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拾棗機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21:59:31 1
專利名稱:一種拾棗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農用機械,具體地系一種撿拾散棗的機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鮮棗到了收穫季節,人們用長杆將樹上的成熟棗打落掉地,再一粒一粒地撿拾到容器中。有的是在樹底下鋪設一大塊塑料布,打落的棗和樹葉在塑料布上再經過手工分離處理後,放入容器中。這兩種撿拾散棗的方式都很原始,浪費勞動力,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拾棗機,其可以將散落於地上的棗收拾起來,除掉雜土和樹葉,放入容器中,節省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風機、主筒等,風機側面聯接皮帶輪,風機外開有一排雜物口,風機通過吸風管與主筒聯通,主筒內腔中上部固定聯接一帶有網眼的分選漏鬥,分選漏鬥下方固定有一傾斜的隔離板,隔離板底沿處的筒壁上開有排土口,分選漏鬥下端開口與主筒下部容腔聯通,主筒下端有一裝棗門,主筒上部聯通一拾棗管。
本實用新型採取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適於安裝在農用拖拉機上,風機由拖拉機提供動力,風機運轉產生負壓,使主筒上部的拾棗管產生較強的吸力,拾棗管可以將散落於地上的棗、樹葉和雜土吸收到筒內,棗、樹葉和雜土在分選漏鬥處高速旋轉,棗由分選漏鬥口落入主筒下部,樹葉和雜草等輕浮物通過吸風管由風機排出,土粒通過分選漏鬥網眼篩選落於隔離板上並由排土口排出。落到主筒下部的棗達到一定量時,可打開裝棗門,將棗裝入麻袋等容器中。本實用新型不但能通過機械將散棗收入容器中,而且能將雜物、土粒排掉,方便實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風機1、主筒2、吸風管3等,風機1側面聯接皮帶輪4,皮帶輪4與拖拉機動力聯接,風機1由吸風管3與主筒2聯通,風機1外開有排雜物口5,主筒2內腔中上部固定聯接一帶有網眼的分選漏鬥6,分選漏鬥6下方固定有一傾斜的隔離板7,隔離板7底沿處的筒壁上開有排土口8,分選漏鬥6下端開口與主筒2下部容腔聯通,主筒2下端有一裝棗門9,主筒2上部聯通一拾棗管10。
權利要求1.一種拾棗機,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風機(1)、主筒(2)等,風機(1)側面聯接皮帶輪(4),風機(1)外開有一排雜物口(5),風機(1)通過吸風管(3)與主筒(2)聯通,主筒(2)內腔中上部固定聯接一帶有網眼的分選漏鬥(6),分選漏鬥(6)下方固定有一傾斜的隔離板(7),隔離板(7)底沿處的筒壁上開有排土口(8),分選漏鬥(6)下端開口與主筒(2)下部容腔聯通,主筒(2)下端有一裝棗門(9),主筒(2)上部聯通一拾棗管(10)。
專利摘要拾棗機,其包括有:風機(1)、主筒(2)等,風機(1)側面聯接皮帶輪(4),風機(1)外開有一排雜物口(5),風機(1)通過吸風管(3)與主筒(2)聯通,主筒(2)內腔中上部固定聯接一帶有網眼的分選漏鬥(6),分選漏鬥(6)下方固定有一傾斜的隔離板(7),隔離板(7)底沿處的筒壁上開有排土口(8),分選漏鬥(6)下端開口與主筒(2)下部容腔聯通,主筒(2)下端有一裝棗門(9),主筒(2)上部聯通一拾棗管(10)。由外部拖拉機提供動力,風機(1)運轉使主筒(2)產生負壓,拾棗管(10)吸收散落地上的棗,由分選漏鬥(6)下端開口落入主筒(2)下部;塵土由網眼落於隔離板(7)上並由排土口(8)排出;樹葉由吸風管(3)進入風機(1)從其排雜物口(5)處排出,節省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D51/00GK2501293SQ0126478
公開日2002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13日
發明者郭西柱 申請人:郭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