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
2023-12-01 21:32:31 1
專利名稱: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尤指一種在中心軸上成形橡膠滾輪,該橡膠滾輪的表面光滑且無合模線的滾輪杆的製造方法。
然而,由於該上模c與下模d的半管狀模穴c1、d1之間有一合模面,因此在橡膠滾輪b成形後,於該橡膠滾輪b表面會產生兩條合模線b1,如圖9所示,因此該橡膠滾輪b必須再經過表面研磨,方可有較佳的真圓度。由於該橡膠滾輪b成形在中心軸a上後必須再經過研磨加工,故在製造上較為麻煩不便,並增加製造成本。
此外,由於該橡膠滾輪b必須經過切削研磨,所以該橡膠滾輪b的外徑尺寸必須預留加工的尺度,而在研磨加工中會產生廢料,即浪費材料,增加製造成本。
另外,該橡膠滾輪b的合模線b1的位置容易產生硬化與應力集中的現象,使得合模線b1的位置於日後會產生收縮的情況,因而失去真圓度,故降低產品的質量。
本發明人有感公知滾輪杆存在有上述的缺陷,因而著手構思,終設計出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於上、下模之間開設有對稱的半管狀模穴,於其兩端設有半圓承孔,又於上模的半管狀模穴側邊設有一澆道;將一中心軸穿過一無縫管,並將其置於上、下模內,再將橡膠料由澆道注入中心軸與無縫管之間,從而在中心軸上形成橡膠滾輪。根據上述的製造方法,可在中心軸外形成無合模線且表面光滑的橡膠滾輪。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其步驟為(a)於上模及下模間開設有對稱的半管狀模穴,且在半管狀模穴兩端設有半圓承孔,又於上模頂面設有一料槽,該料槽上方套裝有一將橡膠料擠出的壓板,該壓板裝設在一擠壓機下方,在料槽與半管狀模穴的側邊之間設有一澆道;(b)將一中心軸穿過一無縫管,且將中心軸跨在上模及下模的兩相對的半圓承孔,使無縫管置於半管狀模穴,中心軸與無縫管同軸;(C)前述的壓板將上模的料槽的膠料經由澆道而由上模的半管狀模穴擠入中心軸與無縫管間,在中心軸上形成橡膠滾輪;
(d)開模後連同無縫管一併取出;(e)在該橡膠滾輪冷卻後,將成形在心軸上的橡膠滾輪由無縫管中抽出。
本發明的特點及優點是,克服了公知技術存在的缺陷,通過在上模與下模的半管狀模穴內置入無縫管,而可藉由無縫管避開上模與下模之間的合模線,使得橡膠滾輪成形在中心軸上後,該橡膠滾輪表面不會產生合模線,可具有完整的光滑表面,因而不須再加工研磨,減少了製造程序;由於無須再研磨切削,故在製造中不須預留加工尺度,降低了製造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
附圖標號說明1、上模11、半管狀模穴 12、半圓承孔 13、料槽 14、澆道2、下模21、半管狀模穴 22、半圓承孔 3、壓板 4、中心軸5、無縫管 6、橡膠滾輪為使本發明更加明確詳實,茲配合各附圖詳述如下。
首先,請參閱
圖1至圖3,本發明主要由下列各製造步驟組成,茲將其分述如下(a)於上模1及下模2之間開設有對稱的半管狀模穴11、21,且在半管狀模穴11、21兩端設有半圓承孔12、22,又於上模1頂面設有一料槽13,於該料槽13上方套裝有一將橡膠料擠出的壓板3,而壓板3裝設在一擠壓機(圖式中未表示)下方,並在料槽13與半管狀模穴11的側邊之間設有一澆道14,如圖1所示;(b)將一中心軸4穿過一無縫管5,跨在上模1及下模2的兩相對的半圓承孔12、22,並使無縫管5置於半管狀模穴11、21中,使中心軸4與無縫管5同軸,如圖2所示;(C)使前述的壓板3將上模1的料槽13的膠料經由澆道14而由上模1的半管狀模穴11擠入中心軸4與無縫管5之間,在中心軸4上形成橡膠滾輪6,如圖3所示;(d)於開模後連同無縫管5一併取出,如圖4所示;(e)在該橡膠滾輪6冷卻後,即可將成形在中心軸4上的橡膠滾輪由無縫管5中抽出,如圖5及圖6所示。
根據上述的製造方法,由於該上模1與下模2的半管狀模穴11、21內置入有無縫管5,而可藉由無縫管5避開上模1與下模2之間的合模線,使得橡膠滾輪6成形在中心軸4上後,該橡膠滾輪6表面不會產生合模線,可具有完整的光滑表面。
該橡膠滾輪6自無縫管5中抽出後,該橡膠滾輪6即已完成,不須再加工研磨,因而免除再加工的製造程序,故降低製造成本。
該橡膠滾輪6無須再研磨切削,無須預留加工尺度,所以較為省料,而降低材料成本。
此外,由於該橡膠滾輪6表面並無合模線,而可免除合模線所造成的應力集中現象,故可免除日後產生變形的情況,因而可得到較佳的真圓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a)於上模及下模間開設有對稱的半管狀模穴,且在半管狀模穴兩端設有半圓承孔,又於上模頂面設有一料槽,該料槽上方套裝有一將橡膠料擠出的壓板,該壓板裝設在一擠壓機下方,在料槽與半管狀模穴的側邊之間設有一澆道;(b)將一中心軸穿過一無縫管,且將中心軸跨在上模及下模的兩相對的半圓承孔,使無縫管置於半管狀模穴,中心軸與無縫管同軸;(C)前述的壓板將上模的料槽的膠料經由澆道而由上模的半管狀模穴擠入中心軸與無縫管間,在中心軸上形成橡膠滾輪;(d)開模後連同無縫管一併取出;(e)在該橡膠滾輪冷卻後,將成形在心軸上的橡膠滾輪由無縫管中抽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滾輪杆的製造方法,其在上、下模之間開設有對稱的半管狀模穴,於其兩端設有半圓承孔,又於上模的半管狀模穴側邊設有一澆道;將一中心軸穿過一無縫管,並將其置於上、下模內,再將橡膠料由澆道注入中心軸與無縫管之間,從而可在中心軸上形成橡膠滾輪。根據上述的製造方法,本發明克服了公知技術存在的缺陷,使得成形在中心軸上的橡膠滾輪表面不會產生合模線,具有完整的光滑表面,因而不須再加工研磨,減少了製造程序;由於無須再研磨切削,故在製造中不須預留加工尺度,降低了製造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29C39/10GK1403262SQ0113102
公開日2003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3日
發明者周志皇 申請人:周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