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7:15:34 2
專利名稱: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特別是針對火力發電廠採用翻車機卸煤時產生粉塵治理技術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火力發電廠用煤多數採用火車運輸,卸煤時常見的有鬥式提升機,螺旋卸煤機和翻車機,而用翻車機卸煤的為最多,翻車機卸煤時,整體車箱旋轉近180度,煤從高處逐漸傾倒煤倉內,致使煤流下落時所攜帶的誘導風在煤倉上部瞬間產生較大的正壓,造成大量的粉塵飛揚,嚴重地汙染著工作間和周邊環境,為了治理這一汙染,常見的治理方法有兩種,一是採用蒸汽噴射技術,二是採用水噴淋技術,以上兩種技術均在翻車機上和在煤倉上部布置上管路,在管路上安裝數十個噴嘴,對飛揚的粉塵進行覆蓋和捕集,而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現全國對翻車機卸煤時產生的粉塵治理基本上都是水噴淋技術,此技術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北方的冬季不能用,二是煤增加溼度後,增加了發電成本,三是浪費水資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粉塵飛揚、汙染環境,對其進行改進而提供一種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
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主要包括翻車機、擋牆、側牆、煤倉,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翻車機卸煤側空間形成六個面,在其前置的擋牆上順著牆的長度固定一等壓吸塵罩和懸臂梁座,並相互間連成一體,使其構成一個封閉面,頂面設置若干個懸臂梁,其固定端與懸臂梁座連接成一體,每兩懸臂梁間設置一天窗,兩梁之間其餘的裸露部分用型材連接,在型材與懸臂梁及天窗的外表面上鋪滿遮塵板,每一天窗上設有滑輪與牽引鋼索、滑輪架、卷揚機連接,在滑輪架的中間高位置固定一限位裝置,以限定天窗開啟的大小,在卸煤側的兩側牆的左端設有垂直固定支架,支架的上端與懸臂梁固定連接,下端與基礎固定連接,並與左側牆上設置的端部格式固定框連接,該框的外表面用端部遮塵板鋪滿,煤倉為一自然面,另一封閉面採用噴射風機與噴射風罩,使噴射出的氣體成一空氣屏障面,局部裸露處採用擋簾封閉,懸臂梁端部設置一回流板,該回流板與懸臂梁端部固定連接成一體上述的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在於所述的兩端部格式固定框視其側牆的結構不同而變化。
上述的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在於所述的懸臂梁伸出端可長可短。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當翻車機旋轉過程中煤從車箱內不斷地落到煤倉內時,其所攜帶的誘導風,在煤倉上部空間形成一定的正壓,使含塵氣流向上飛揚,根據壓力高處氣體必向壓力低處自然流動原理,等壓吸塵罩吸口及周邊為負壓區,大量的含塵氣流流向吸口被吸走,整體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將其產生粉塵的空間全部包容起來,即不受外界氣流的影響,又可控制含塵氣流外洩,同時由於封閉的效果,可減少煤下落時所攜帶的誘導風量,從而改善工作間及周邊的環境質量,提高文明生產水平。
圖1為橫向示圖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主要包括翻車機3、擋牆18、側牆19、煤倉20,視其翻車機3卸煤側空間形成六個面,利用其擋牆18、側牆19和自然面煤倉20加上框架結構的外表面固定上遮塵板和空氣幕,將其空間包容起來,形成一封閉裝置。
由圖1可見,在其擋牆18上順著牆的長度固定一等壓吸塵罩17和懸臂梁座16並相互連接成一體,使其構成一個封閉面,頂面設置若干個懸臂梁8,其固定端與懸臂梁座16固定連接成一體,每兩懸臂梁8之間設置一天窗10,其餘裸露部分用型材連接,在型材與懸臂梁8及天窗10的外表面上鋪滿遮塵板9,每一天窗10上設有滑輪11與牽引鋼索12、滑輪架14、卷揚機15連接,在滑輪架14的中間高位置固定一限位裝置13,以限定天窗10開啟的大小,在卸煤側的兩側牆19的左端設有垂直固定支架4,支架的上端與懸臂梁8固定連接,下端與基礎固定連接,並與在側牆19上面設置的端部格式固定框5連接成一體,該框的外表面用端部遮塵板7鋪滿,煤倉20為一自然面,另一封閉面採用噴射風機1與噴射風罩2,使噴射出的氣體成一空氣屏障面,局部裸露處採用擋簾遮塵,懸臂梁8端部設置一回流板6,該回流板6與每個懸臂梁8端部固定連接成一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特別是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可用來對現有技術中翻車機除塵的改進,使之成為環保型技術,可降低粉塵飛揚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同時可減少煤流下落時所攜帶的誘導風量,並維護簡單。
權利要求1.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治理裝置,主要包括翻車機(3)、擋牆(18)、側牆(19)、煤倉(20),其特徵在於對翻車機(3)卸煤側空間形成的六個面,在其前置的擋牆(18)上固定一等壓吸塵罩(17)和懸臂梁座,使其構成一個封閉面,頂面設置若干個懸臂梁(8),其固定端與懸臂梁座(16)連接成一體,每兩懸臂梁(8)間設置一天窗(10),其餘裸露部分,兩梁之間用型材連接,在型材與懸臂梁(8)及天窗(10)的外表面上鋪滿遮塵板(9),每一天窗(10)上設有滑輪(11)與牽引鋼索(12)、滑輪架(14)、卷揚機(15)連接,在滑輪架(14)約中間高位置固定一限位裝置(13),以限定天窗(10)開啟的大小,在卸煤側的兩側牆(19)的左端設有垂直固定支架(4),並與在側牆(19)的上面設置的端部格式固定框(5)連接成一體,該框的外表面用端部遮塵板(7)鋪滿,煤倉(20)為一自然面,另一封閉面用噴射風機(1)與噴射風罩(2),使噴射出的氣體成一空氣屏障面,局部裸露處採用擋簾,懸臂梁的端部設置一回流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塵治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框架包容結構的懸臂粱(8)斷面為工字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封閉式翻車機粉塵治理裝置,尤其涉及火電廠翻車機卸煤時粉塵治理裝置的改進,可降低煤流下落時的誘導風量和正壓,從而解決粉塵對環境的汙染,現將翻車機卸煤側空間形成的六個面,在其前置的擋牆上設一等壓吸塵罩和懸臂梁座,使其構成一個封閉面,頂面設置若干個懸臂梁,每兩懸臂梁間設置一天窗,其餘裸露部分用型材連接,在其外表面鋪滿遮塵板,每一天窗上設有滑輪與牽引鋼索、滑輪架、卷揚機連接,兩側牆左端均設有垂直固定支架與在側牆上面設有端部格式固定框連接成一體,框的外表面用端部遮塵板鋪滿,煤坑為一自然面,另一面用噴射風機與噴射風罩使噴射出的氣體成一空氣屏障面,局部裸露處採用擋簾,懸臂梁端部設一回流板。
文檔編號B01D47/06GK2690758SQ20032012160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8日
發明者孟雪松, 關中吉, 劉豫龍 申請人:孟雪松, 關中吉, 劉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