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
2023-10-08 08:54:44 2
專利名稱: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洗滌聯二脲與ADC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
技術背景
聯二脲,化學名稱為肼撐二甲醯胺,是生產偶氮二甲醯胺發泡劑必須的中間體,也可用於飛機跑道的防滑和高級電纜的阻火防熔等。
ADC發泡劑(偶氮二甲醯胺)是泡沫製品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通用型發泡劑, 由於它的分解產物具有無毒、無味、不變色和無汙染等優點,廣泛用於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樹脂和EVA等塑料製品、橡膠製品中。
目前工業化生產聯二脲或ADC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聯二脲或者ADC的質量,採用帶式過濾機或者離心機進行過濾洗滌,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均採用大量的水進行洗滌,浪費較大,且很難保證最終質量。同時,針對聯二脲,由於其在酸性條件下,在溫度較高時,溶解度比較大,造成了聯二脲收率降低2 4%。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 的方法,提高了聯二脲的得率,保證了聯二脲和ADC的產品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這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針對聯二脲洗滌
A.弱酸法縮合製備聯二脲,反應完成後,其PH值應為3 7,向其中加入鹼性物質, 調節其PH值為7 10 ;
B.過濾反應母液,並用70°C熱水洗滌至PH=7±0. 5 ;
針對ADC洗滌
A、反應結束後的ADC母液,直接進行過濾;
B、把過濾母液後的ADC濾餅調節其PH值為7 9,或者用PH值為7、的弱鹼性溶液洗滌,進行I次或者幾次;
C、用工業水洗滌至PH=7±0. 5。
本發明的方法,針對聯二脲洗滌,適用於弱酸縮合生產聯二脲工藝,反應終點的PH 值應為3 7。
本發明的方法,針對聯二脲洗滌,在反應結束後加入鹼,調節反應體系PH值為 7^10.加入的鹼可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氨和有機胺等的一種或幾種,含結晶水合物等。
本發明的方法,針對ADC洗滌,調節濾餅的PH值為7 9,或者用PH值為7、的弱鹼性溶液進行洗滌。進行I次或者幾次。調節PH值的物質可 以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氨等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為了克服上述問題,保證聯二脲與ADC的最終質量,並用最簡單的方法提高產品得率,本發明利用了聯二脲或ADC中攜帶醯胺基團的特點,利用其酸鹼性能,在洗滌過程中引入弱鹼性洗滌步驟,不僅提高了聯二脲的得率,而且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將幫助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僅僅局限於下述實施例。
針對聯二脲洗滌
取縮合釜到反應終點的料漿液300ml,不做任何調整,進行過濾再用70°C、300ml 的水進行洗滌(不管PH值到多少),濾餅烘乾,稱量,計算聯二脲收率和測定濾餅中的硫酸根含量;取縮合釜到反應終點的料漿液300ml,分別用燒鹼調節其PH值到7 8、8 9,重複上述步驟,做平行試驗,結果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針對聯二脲洗滌A.弱酸法縮合製備聯二脲,反應完成後,其PH值應為3 7,向其中加入鹼性物質,調節其PH值為7 10 ;B.過濾反應母液,並用70°C熱水洗滌至PH=7±0.5 ;針對ADC洗滌A、反應結束後的ADC母液,直接進行過濾;B、把過濾母液後的ADC濾餅調節其PH值為7 9,或者用PH值為7、的弱鹼性溶液洗C、用工業水洗滌至PH=7±0. 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鹼性物質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氨和有機胺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調節PH值的物質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和氨的一種或幾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洗滌聯二脲與ADC的方法,對聯二脲產品的洗滌為聯二脲的合成分為弱酸性或弱鹼性兩種方法,本發明針對弱酸法合成聯二脲的情況。在反應完成後,向聯二脲反應體系中加入少量鹼性物質,調節pH值為7~10,再放料,用清水洗滌至pH=7±0.5。對ADC產品的洗滌為首先將反應料漿進行過濾,再調節濾餅pH值為7~9,或者用pH值為7~9的弱鹼性溶液洗滌,在用清水洗滌至pH=7±0.5。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利用了聯二脲或ADC中攜帶醯胺基團的特點,利用其酸鹼性能,在洗滌過程中引入弱鹼性洗滌步驟,不僅提高了聯二脲的得率,而且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C07C281/06GK103044289SQ20131000689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8日
發明者陳海賢, 魏增 申請人:杭州海虹精細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