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19:22:52

本發明屬於容器密封性能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各制瓶行業中容器類瓶子的製造過程中均需要經過測漏檢測合格後才能出廠。對於單層瓶的密封性能檢測,其自動化設備應用較多,但對於雙層瓶的密封性能檢測設備比較少見,尤其是針對塑料材質的雙層瓶,其瓶身內壁較薄,當內外的壓力具有一定差值是時,其瓶身殼體容易產生收縮或外鼓,對於自動檢測形成了較大的難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其能夠在線實現對雙層塑料瓶進行密封性能檢測,且檢測效率高,檢測結果精準。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其包括機臺、穿過所述機臺的輸送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上且位於所述輸送裝置兩側的定位夾持裝置、固定在所述機臺上且位於所述輸送裝置旁的內膽檢測單元以及外膽檢測單元,所述定位夾持裝置包括可前後移動的預定位單元以及可前後左右移動的夾持單元,所述預定位單元與所述夾持單元相對設置在所述輸送裝置的兩側,所述內膽檢測單元與所述外膽檢測單元上下相對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單元與所述預定位單元結構相同且均包括第二氣缸、受所述第二氣缸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第二連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連接板上的第三氣缸、受所述第三氣缸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夾持板、固定在所述夾持板上的若干第四氣缸以及受所述第四氣缸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吸盤。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夾持裝置包括第一氣缸以及受所述第一氣缸驅動進行左右移動的且承載所述夾持單元的第一連接板。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板為雙層板面結構且每層板面邊緣設置有若干半圓形的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的數量與所述凹槽數量相等且位置對應。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位於所述夾持板的上下兩個板面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裝置包括進料輸送裝置、與所述進料輸送裝置對接的出料輸送裝置以及位於所述進料輸送裝置與所述出料輸送裝置之間的阻擋限位件。
進一步的,所述內膽檢測單元包括固定在所述機臺上的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若干第五氣缸、受所述第五氣缸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上測壓頭以及設置在所述上測壓頭內部的壓力傳感器,所述上測壓頭內部設置有與氣源連通的氣道。
進一步的,所述外膽檢測單元位於所述內膽檢測單元的正下方,且包括固定在所述機臺上的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若干第六氣缸與第七氣缸、受所述第六氣缸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下測壓頭、受所述第七氣缸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第一限位擋杆以及設置在所述下測壓頭內部的壓力傳感器,所述下測壓頭內部設置有與氣源連通的氣道。
進一步的,所述下測壓頭位於所述上測壓頭的正下方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的有益效果在於:能夠自動的同時對多個雙層瓶的內膽殼體與外膽殼體的密封性能進行檢測;定位精準,檢測結果有效性高;能夠自動上料、自動下料,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本實施例的左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本實施例中定位夾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本實施例中預定位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本實施例中內膽檢測單元與外膽檢測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本實施例中外膽檢測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本實施例中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00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
1機臺;
2輸送裝置,21進料輸送裝置,22出料輸送裝置,23阻擋限位件,24第一驅動裝置,25傳送帶,26第二限位擋杆;
3定位夾持裝置,31預定位單元,311第二氣缸,312第二連接板,313第三氣缸,314夾持板,3141凹槽,315吸盤,32夾持單元,33第一氣缸,34第一連接板;
4內膽檢測單元,41第一支架,42第五氣缸,43上測壓頭;
5外膽檢測單元,51第二支架,52第六氣缸,53第七氣缸,54下測壓頭,55第一限位擋杆;
6收料盒。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請參照圖1-圖7,本發明為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100,其包括機臺1、穿過機臺1的輸送裝置2、固定在機臺1上且位於輸送裝置2兩側的定位夾持裝置3、固定在機臺1上的內膽檢測單元4、外膽檢測單元5以及位於外膽檢測單元5下遊位置的收料盒6。
輸送裝置2包括進料輸送裝置21、與進料輸送裝置21對接的出料輸送裝置22以及位於進料輸送裝置21與出料輸送裝置22之間的阻擋限位件23。進料輸送裝置21與出料輸送裝置22均包括第一驅動裝置24、傳送帶25以及固定在傳送帶25兩側的第二限位擋杆26。第二限位擋杆26主要用於將具有一定高度的雙層瓶的兩側限位,防止雙層瓶在輸送過程中發生傾倒。阻擋限位件23一方面用於擋住雙層瓶繼續向前輸送;另一方面將多個雙層瓶緊貼著排列在一起。
定位夾持裝置3包括相對設置在輸送裝置2兩側的且結構相同的預定位單元31與夾持單元32、固定在機臺1上的第一氣缸33、受第一氣缸33驅動進行左右移動的且承載夾持單元32的第一連接板34。預定位單元31與夾持單元32包括第二氣缸311、受第二氣缸311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第二連接板312、固定在第二連接板312上的第三氣缸313、受第三氣缸313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夾持板314、固定在夾持板314上的若干第四氣缸(圖中未標示)以及受第四氣缸驅動進行前後運動的吸盤315。夾持單元32中的第二氣缸311固定在第一連接板34上,預定位單元31中的第二氣缸311固定在機臺1上。夾持板314為雙層結構且每層板面邊緣設置有若干半圓形的凹槽3141。吸盤315的數量與凹槽3141數量相等且位置對應。吸盤315位於夾持板314的上下兩個板面之間。
當一定數量的雙層瓶運輸至預定位單元31位置時,第三氣缸313驅動夾持板314向前移動,此時,雙層瓶定位在凹槽3141中,吸盤315吸住雙層瓶外殼;進行預定位後,第二氣缸311驅動夾持板314繼續向前移動,將雙層瓶搬離進料輸送裝置21並移動至外膽檢測單元5的位置;夾持單元32中的第三氣缸313驅動夾持板314向後移動,與預定位單元31中的夾持板314一起卡住雙層瓶,同時夾持單元32中的吸盤315吸住雙層瓶的另一邊外殼,從而實現了對雙層瓶四周自由度的限制;當檢測結束後,預定位單元31洩氣退回,而夾持單元32在第一氣缸33驅動下夾持雙層瓶向輸送裝置2的傳輸方向運動,之後第二氣缸311驅動夾持板314繼續向後移動,將雙層瓶移動至出料輸送裝置22上,後再回到初始位置。
內膽檢測單元4包括固定在機臺1上的第一支架41、固定在第一支架41上的若干第五氣缸42、受第五氣缸42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上測壓頭43以及設置在上測壓頭43內部的壓力傳感器(圖中未標示)。上測壓頭43內部設置有與氣源連通的氣道。
外膽檢測單元5位於內膽檢測單元4的正下方,且包括固定在機臺上的第二支架51、固定在第二支架51上的若干第六氣缸52與第七氣缸53、受第六氣缸52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下測壓頭54、受第七氣缸53驅動進行上下運動的第一限位擋杆55以及設置在下測壓頭54內部的壓力傳感器(圖中未標示)。下測壓頭54內部設置有與氣源連通的氣道。第二支架51表面設置有容下測壓頭54上下運動的通孔。第一限位擋杆55位於進料輸送裝置21末端一側。下測壓頭54位於上測壓頭43的正下方位置。當第一限位擋杆55高出進料輸送裝置21時,與第二限位擋杆26的功能相同,主要用於將具有一定高度的雙層瓶的兩側限位,防止雙層瓶在輸送過程中發生傾倒,且便於預定位單元31夾持雙層瓶;當第一限位擋杆55下降低於進料輸送裝置21時,為預定位單元31將雙層瓶搬運至第二支架51上解除了障礙。
本實施例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100的工作原理為:
1)若干雙層瓶從進料輸送裝置21上進入,到阻擋限位件23位置停止運動;
2)預定位單元31對雙層瓶進行預定位並夾持移動至第二支架51上,夾持單元32對雙層瓶進行夾緊定位,保證其位置的精準度以及雙層瓶瓶身的穩定性;
3)上測壓頭43和下測壓頭54分別插入雙層瓶的瓶口和底部,分別檢測雙層瓶的內膽殼體與外膽殼體的密封性能;
4)檢測完畢後,夾持單元32將雙層瓶移動至出料輸送裝置22上,運輸至下一工站,在此過程中,若檢測到某個雙層瓶不合格,則夾持單元32上的對應的吸盤315將洩氣,使得不合格的雙層瓶落入回收盒6中。
本實施例雙層瓶密封性能自動在線檢測設備100的有益效果在於:能夠自動的同時對多個雙層瓶的內膽殼體與外膽殼體的密封性能進行檢測;定位精準,檢測結果有效性高;能夠自動上料、自動下料,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