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後感900字
2023-10-08 08:44:44 4
這些天,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感慨萬千。
這本書的大意是這樣的:主角阿廖沙因喪父而被母親和外婆帶到外公家住。臨近破產的外公貪婪殘暴,整個家庭都充滿背叛自私。雖然生活環境差,但是他卻在他外婆、朋友、其他長輩的薰陶下。讓主角阿廖沙擁有了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抗醜惡的反抗精神。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他第一次被殘暴的外公打後,心裡並沒有屈服。感到了恥辱感,使他內心強大起來。對一切屈辱和痛苦都變得異常敏感,不論自己還是別人。
這一段我覺得他的童年很悲慘。儘管他是一個小孩子,但卻沒被外公放過。周圍環境,充滿貪婪、醜惡、殘忍、愚昧。但是他並沒有淪陷。反而在這種環境中,擁有一顆正義,光明的心。這是我做不到的一件事。
使阿廖沙出淤泥而不染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心。還有那位與他一路扶持,引導他前往光明之路的外婆。
外婆的樂觀、善良、慈祥無一不打動著我的內心。
外婆她愛所有人。她正如一盞指路明燈,指引著阿廖沙。使阿廖沙擁有一座幫心靈慰藉的場所。再在染坊失火時,她那冷靜與機智,也讓我默默反省自己的應對能力。對於家暴她總是對此樂觀。如果是我,我一定會瘋掉的。
和阿廖沙相對比。我的童年是那麼幸福;那麼快樂;那麼無憂無慮,接受著大家的寵愛。沒有那種被鞭子抽打的殘忍,只有被細心呵護的溫暖;沒有爭奪家產的糾紛,只有和睦幸福的家;更沒有因仇恨而殘忍的殺害某人,只有靜下心調解的安全。
和「外婆」對比。我並沒有她臨危不懼的心,只有享受滋潤的手;我並沒有冷靜思考樂觀的心,只有懦弱怕事的心;也沒有受傷害後還能安慰他人的強大,只有隻會躲在羽翼下的弱小。
我們從小便躲在父母安全的羽翼下,被浸在蜜罐下享受著。根本沒有阿廖沙童年的殘忍。我們享受慣了無愁無慮,卻沒想過長大後的憂慮忡忡;我們習慣躲在安全下,卻沒想過失去後的生死爭奪。完全沒有「外婆」的心態。我們不會應對突發事件,只會一昧逃避;沒有樂觀強大的內心,只有懦弱等死的自己。
我不應該要更珍惜現在嗎?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學會拒絕奢侈,體諒父母。不要再虛幻中享受,要走進現實接受挑戰。我應該滿足現在的生活。我要走出羽翼,翻出蜜罐。勇敢的去創造,努力的學習。為了我來到「人間」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