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自動撐開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09 03:28:24 1
氣管自動撐開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氣管自動撐開器,包括左撐開臂、右撐開臂、左鉗頭和右鉗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撐開臂和右撐開臂後端自動撐開裝置,其包括手柄、電機座、旋轉螺母、旋轉絲杆、外支架、內支架、內手臂、外手臂、步進電機和控制系統,手柄下端與外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步進電機與旋轉螺母固定連接,外支架中心設有螺紋孔,外支架兩端分別設有外手臂,一外手臂端部與左撐開臂固定連接,另一端外手臂端部與右撐開臂固定連接,旋轉絲杆穿過外支架上的螺紋孔,上部與旋轉螺母螺紋連接,下端與內支架相連接,內支架兩端分別設有內手臂,內手臂上端與內支架相鉸接,下端經鉸軸與外手臂中部相鉸接,具有結構新穎、急救效率高、吸痰方便、照明效果好等優點。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氣管自動撐開器。 氣管自動撐開器
【背景技術】
[0002] 臨床氣管切開術是接觸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急救措施,是搶救病人生命的急救手 術,以前,常規的氣管切開方法是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筋膜、肌肉、氣管、再行氣管 內插管,操作時間長,病人損傷及痛苦大,有時還會延誤病情。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CN102462518公開了一種氣管切開鉗式撐開器,其設有中軸固定的撐開臂、手持柄和手持 環,撐開臂上設有撐開弧形臂、彎嘴形鉗口和U狀弧形拉鉤,兩手持柄之間設有帶咬合凹槽 的自鎖片,彎嘴形鉗 口與U狀弧形拉鉤方向正相反,兩個撐開臂的張開達到彎嘴形鉗口及U狀弧形拉鉤的 張開。臨床使用時,術者手持本器械通過手腕沿前臂長軸轉動,作組織牽拉時,U狀弧形拉鉤 置於組織間隙,合攏手持並,兩自鎖片咬合固定,兩撐開臂帶動U性弧狀撐開組織,座頸前 肌群鈍性分離時,手腕沿前臂長軸做180度轉動,亦通過兩撐開臂帶動彎嘴形鉗口撐開組 織,與普通血管鉗交替分離,在處理氣管內腫瘤、緊急情況下來不及縫合頸部切口皮膚與同 側氣管軟骨環時,通常利用兩撐開臂帶動彎嘴形鉗口撐開組織,利用無影燈進行照明,氣管 內有痰液和血液則由輔助醫生手持吸痰器將氣管內的痰液和血液吸出,其實質性不足是: 當氣管切開後,由於無影燈只能對氣管的外部形狀進行照明,無法深入到氣管內部,導致氣 管內部的病況看不清,而影響急救效率,並且還浪費人力。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操作方便、急救效 率高、節省人力、吸痰方便、照明效果好的氣管自動撐開器。
[0004]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管自動撐開器,包括左撐開臂、右撐開臂、左鉗頭和右鉗頭,所述左撐開臂前端 與左鉗頭固定連接,所述右撐開臂後端與右鉗頭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撐開臂和右 撐開臂後端自動撐開裝置,所述自動撐開裝置包括手柄、電機座、旋轉螺母、旋轉絲杆、外支 架、內支架、內手臂、外手臂、步進電機和控制系統,所述步進電機經控制系統控制,所述手 柄下端與外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手柄內設有步進電機和旋轉螺母,所述步進電機的伸出軸 經連接架與旋轉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外支架中心設有螺紋孔,所述外支架兩端分別設有外 手臂,一外手臂端部與左撐開臂固定連接,另一端外手臂端部與右撐開臂固定連接,所述旋 轉絲杆穿過外支架上的螺紋孔,上部與旋轉螺母螺紋連接,下端與內支架相連接,所述內支 架兩端分別設有內手臂,所述內手臂上端與內支架相鉸接,下端經鉸軸與外手臂中部相鉸 接,以使步進電機驅動旋轉螺母旋轉,旋轉螺母帶動旋轉絲杆旋轉,帶動內支架軸向旋轉移 動,帶動外手臂自動外展,進而帶動外手臂前端的左鉗頭和右鉗頭外展撐開或合併。
[0005] 本發明可在左撐開臂上設有醫用光纖和冷光源,所述左鉗頭一側面間隔設有兩個 左鉗牙,所述左撐開臂內設有左穿孔,所述左鉗頭中設有左橫向通孔和左縱向插孔,所述左 縱向插孔一埠與左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左橫向通孔相連通,所述左橫向通孔設在兩 個左鉗牙之間,所述醫用光纖穿過左穿孔和左縱向插孔和左橫向通孔,一端部設在兩個左 鉗牙之間,另一端與冷光源相連接,以利於手術過程中的照明,極大地擴展了手術視野, 本發明可在右撐開臂上設有吸引頭、吸引管和負壓吸引器,所述右鉗頭一側面間隔設 有兩個右鉗牙,所述右撐開臂內設有右穿孔,所述右鉗頭中設有右橫向通孔和右縱向插孔, 所述右縱向插孔一埠與右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右橫向通孔相連通,所述右鉗頭上的 橫向通孔設在兩個右鉗牙之間,所述吸引管穿過右穿孔、右橫向通孔和右縱向插孔一端與 兩個右鉗牙間設有的吸引頭相連通,另一端與負壓吸引器相連接,所述負壓吸引器經控制 系統驅動,大大在撐開的過程中自動銑床痰液和血液。
[0006] 本發明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操作方便、急救效率高、節省人力、吸痰 方便、照明效果好等優點。
[0007]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08] 圖2是圖1中A-A的剖視圖。
[0009] 圖3是圖1中B-B的剖視圖。
[0010] 附圖標記:左撐開臂1、右撐開臂2、左鉗頭3、右鉗頭4、手柄5、旋轉螺母7、旋轉絲 杆8、外支架9、內支架10、內手臂11、16、外手臂12、15、步進電機14、醫用光纖17、冷光源 18、左鉗牙19、吸引頭20、吸引管21、負壓吸引器22、右鉗牙23。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氣管自動撐開器,包括左撐開臂1、右撐開臂2、左鉗頭3和右鉗頭4, 所述左撐開臂1前端與左鉗頭3固定連接,所述右撐開臂2後端與右鉗頭4固定連接,其特 徵在於所述左撐開臂1和右撐開臂2後端自動撐開裝置,所述自動撐開裝置包括手柄5、旋 轉螺母7、旋轉絲杆8、外支架9、內支架10、內手臂11、16、外手臂12、15、步進電機14和控 制系統,所述步進電機14經控制系統控制,所述手柄5下端與外支架9固定連接,所述手柄 5內設有步進電機14和旋轉螺母7,所述步進電機14的伸出軸經連接架與旋轉螺母7固定 連接,所述外支架9中心設有螺紋孔,所述外支架9兩端分別設有外手臂12、15, 一外手臂 12端部與左撐開臂1固定連接,另一外手臂15端部與右撐開臂2固定連接,所述旋轉絲杆 8穿過外支架9上的螺紋孔,上部與旋轉螺母7螺紋連接,下端與內支架10相連接,所述內 支架10兩端分別設有內手臂16,所述內手臂16上端與內支架10相鉸接,下端分別經鉸軸 與外手臂12、15中部相鉸接,以使步進電機14驅動旋轉螺母7旋轉,旋轉螺母7帶動旋轉絲 杆8旋轉,帶動內支架10軸向旋轉移動,帶動外手臂12、15自動外展,進而帶動外手臂12、 15前端的左鉗頭3和右鉗頭4外展撐開或合併。
[0012] 本發明可在左撐開臂1上設有醫用光纖17和冷光源18,所述左鉗頭3-側面間隔 設有兩個左鉗牙19,所述左撐開臂1內設有左穿孔,所述左鉗頭3中設有左橫向通孔和左縱 向插孔,所述左縱向插孔一埠與左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左橫向通孔相連通,所述左橫 向通孔設在兩個左鉗牙19之間,所述醫用光纖17穿過左穿孔和左縱向插孔和左橫向通孔, 一端部設在兩個左鉗牙之間,另一端與冷光源18相連接,冷光源18經控制系統驅動,以利 於手術過程中的照明,極大地擴展了手術視野。
[0013] 本發明還可在右撐開臂2上設有吸引頭20、吸引管21和負壓吸引器22,所述右鉗 頭4 一側面間隔設有兩個右鉗牙23,所述右撐開臂2內設有右穿孔,所述右鉗頭4中設有右 橫向通孔和右縱向插孔,所述右縱向插孔一埠與右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右橫向通孔 相連通,所述右鉗頭4上的橫向通孔設在兩個右鉗牙23之間,所述吸引管21穿過右穿孔、 右橫向通孔和右縱向插孔一端與兩個右鉗牙23間設有的吸引頭20相連通,另一端與負壓 吸引器22相連接,所述負壓吸引器22經控制系統驅動,大大在撐開的過程中自動銑床痰液 和血液。
[0014] 本發明在臨床處理氣管內腫瘤、且緊急情況下來不及縫合頸部切口皮膚與同側氣 管軟骨環時,手持手柄,操作控制系統,步進電機驅動旋轉螺母旋轉,旋轉螺母帶動旋轉絲 杆旋轉,帶動內支架軸向旋轉移動,帶動外手臂自動並快速外展,進而帶動外手臂前端的左 鉗頭和右鉗頭同時外展撐開,在處理過程中,冷光源通過醫用光纖,給氣管內提供充足的照 明,極大地擴展了手術視野,保證了手術的順利快速進行,氣管內的痰液或血液則經吸引 頭、右橫向通孔、右縱向通孔、右穿孔和吸引管自動吸入到負壓吸引器中,大大方便了手術。
[0015] 本發明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操作方便、急救效率高、節省人力、吸痰 方便、照明效果好等優點。
【權利要求】
1. 一種氣管自動撐開器,包括左撐開臂、右撐開臂、左鉗頭和右鉗頭,所述左撐開臂前 端與左鉗頭固定連接,所述右撐開臂後端與右鉗頭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撐開臂和 右撐開臂後端自動撐開裝置,所述自動撐開裝置包括手柄、電機座、旋轉螺母、旋轉絲杆、夕卜 支架、內支架、內手臂、外手臂、步進電機和控制系統,所述步進電機經控制系統控制,所述 手柄下端與外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手柄內設有步進電機和旋轉螺母,所述步進電機的伸出 軸經連接架與旋轉螺母固定連接,所述外支架中心設有螺紋孔,所述外支架兩端分別設有 外手臂,一外手臂端部與左撐開臂固定連接,另一端外手臂端部與右撐開臂固定連接,所述 旋轉絲杆穿過外支架上的螺紋孔,上部與旋轉螺母螺紋連接,下端與內支架相連接,所述內 支架兩端分別設有內手臂,所述內手臂上端與內支架相鉸接,下端經鉸軸與外手臂中部相 鉸接,所述左撐開臂上設有醫用光纖和冷光源,所述左鉗頭一側面間隔設有兩個左鉗牙,所 述左撐開臂內設有左穿孔,所述左鉗頭中設有左橫向通孔和左縱向插孔,所述左縱向插孔 一埠與左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左橫向通孔相連通,所述左橫向通孔設在兩個左鉗牙 之間,所述醫用光纖穿過左穿孔和左縱向插孔和左橫向通孔,一端部設在兩個左鉗牙之間, 另一端與冷光源相連接,所述右撐開臂上設有吸引頭、吸引管和負壓吸引器,所述右鉗頭一 側面間隔設有兩個右鉗牙,所述右撐開臂內設有右穿孔,所述右鉗頭中設有右橫向通孔和 右縱向插孔,所述右縱向插孔一埠與右穿孔相連通,另一埠與右橫向通孔相連通,所述 右鉗頭上的橫向通孔設在兩個右鉗牙之間,所述吸引管穿過右穿孔、右橫向通孔和右縱向 插孔一端與兩個右鉗牙間設有的吸引頭相連通,另一端與負壓吸引器相連接,所述負壓吸 引器經控制系統驅動。
【文檔編號】A61B17/02GK104042261SQ201410319122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7日
【發明者】王強, 張慶泉, 柳忠祿 申請人: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