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13:36:4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施工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為掌握基坑排樁的深層水平位移,了解其變形情況,必須對基坑混凝土排樁的傾斜度進行測量。目前,常用的測量設備是測斜儀。測斜儀主要結合測斜管使用。將測斜管事先綁紮在排樁鋼筋籠內,待排樁混凝土澆築成型後破開樁頭,使測斜管外露。這時便可將測斜儀探頭順入測斜管,實現對排樁深層水平位移的測量。由於測斜管的材質是聚氯乙烯,受測斜儀探頭滑輪的長期作用,管口會形成磨損,從而導致測量誤差產生。另外,測斜管自帶管口保護蓋為塑料材質,使用時直接扣在管口上方,極易破損或丟失。鑑於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金屬材質管口保護裝置,即可有效防止管口磨損,又可對管口形成有效封蓋,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經久耐用,且能夠對測斜管管口形成有效保護的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包括內鋼管、外鋼管、管口保護蓋、內鋼管內壁凹槽、內鋼管外壁凹槽、外鋼管內壁凸起、合頁、上鼻鎖、螺孔、測斜管以及下鼻鎖;所述內鋼管和外鋼管均為圓截面空心鋼管;內鋼管內壁上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有四道內鋼管內壁凹槽,內鋼管外壁上設有兩道內鋼管外壁凹槽且內鋼管外壁凹槽置於對應兩內鋼管內壁凹槽的中間處的內鋼管外壁上;內鋼管外壁上另外兩處對應兩內鋼管內壁凹槽的中間處的內鋼管外壁頂端分別設有下鼻鎖和合頁;內鋼管通過合頁活動接有圓形鋼板材質的管口保護蓋且管口保護蓋的另一側固定設有上鼻鎖,上鼻鎖與下鼻鎖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鋼管內壁上設有兩道外鋼管內壁凸起,且外鋼管通過外鋼管內壁凸起與內鋼管外壁凹槽配合進行對位套接於內鋼管外部且二者焊接固定;所述的外鋼管圓周方向上貫穿壁厚均勻設有三個螺孔;所述的測斜管上埠於外鋼管內與內鋼管的下埠相接且頂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鋼管的外徑與外鋼管的內徑相同。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鋼管的上埠外露或平齊於外鋼管的上埠;所述的內鋼管的下埠高於外鋼管的下埠。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鋼管的內徑、外徑以及壁厚分別與測斜管的內徑、外徑以及壁厚相同。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測斜管內壁上設有內壁凹槽,外壁上設有外壁凹槽,且所述的內鋼管內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分別與測斜管內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相同;所述的內鋼管外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分別與測斜管的外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相同。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外鋼的內壁上設有外鋼管內壁凸起的位置、寬度以及高度分別與內鋼管外壁凹槽的位置、寬度以及深度相同。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螺孔置於內鋼管的下埠與外鋼管的下埠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管口保護蓋的直徑與內鋼管的外徑相同。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螺孔外置配套設有自攻螺釘;所述的上鼻鎖和下鼻鎖之間外置配套設有彈簧鎖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裝置外形美觀、構造簡單、易加工、安裝方便;(2)採用金屬製造,可重複使用;(3)可對測斜管管口形成有效保護,避免測斜儀探頭滾輪對測斜管造成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套接在測斜管管口上的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示意圖;
圖中:1內鋼管、2外鋼管、3管口保護蓋、4內鋼管內壁凹槽5、內鋼管外壁凹槽、6外鋼管內壁凸起、7合頁、8上鎖鼻、9螺孔、10測斜管、11下鼻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地描述,但不能將它們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定。
參考附圖1,一種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包括內鋼管1、外鋼管2、管口保護蓋3、內鋼管內壁凹槽4、內鋼管外壁凹槽5、外鋼管內壁凸起6、合頁7、上鼻鎖8、螺孔9、測斜管10以及下鼻鎖11;所述內鋼管1和外鋼管2均為圓截面空心鋼管;內鋼管1內壁上圓周方向上均勻分布有四道內鋼管內壁凹槽4,內鋼管1外壁上設有兩道內鋼管外壁凹槽5且內鋼管外壁凹槽5置於對應兩內鋼管內壁凹槽4的中間處的內鋼管1外壁上;內鋼管1外壁上另外兩處對應兩內鋼管內壁凹槽4的中間處的內鋼管1外壁頂端分別設有下鼻鎖11和合頁7;內鋼管1通過合頁7活動接有圓形鋼板材質的管口保護蓋3且管口保護蓋3的另一側固定設有上鼻鎖8,上鼻鎖8與下鼻鎖11相互配合;所述的外鋼管2內壁上設有兩道外鋼管內壁凸起6,且外鋼管2通過外鋼管內壁凸起6與內鋼管外壁凹槽5配合進行對位套接於內鋼管1外部且二者焊接固定;所述的外鋼管2內壁上設有兩道外鋼管內壁凸起6,且外鋼管2對位套接於內鋼管1外部且二者焊接固定;所述的外鋼管2圓周方向上貫穿壁厚均勻設有三個螺孔9;所述的測斜管10上埠於外鋼管2內與內鋼管1的下埠相接且頂緊。
所述的內鋼管1的外徑與外鋼管2的內徑相同。
所述的內鋼管1的上埠外露或平齊於外鋼管2的上埠;所述的內鋼管1的下埠高於外鋼管2的下埠。
所述的內鋼管1的內徑、外徑以及壁厚分別與測斜管10的內徑、外徑以及壁厚相同。
所述的測斜管10內壁上設有內壁凹槽,外壁上設有外壁凹槽,且所述的內鋼管內壁凹槽4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分別與測斜管10內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相同;所述的內鋼管外壁凹槽5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分別與測斜管10的外壁凹槽的位置、深度以及寬度相同。
所述的外鋼2的內壁上設有外鋼管內壁凸起6的位置、寬度以及高度分別與內鋼管外壁凹槽5的位置、寬度以及深度相同。
所述的螺孔9置於內鋼管1的下埠與外鋼管2的下埠之間。
所述的管口保護蓋3的直徑與內鋼管1的外徑相同。
所述的螺孔9外置配套設有自攻螺釘;所述的上鼻鎖8和下鼻鎖11之間外置配套設有彈簧鎖
下面參考附圖1和2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外鋼管2通過外鋼管內壁凸起6與內鋼管外壁凹槽5相配合對位套接與內鋼管1外,且二者焊接固定;根據需要使內鋼管1的上埠外露於外鋼管2的上埠,或與外鋼管2的上埠平齊;使內鋼管1的下埠置於外鋼管2的內部,且根據需要使其與外鋼管2的下埠之間留有一定高度;接下來將測斜管10與外鋼管2進行套接,並使測斜管10的上埠與內鋼管1的下埠在外鋼管2內部相互接觸且頂緊;用自攻螺釘通過螺孔9的位置將首先組裝好的能夠1和外鋼管2與測斜管10進行固定即完成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的安裝。
參考附圖2,在不需要進行施工作業的閒時,將內鋼管1用管口保護蓋3進行覆蓋,並可通過上鎖鼻8和下鎖鼻11相互配合進行上鎖。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斜管管口保護裝置,它包括內鋼管、外鋼管及管口保護蓋;所述的內鋼管與外鋼管套接,管口保護蓋與內鋼管採用合頁連接,並對內鋼管管口形成覆蓋;使用時,將該裝置套接測斜管管口,並用自攻螺釘固定;本發明構造簡單、易於加工、安裝方便,可對測斜管管口形成有效保護;本發明有效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將在土木工程監測領域中得到推廣和應用。
技術研發人員:孫威;劉亞峰;李兵;孫麗;張鐵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瀋陽建築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6.15
技術公布日: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