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星位為何是「天機星」?吳用的綽號是什麼?是如何來的?
2023-12-01 05:05:31 4
天機星在古代漢族神化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神化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天機星為南鬥三星之一,另外古代人將天機與太陰、天同、天梁三星並列,稱為「機月同梁格」。
天機星五行屬乙陰木,為綠色,為益壽,為兄弟主,乃智慧、仁善、計數之星,是奔動之宿。是仁善之星,心軟故怕化忌及六煞同宮,逢之則易歷盡艱辛,適宜宗教。
天機星除了本身能力出眾之外,還是一個易與其他星座組合的星星,天機巨門:耿直明快、能言善道;天機太陰:靈巧慧黠、多才多藝;天機天梁:有為有守、熱心助人。
吳用之所以為天機星,正是因為他足智多謀,獻計為梁山立下無數功勞的原因。天機星在古代以變動為其特徵,這個變動並不是指人生中的變動,而是指頭腦的靈動。如果說紫薇星是古代人說的帝王星,那麼天機星就是帝王身邊的謀士。
天機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孟子言:「予豈好辯哉?予不得以也!」天機古來被稱為智多星,是軍師的代名詞,常被形容能呼風喚雨,周朝姜子牙、三國諸葛亮、宋朝趙普、明朝劉伯溫等都是天機的典型。
吳用在《水滸傳》中,用計謀奪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壽的十萬貫生辰綱,後來同樣用計謀讓宋江一直渴求的盧俊義成為了梁山好漢之一,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縣,以及後來跟隨宋江等人抵抗遼朝都證明了吳用個人的才能計謀。吳用是梁山泊最為重要的軍師,是梁山眾人倚重的謀士,自從他上得梁山後,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出自他的謀劃,以天機星比之,絕對相當。
吳用綽號為智多星,這是古代天機星常用的綽號,但是同時也與吳用的足智多謀相符合。不過按照《水滸傳》中所寫,「智多星」之稱並不是因為吳用為天機星,因而以「智多星」相稱。
吳用在上梁山以前,是一位刻苦學習的讀書人。他的父親是鄆城縣有名的才子,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四書五經盡皆知曉。吳用的父親極為重視吳用的教育,從小就對吳用要求嚴格。父子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實現個人價值。
到了科舉大比之年,吳用聽從父親命令,上京趕考。吳用不是繡花枕頭,他本以為以他的才學,自然能取得一個好的名次。可是一場考試下來,吳用卻榜上無名。雖然驚訝於得了這麼一個結果,吳用到底也不能質疑朝廷,便只能先回了家。
吳用的父親也以為吳用可能是有些失誤,因而導致了沒有考中,便也就沒有多說些什麼,只是囑咐吳用需要更加努力。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吳用沒有考中並不是吳用個人的問題,而是有人從中做鬼。
原來一場科舉下來之後,考官評閱試卷。吳用的文章作的極好,考官一言便相中,想要將吳用點位第一名。剛好當時的奸臣蔡京得知,有了另一種想法。他覺得吳用的文章好是好,但是卻並不尊重自己,絲毫沒有與自己親近的意思。如果真讓吳用做成了狀元,那麼他日後必然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於是蔡京便對皇帝說,「吳用」豈不是「無用」,若真將「吳用」點為狀元,實在有損大宋臉面。皇帝聽了,覺得很對,於是便硃筆一揮,來了個「永不錄用」。好好的一個狀元,就因為蔡京這麼一攪合沒了。
吳用第二次進京趕考,路上遇見了一個世外高人。見了高人能預測風雨,便心生嚮往,斷了入京的心思,跟隨在高人身邊學習。這麼一學便是三年,等他學成回家,他的父親卻認為他敗壞門風,是「逆子」,將其趕出了家門。於是吳用去投靠了自幼交好的晁蓋,在晁蓋莊上教書。取「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在東溪村,吳用每每為百姓「解難」,遂得「智多星」綽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