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裝置及系統與流程
2023-11-30 21:07:51 1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小區邊緣用戶的性能,滿足小區邊緣頻譜效率的要求,3gppr11版本中引入了多點協作傳輸(coordinatedmultiplepointstransmission/reception,comp)技術。comp技術是指地理位置上分離的多個協作傳輸節點(transmissionpiont,tp),協同參與為一個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的數據傳輸或者聯合接收一個用戶設備發送的數據。多點協作傳輸comp技術中的傳輸模式的多樣性導致用戶設備可能面臨多種幹擾假定(mmultipletransmissionhypotheses),因此幹擾測量對於多點協作傳輸comp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通過配置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使用戶設備ue能夠基於多種傳輸假設來上報多個信道狀態信息(channelstateinformation)。其中,每個csiprocess包含一個用於測量幹擾的信道狀態信息幹擾測量信息(csiinterferencemeasure,csi-im),用戶設備ue在配置的csi-im上接收信號,並根據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幹擾測量。具體過程如下所示:
當協作傳輸節點tp為2個時,用戶設備ue配置三個csi-im資源,以體現不同場景的幹擾。如圖1所示,對於幹擾情況1,配置第一個csi-im上tp1和tp2都不發信號(圖1中用虛線表示),以便體現兩個tp之外的幹擾情況;對於幹擾情況2,配置第二個csi-im上tp1發有用信號(圖1中用帶箭頭實線表示),tp2不發信號,以便體現tp2的幹擾情況;對於幹擾情況3,配置第三個csi-im上tp2發有用信號,tp1不發信號,以便體現tp1的幹擾情況。
可見,在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進行幹擾測量時,需要對每種幹擾場景均配置一個csi-im資源進行幹擾測量,以體現不同協同多點發送方式的幹擾情況。由於csi-im資源需要進行預留,增加了參考信號的資源開銷,降低了系統可用資源,影響系統吞吐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裝置及系統,以實現減少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進行幹擾測量時的資源開銷,增加系統可用資源、提高系統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所述方法應用於用戶設備ue,包括:
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信息包括至少一個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
在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
根據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裝置,所述裝置位於用戶設備ue,包括:
配置單元,用於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信息包括至少一個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
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配置單元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
幹擾測量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協作傳輸節點tp和一個第二方面所示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中首先配置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然後在nzpcsi-rs資源中接收tp發送的nzpcsi-rs,最後根據獲取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由於nzpcsi-rs無需進行資源的預留,因此本發明實施例可大幅節省csi-im資源所佔用的預留資源,進而節省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進行幹擾測量時的資源開銷,增加了系統可用資源,提高了系統吞吐量。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通過csi-im資源進行幹擾測試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四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五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實施例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可適用於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進行幹擾測量的情況,該方法可以由用戶設備ue來執行,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10、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信息包括至少一個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
當基站檢測到邊緣用戶並確定對邊緣用戶進行多點協作傳輸comp時,基站對其關聯的多個協作傳輸節點tp進行配置,基站將配置參數發送到各tp和用戶設備ue中。通過配置,各tp接收到配置參數後可根據配置參數進行輸出。其中,配置參數可以以csiprocess的方式進行體現,包括進行幹擾測量的時間信息、進行幹擾測量的資源信息以及進行幹擾測量信息等,例如,tp1在a時刻通過b頻段發送一個c數據(如nzpcsi-rs),tp2在a時刻通過b頻段發送一個d數據(如發送zpcsi-rs)。用戶設備在接收到csiprocess後,可獲知使用哪個nzpcsi-rs資源的信息,以及何時通過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
可選的,接收基站或tp發送的高層信令,根據接收到的高層信令配置所述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
示例性的,高層信令可以為無線資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
可選的,還可由人工對用戶設備使用的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進行配置,然後通過用戶設備向各tp共享用戶設置的配置信息。
步驟120、在配置的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
其他tp指的是參與多點協作傳輸comp的多個tp中,除被配置為發送nzpcsi-rs的tp以外的tp。靜默指發送零功率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
步驟130、根據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
在一種實現方式中,進行幹擾測量時根據nzpcsi-rs資源上接收到的信號計算信號與幹擾加噪聲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ratio,sinr)。
信號與幹擾加噪聲比sinr可定義為:
sinr=signal/(interference+noise)。其中,signal表示測量到的有用信號的功率,主要關注的信號和信道包括:參考信號r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interference表示測量到的信號或信道幹擾信號的功率,包括本系統其他小區的幹擾,以及異系統的幹擾;noise表示低噪,與具體測量帶寬和接收機噪聲係數有關。
本實施例中首先配置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然後在nzpcsi-rs資源中接收tp發送的nzpcsi-rs,最後根據獲取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由於nzpcsi-rs無需進行預留,因此本實施例不需要額外配置csi-im資源即可實現幹擾測量,進而降低了多點協作傳輸comp中進行幹擾測量時的資源開銷,增加了系統可用資源,提高了系統吞吐量。
實施例二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當網絡中配置有兩個tp時,分別稱為第一tp(又稱tp1)和第二tp(又稱tp2),此時,步驟110、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10a、配置兩個csiprocess信息,每個csiprocess包括一個nzpcsi-rs資源。
相應的,步驟120、在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21a、在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靜默;
步驟122a、在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靜默。
步驟121a和步驟122a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
相應的,步驟130、根據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31a、根據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一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2a、根據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二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1a和步驟132a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步驟131a在步驟121a後執行,步驟132a在步驟122a後執行。
本實施例可通過一個nzpcsi-rs資源替代圖1中tp1不發送數據tp2發送有用數據對應的csi-im資源以及tp2不發送數據tp1發送有用數據對應的csi-im資源,節省了資源空間。
進一步的,在csiprocess中添加一個csi-im資源,通過在該csi-im資源中,第一tp和第二tp均不發送數據,通過csi-im獲取此時的幹擾信號,並根據獲取的幹擾信號進行測量,得到第一tp和第二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本實施例通過增加一個csi-im資源可實現對圖1中tp1和tp2均不發送有用信號(nzpcsi-rs)時的幹擾信號進行測量。
進一步的,當配置有三個tp時,還可通過該csi-im資源實現對tp1、tp2和tp3均不發送有用信號時的幹擾信號進行測量。
本實施例可通過一個csi-im資源對所有tp均不發送有用信號時的幹擾進行測量,提高干擾測量的可靠性。
實施例三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在一種實現方式中,多個tp需要進行動態節點選擇(dynamicpointselection,dps),在進行動態節點選擇時,通常只有一個tp輸出有用信號。現有技術中需要設置三個csi-im資源分別測量tp1發送有用信號tp2和tp3靜默時對應的幹擾信號、tp2發送有用信號tp1和tp3靜默時對應的幹擾信號、tp3發送有用信號tp1和tp2靜默時對應的幹擾信號。針對此種情況,本發明實施例中,當網絡中配置有三個tp,分別稱為第一tp、第二tp和第三tp(又稱tp3),且三個tp進行動態節點選擇(dynamicpointselection,dps)時,步驟110、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10b、配置三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包括一個nzpcsi-rs資源。
相應的,步驟120、在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21b、在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步驟122b、在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步驟123b、在第三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二tp靜默。
步驟121b、步驟122b和步驟123b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
相應的,步驟130、根據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31b、根據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一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2b、根據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二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3b、根據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三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1b、步驟132b和步驟133b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步驟131b在步驟121b後執行,步驟132b在步驟122b後執行,步驟133b在步驟123b後執行。
本實施例可以在動態的節點選擇時,通過一個nzpcsi-rs資源對三個tp的幹擾情況進行測量,相比於現有技術中需要三個nzpcsi-im進行幹擾測量相比,節約了系統資源,提高了系統吞吐量。
實施例四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方法的示意圖,當網絡中配置有三個tp,分別稱為第一tp、第二tp和第三tp,且三個tp進行聯合發送(jointtransmission,jt)時,步驟110、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10c、配置三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包括一個nzpcsi-rs資源。
相應的,步驟120、在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可具體實施為:
步驟121c、在第一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第三tp靜默;在第一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二tp靜默。
此時,第一tp和第二tp聯合發送。
步驟122c、在第二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靜默;在第二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此時,第一tp和第三tp聯合發送。
步驟123c、在第三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靜默;在第三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此時,第二tp和第三tp聯合發送。
步驟121c、步驟122c和步驟123c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
相應的,步驟130、根據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可具體實施為:根據每個csiprocess中第二nzpcsi-rs資源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幹擾測量。具體為:
步驟131c、根據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一tp和第二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2c、根據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一tp和第三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3c、根據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和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得到所述第二tp和第三tp對應的幹擾信息。
步驟131c、步驟132c和步驟133c的執行順序不分先後。步驟131c在步驟121c後執行,步驟132c在步驟122c後執行,步驟133c在步驟123c後執行。
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通過兩個nzpcsi-rs資源對兩個tp發送有用數據時的幹擾信號進行測量,此外,在進行幹擾測量的同時還可通過每個csiprocess的第二個nzpcsi-rs進行信道測量,提高測量效率。
實施例五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裝置位於用戶設備ue,包括:
配置單元11,用於配置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信息包括至少一個非零功率nzp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csi-rs資源;
接收單元12,用於在所述配置單元11配置的所述nzpcsi-rs資源中接收預設協作傳輸節點tp發送的非零功率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nzpcsi-rs,其他tp靜默;
幹擾測量單元13,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12接收到的nzpcsi-rs進行幹擾測量。
進一步的,當配置有第一tp和第二tp時,所述配置單元11具體用於,配置兩個csiprocess信息,每個csiprocess包括一個nzpcsi-rs資源;
所述接收單元12具體用於:
在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 二tp靜默;
在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靜默。
進一步的,當配置的第一tp、第二tp和第三tp進行動態節點選擇dps時,所述配置單元11具體用於,配置三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包括一個nzpcsi-rs資源;
所述接收單元12具體用於:
在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在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在第三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二tp靜默。
進一步的,當配置的第一tp、第二tp和第三tp進行聯合發送jt時,所述配置單元11具體用於,配置三個csiprocess,每個csiprocess包括兩個csi-rs資源;
所述接收單元12具體用於:
在第一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第三tp靜默;在第一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二tp靜默;
在第二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靜默;在第二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在第三個csiprocess的第一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二tp發送的nzpcsi-rs和所述第三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一tp靜默;在第三個csiprocess的第二nzpcsi-rs資源中接收所述第一tp發送的nzpcsi-rs,所述第二tp和所述第三tp靜默;
所述幹擾測量單元13具體用於,根據每個csiprocess中第二nzp csi-rs資源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幹擾測量;
所述裝置還包括信道測量單元14,用於根據每個csiprocess中第一nzpcsi-rs資源接收到的數據進行信道測量。
進一步的,所述配置單元11具體用於,根據接收到的高層信令配置所述至少一個信道狀態信息進程csiprocess。
需要說明的是,和4g網絡中,用戶終端又被稱為用戶設備ue,相當於2g網絡中的移動臺(mobilestation,ms),用戶設備可以為手機、智能終端、多媒體設備、媒體設備等。
上述裝置可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四所提供的方法,具備執行上述方法相應的功能模塊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實施例中詳盡描述的技術細節,可參見本發明實施例一至實施例四所提供的方法。
實施例六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一種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包括:至少兩個協作傳輸節點tp和一個實施例五所示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裝置(又稱用戶設備ue)。
進一步的,多點協作傳輸的幹擾測量系統中的至少兩個tp可以為兩個tp或三個tp。
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二、實施例三和實施例四中為相互獨立的三個實施例,每個實施例中的第一tp、第二tp以及第三tp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可以為相同設備也可為不同設備。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於這裡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範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