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動進鋸裝置的跑車帶鋸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2:18:14 2
專利名稱:具有自動進鋸裝置的跑車帶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發明是一種具有自動進鋸控制裝置的跑車帶鋸機。
目前跑車帶鋸機的進鋸控制在國內還普遍由人工手動調節,國外則搞專業化制材,大量投資於對木材的預處理,以消除進鋸速度對制材質量的影響,都沒有直接實現根據木材的自然情況自動調節跑車進鋸速度。這主要是因為木材的自然情況十分複雜,如木材的材種、生長地、木材的含水量、硬節、組織結構等,另外還有鋸機的各種因素,因此為了提高制材質量就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在鋸割過程中不斷的調節跑車進鋸速度以保證制材質量,同時使跑車帶鋸機工作在最高效率上。
實現跑車帶鋸機自動進鋸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檢測帶鋸機的負載電流來作為調整進鋸速度的依據,因為木材的軟硬、含水量多少、進給速度的大小和鋸條是否老化等因素等均能反應在電動機負載轉矩上,也即相對於帶鋸所受的進給力上,用I0表示帶鋸機空載電流的有效值;K表示轉換係數;F表示帶鋸機所承受的木材鋸割時產生的進給力。三者的關係為I=I0+KFF將直接反應木材的自然狀況與鋸機工作情況,F與I成正比關係,因此只要測得I,也就間接測得了F。這表明了用I作為反饋信號,實際上也就是用進給力F作為反饋,更進一步說也就是綜合了木材與鋸機的總體情況作為反饋,這便是這種檢測方法的理論根據。
交流電流的檢測實現,目前有兩種應用較多的方法,一是採用交流互感器;二是採用霍爾元件。這兩種方法在工程應用中都是極為廣泛的。拖動帶鋸機交流電機的電流檢測裝置輸出的電壓與交流電機的負載電流成正比,因此UF可以直接輸出給控制裝置。
在檢測問題解決之後,應用控制理論綜合調解器模型,最終藉助計算機、調速系統實現具體的控制作用。
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具有自動進鋸的閉環控制裝置的跑車帶鋸機,以取代人為幹預製材過程,以提高制材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安全生產,改善操作工況。
具有自動進鋸裝置的跑車帶鋸機,由載木跑車(1)、軌道(2)、帶鋸機(9)和電機等組成,其特點是交流電流測量裝置(8)將對拖動帶鋸機(9)的交流電機負載電流的檢測信號輸給控制計算機(6),同時跑車測速裝置(4)的輸出信號也送入控制計算機(6),然後,控制計算機(6)根據這些信號對跑車的速度進行調整,以保證帶鋸機工作在最佳狀態之中,交流電流測量裝置(8)可以是交流互感器,也可以是霍爾元件,跑車車速測速裝置(4)可以採用光電測速機,也可以採用模擬測速機。
下面以附圖
為例,對發明作以說明圖中以方塊圖表示裝置中的基本單元,圖7示意了一個完整的具有跑車自動調整進鋸帶鋸機的系統結構,該設備包括有附圖中(1)為載木跑車,(2)為軌道,(3)為牽引鋼絲繩,(4)為跑車拖動電機,變速及測速裝置,(5)為調速裝置,(6)為控制計算機,(7)為操作臺,(8)為拖動帶鋸機的交流電機及交流電流測量裝置,(9)為帶鋸機。
跑車帶鋸機自動進鋸裝置的工作方式跑車在裝料位裝料後以裝料後的速度前進,在鋸割前其速度逐漸降至每分鐘10米,一旦木材接觸鋸條後,控制裝置便根據檢測信息調整車速使帶鋸機工作在正常運行的最高效率點上。倒車速度為每分鐘80米~120米。對於6米的木材,在一次鋸割中進鋸速度由控制裝置調整近千次,人工操作時不過調整十幾次,從制材質量及數量上都是人工所不及的。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於系統結構簡單;設備投資少;自動化水平高;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質量;保證了安全生產。
權利要求1.具有自動進鋸裝置的跑車帶鋸機,由載木跑車(1)、軌道(2)、帶鋸機(9)、電機等組成,其特徵是交流電流測量裝置(8)將拖動帶鋸機(9)的交流電機負載電流的檢測信號輸入給控制計算機(6),同時跑車測速裝置(4)的輸出信號也輸入給控制計算機(6),控制計算機(6)根據這些信號對跑車的速度進行調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拖動帶鋸機(9)的電動機負載電流是採用交流互感器來測量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拖動帶鋸機(9)的電動機負載電流是採用霍爾元件來測量的。
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跑車(1)的車速測量是用光電測速機來完成的。
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跑車(1)的車速測量是用光電測速機來完成的。
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跑車(1)的車速測量是用模擬測速機完成的。
7.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跑車帶鋸機,其特徵在於跑車的車速測量是用模擬測速機來完成的。
專利摘要具有自動進鋸裝置的跑車帶鋸機包括跑車、軌道、鋼絲繩、拖動電機、變速箱、測速電機、帶鋸機、交流電機、交流電流測速裝置、控制裝置、操作臺和調速裝置組成。通過測量拖動帶鋸機的電機負載電流來反應木材鋸割信息,從而構成閉環系統自動調整木材進鋸速度的。結構簡單,設備投資少,自動化水平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明顯提高了生產率。
文檔編號B27B13/00GK2069776SQ8920914
公開日1991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1989年7月4日 優先權日1989年7月4日
發明者劉玉峰, 王洪瑞, 高峰, 寧積財, 陳君良 申請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秦皇島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