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模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1-29 21:46:5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器具設計領域,特別是一種壓模器具。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大多數工廠都是採用機械化作業,而且這種作業方式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減少用人成本。
現有的壓模器具為普通的四方形,壓模塊與底座活動連接,且對外設有開口處,通過開口可以將需要壓模的背光模組放入凹槽內,然後對其進行壓模作用。
但是,這種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且如果手指沒有及時從開口處拿出,就會壓到手指。
所以,現急需一種專門用於防止因產品沒放置好,導致產品變形的壓模器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壓模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且如果手指沒有及時從開口處拿出,就會壓到手指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壓模器具,用於將膠框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周邊,所述壓模器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
氣缸固定柱,所述氣缸固定柱位於所述底座的正前方,且與所述底座相連接,所述氣缸固定柱的頂端設有一軸向延伸部;
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軸向延伸部的底部,所述氣缸內設有上、下腔室,所述上、下腔室是相連通的,所述上腔室內設有活塞,所述下腔室內設有一上下運動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下端從所述下腔室的底部伸出;以及
壓模塊,所述壓模塊與所述連接部的下端相連接,且位於所述凹槽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凹槽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
所述凹槽的深度小於背光模組的厚度,便於取出該背光模塊;
所述凹槽周圍設有便於取出背光模組的缺口;
所述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所述氣缸一側的氣管相連通,所述氣管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與所述上、下腔室連接;
所述氣缸固定柱的背面設有一個電源開關按鈕;
所述氣缸固定柱的背面設有一根連接線,所述連接線的一端與所述氣缸固定柱電性連接,所述連接線的另一端設有一個控制電源開關的開始踏板;
所述氣缸固定柱與所述氣缸內的活塞電性連接;
所述底板是亞克力板。
另一種壓模器具,用於將膠框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周邊,所述壓模器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
氣缸固定柱,所述氣缸固定柱位於所述底座的正前方,且與所述底座相連接,所述氣缸固定柱的頂端設有一軸向延伸部;
氣缸,所述氣缸設置在所述軸向延伸部的底部,所述氣缸內設有上、下腔室,所述上、下腔室是相連通的,所述上腔室內設有活塞,所述下腔室內設有一上下運動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下端從所述下腔室的底部伸出;以及
壓模塊,所述壓模塊與所述連接部的下端相連接,且位於所述凹槽的正上方。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凹槽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小於背光模組的厚度,便於取出該背光模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凹槽周圍設有便於取出背光模組的缺口。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所述氣缸一側的氣管相連通,所述氣管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與所述上、下腔室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氣缸固定柱的背面設有一個電源開關按鈕。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氣缸固定柱與所述氣缸內的活塞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壓模器具中,所述底座是亞克力板。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壓模器具相比,其有益效果有:
1、由於底座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且凹槽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所以在壓模器具生產時,不會出現由於將背光模組放錯位置,而導致背光模組被壓模塊壓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且如果手指沒有及時從開口處拿出,就會壓到手指的技術問題。
2、由於凹槽的深度小於背光模組的厚度,且凹槽的周圍設有便於取出背光模組的缺口,這就使得在將膠框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周邊後,客戶能夠很容易地將背光模組從凹槽中取出。
3、由於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氣缸一側的氣管相連通,氣管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與上、下腔室連接,這使得當活塞向下運動時,上腔室的空氣會通過氣管流向下腔室,下腔室內的空氣由於受到擠壓,就會反作用於與壓模塊連接的連接部,迫使連接部向下運動,從而使壓模塊也向下運動,完成壓模作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壓模器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壓模器具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壓模器具,用於將膠框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周邊,壓模器具包括底座4、位於底座4的正前方且與底座4相連接的氣缸固定柱1、氣缸2以及壓模塊3。
底座4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5,凹槽5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凹槽5的深度小於背光模組的厚度,凹槽5周圍設有便於取出背光模組的缺口。由於底座4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5,且凹槽5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所以在壓模器具生產時,不會出現由於將背光模組放錯位置,而導致背光模組被壓模塊壓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的技術問題。由於凹槽5的深度小於背光模組的厚度,且凹槽5的周圍設有便於取出背光模組的缺口,這就使得在將膠框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周邊後,客戶能夠很容易地將背光模組從凹槽5中取出。
氣缸固定柱1的頂端設有一軸向延伸部9,氣缸2設置在軸向延伸部9的底部,氣缸2內設有上、下腔室,上、下腔室是相連通的,上腔室內設有活塞,下腔室內設有一上下運動的連接部8,連接部8的下端從下腔室的底部伸出並與壓模塊3相連接,使壓模塊3位於凹槽5的正上方。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氣缸2一側的氣管10相連通,氣管10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7與上、下腔室連接;氣缸固定柱1的背面設有一個電源開關按鈕,用於控制電路,或是通過在氣缸固定柱的背面設有一根連接線,連接線的一端與氣缸固定柱1電性連接,連接線的另一端設有一個控制電源開關的開始踏板6,氣缸固定柱1與氣缸2內的活塞電性連接,其中,開始踏板6為腳踏板。由於氣缸固定柱1的背面設有一根連接線,連接線的一端與氣缸固定柱1電性連接,連接線的另一端設有一個控制電源開關的開始踏板6,氣缸固定柱1與氣缸2內的活塞電性連接,因此,當開始踏板6或是電源開關按鈕被觸發時,電流會通過氣缸固定柱1流向氣缸2內的活塞,使得活塞獲得驅動力,從而使活塞工作。由於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氣缸2一側的氣管10相連通,氣管10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7與上、下腔室連接,這使得當活塞向下運動時,上腔室的空氣會通過氣管10流向下腔室,下腔室內的空氣由於受到擠壓,就會反作用於與壓模塊3連接的連接部8,迫使連接部8向下運動,從而使壓模塊3也向下運動,完成壓模作業。
所以,當觸發開始踏板6或是電源開關按鈕時,壓模器具就會開始工作;由於本實用新型設有開始踏板6,因此在將產品放入底座4上的凹槽5後,可以自己腳踩開始踏板6,控制壓模器具工作,從而解決了由於員工在沒有及時將手從壓模塊3下拿開,壓模塊3就向下壓,從而壓到員工的手的問題。
與此同時,底座4是亞克力板。
本實用新型的壓模器具的工作原理:
首先,將產品放入底座4上的凹槽5內,然後將手拿開。由於底座4的中部設有用於固定背光模組的凹槽5,所以在壓模器具生產時,不會出現由於將背光模組放錯位置,而導致背光模組被壓模塊3壓壞的情況,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且如果手指沒有及時從開口處拿出,就會壓到手指的技術問題。
然後,按下電源開關按鈕或是腳踩開始踏板6,接通壓模器具的電源。
由於氣缸固定柱1的背面設有一根連接線,連接線的一端與氣缸固定柱1電性連接,連接線的另一端設有一個控制電源開關的開始踏板6,氣缸固定柱1與氣缸2內的活塞電性連接,上、下腔室通過設置在氣缸一側的氣管10相連通,氣管10的兩端通過氣管接頭7與上、下腔室連接,因此,當開始踏板6或是電源開關按鈕被觸發時,電流會通過氣缸固定柱1流向氣缸2內的活塞,使得活塞獲得向下的驅動力,當活塞向下運動時,上腔室的空氣會通過氣管流向下腔室,下腔室內的空氣由於受到擠壓,就會反作用於與壓模塊3連接的連接部8,迫使連接部8向下運動,從而使壓模塊3也向下運動,完成壓模作業。
當壓模器具完成壓模工作後,位於氣缸2上腔室內的活塞會向上運動,由於活塞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吸引力,由於上、下腔室是連通的,因此下腔室內的空氣就會被上腔室吸走,下腔室內的空氣收縮,由於連接部8的下端從氣缸2的底部伸出,因此,下腔室內和氣缸外部形成一個空氣密度差,使得密度大的外部空氣將連接部推向空氣密度小的下腔室,從而使與連接部8底端相連接的壓模塊3也向上運動,達到復位的效果。
這樣即完成了本優選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底座4上設置一個凹槽5,且凹槽5形狀、大小與背光模組相同,使得背光模組在加工時能夠準確的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從而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壓模器具在生產時,會由於產品沒放置好而使產品變形,且如果手指沒有及時從開口處拿出,就會壓到手指的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優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優選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均可做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界定的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