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9:58:59 2
專利名稱: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包裝袋或膜巻,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內塑料包裝材料及工藝如下複合膜類B0PP或PET印刷後,複合VMPET或AL或PET或NY,再複合一層多層共擠聚乙烯膜;PVC膜一般用於保鮮膜、腸衣膜、單層食品袋。而一般軟塑包裝中間阻隔層材料使用VMPET、PET、AL、NY,材料對氧氣、水蒸氣、保香的阻隔性能不均衡,例如NY保香性好,但水蒸氣的阻隔性不如PET,但如果採用兩種阻隔材料的話,大大增加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以滿足包裝高阻隔
性要求,又不增加成本的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該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阻隔性能優良、熱封
溫度範圍寬、利於規模化生產。 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種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包括有PET層、油墨層、AC劑層和底層的多層共擠MPE
層,AC劑層與共擠MPE層之間還依次設有第一 LDPE層、共擠PVC層和第二 LDPE層。PVC是
當今世界上塑料包裝中綜合阻隔性能最好的一種包裝材科,它既不同於聚乙烯醇隨著吸溼
增加而使阻氣性急劇下降,也不同於尼龍膜由於吸水性使阻溼性能變差,而是一種阻溼、阻
氣皆優的高阻隔性能材科,是同時對氧氣和水汽具有高阻隔性的唯一塑料,在對氣味阻隔
方面更有其無與倫比的優越性;PVC同時也是一種阻隔性高、韌性強以及低溫熱封、熱收縮
性和化學穩定性良好的理想包裝材料,在包裝行業獨樹一幟,特別是其具有阻溼、阻氧、防
潮、耐酸鹼、耐油浸和耐多種化學溶劑等性能,50年來廣泛用於食品、藥品、軍品的包裝。 而共擠出工藝生產的PVC膜,其阻溼、阻氧、保香性能遠高於普通的PVC膜,阻隔性
指標高於普通PVC 25倍以上。 共擠PVC層為2-8層單層PVC膜共擠。 共擠PVC層為5層或7層單層PVC膜共擠。 本發明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阻隔性能優良,綜合阻隔性高於NY、 PET、普通PVC和厚度低於7um的鋁箔。 2、本發明可在雙模頭擠出機上可一次成膜,減少了工序,降低了能耗;且採用正常
生產工藝,利於大規模生產。 3、本發明內層材料共擠MPE層抗汙染,熱封溫度範圍寬,起封溫度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該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包括有PET層1、油墨層17、AC劑層13和底層的多層共擠MPE層4, AC劑層13與共擠MPE層4之間還依次設有第一 LDPE層2、共擠PVC層5和第二 LDPE層3。其中共擠PVC層3為二到八層單層PVC膜共擠,尤以五層或七層單層PVC膜共擠為佳。 製作時,PET層l在彩色凹印機上印刷一層油墨層7後,在雙模頭流延機第一放巻首先通過網線輥塗布AC劑層6後經烘箱乾燥,在雙模頭流延機上第一模頭流延第一 LDPE層2,第二放巻放多層共擠PVC膜,第二模頭流延第二 LDPE層3,第三放巻放多層共擠MPE膜;或在單流延機上分兩次流延複合成膜。經後工序分切或制袋形成包裝用膜巻或袋子。
目前行業內塑料包裝材料及工藝如下複合膜類B0PP或PET印刷後,複合VMPET或AL或PET或NY,再複合一層多層共擠聚乙烯膜;PVC膜一般用於保鮮膜、腸衣膜、單層食品袋。而一般軟塑包裝中間阻隔層材料使用VMPET、PET、AL、NY,材料對氧氣、水蒸氣、保香的阻隔性能不均衡,例如NY保香性好,但水蒸氣的阻隔性不如PET,但如果採用兩種阻隔材料的話,大大增加成本。 而本發明的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阻隔性能優良,綜合阻隔性高於NY、 PET、普通PVC和厚度低於7um的鋁箔河在雙模頭擠出機上可一次成膜,減少了工序,降低了能耗;且採用正常生產工藝,利於大規模生產;其內層材料共擠MPE層抗汙染,熱封溫度範圍寬,起封溫度低。可見,本發明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能夠充分滿足市場上的需求。
權利要求
一種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包括有PET層、油墨層、AC劑層和底層的多層共擠MPE層,其特徵在於AC劑層與共擠MPE層之間還依次設有第一PE層、共擠PVC層和第二PE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其特徵在於共擠PVC層為2 8層單 層PVC膜共擠。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其特徵在於共擠PVC層為5層或7層 單層PVC膜共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阻隔性複合包裝袋,包括有PET層、油墨層、AC劑層和底層的多層共擠MPE層,其特徵在於AC劑層與共擠MPE層之間還依次設有第一PE層、共擠PVC層和第二PE層。本發明阻隔性能優良,綜合阻隔性高於NY、PET、普通PVC和厚度低於7μm的鋁箔;可在雙模頭擠出機上可一次成膜,減少了工序,降低了能耗;內層材料共擠MPE層抗汙染,熱封溫度範圍寬,起封溫度低。
文檔編號B65D30/10GK101734404SQ20081018008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4日
發明者傅改名 申請人:傅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