其特徵在於所述瓶體(1)為錐形體且其瓶底(2)為聚光鏡,瓶體(1)和瓶底(2)為一體化連接結構或分體連接結構。本裝置作為太陽能電池發電的輔助裝置,使太陽光更集中,將大面積的光量置於小面積的太陽能電池上,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發電量,降低發電成本,而且還易於複合應用,進一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高、發電成本低、太陽能的利用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H02N6/00GK201499106SQ2009202275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1日
發明者袁成瑜 申請人:袁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