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井口自導自鎖保護帽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5:57:16 2
專利名稱:水下井口自導自鎖保護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水下井口專用保護裝置,特別是海底油井井口的保護帽。
海上石油鑽井的井口在開採石油之前需要封閉保護,防止海洋生物的沉積和寄居,目前使用的保護帽是一個周邊帶沿的金屬圓盤,沿上設有鎖定螺釘,盤面固定收放該盤的卡頭,由於其結構和自重較輕的特點,不能在浪湧較大的情況下實施收放,即使在浪湧較小的平潮情況下,又需由潛水員水下操作,才能完成收放動作,其過程是,由端部固定旋轉卡口的鑽杆通過卡頭接合,將防護帽送至井口,潛水員將其扶正並套裝在井口上,使用手動工具擰緊鎖定螺釘後即安裝完畢,回收時,仍由潛水員水下擰松鎖定螺釘,鑽杆才能上提將其回收,可見該防水帽需要潛水員水下配合才能完成收放作業,速度慢且受海況因素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受海況因素影響,不需要潛水員水下配合,收放迅速的自導自鎖防護帽,以改善現有裝置的不足。
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獲得圓盤底側中心固接具有圓錐形端部的引導管、環管體等間隔固定相同的扶正翼,該翼的以引導管軸線為對邊的角的頂點距軸線的高度小於井中隔水管內口半徑5~10毫米,在圓盤周邊的圍沿上對稱設有可臥置下垂鎖片的切口,切口外側的撐座裝有軸支承的下垂鎖片,其端部設有與切口內側上端沿相接合的限位凸臺,切口下部固定有下垂鎖片定位柱。
引導管與圓盤焊接固定,管內填充混凝土;下垂鎖片定位柱採用低硬度金屬材料。
下面以附圖和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附圖1 使用狀態的本防護帽結構剖面示意圖
隔水管(1),引導管(2),扶正翼(3),混凝土(4),限位凸臺(5),定位柱(6),下垂鎖片(7),撐座(8),切口(9),圍沿(10),井口(11),圓盤(12),卡頭(13)。
如圖所示的防護帽仍通過帶旋轉卡口的鑽具與卡頭(13)接合實施投放和回收,與現有裝置所不同的是,由於增設引導管(2)及管內填充混凝土(4),使防護帽自重達1噸,在有潮流的海況下也不會使其偏離井口,使圓錐形端部的引導管極易插入井口(11)中,經四個等間隔設置的扶正翼(3)斜邊作用,使引導管在隔水管(1)中被扶正並居中,與該管焊接固定的由圓盤(12)及其圍沿(10)構成的防護帽主體將順利地套在井口上,本實施例中各扶正翼與隔水管的間隔均為5毫米,而圍沿與井口之間的間隔平均為10毫米,可見只要引導管進入隔水管,本防護帽將準確地套在井口上,與此同時,下垂鎖片(7)遇井口端沿阻擋,將臥置在切口(9)中,限位凸臺(5)防止下垂鎖片翻至圍沿外側,當下垂鎖片隨主體下移脫離井口後,在自身偏重作用下自然下垂,並停止在定位柱(6)所限定的位置,完成自動鎖定,其目的是防止巨大潮湧將防護帽掀掉,還可上提鑽具根據指重表指示的讀數判斷防護帽是否投放準確,當投放準確時,隨鑽具上提下垂鎖片將接觸井口下沿,受其阻擋指重表的讀數將明顯區別非投放準確的讀數。
回收本防護帽時,隨著鑽具上提,下垂鎖片接觸井口下沿,巨大提升力將使定位柱(6)壓彎變形甚至切斷,下垂鎖片隨即臥置在切口下部,本保護帽即可被回收,定位柱選用直徑16毫米的低碳鋼盤條,在回收保護帽時可以被切斷,而遇各種海潮時不會變形,防護帽回收後,應重新焊接定位柱以備再用。
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導自鎖功能,不需要潛水作業配合,適應各種海潮,投放回收方便迅速的顯著優點。
權利要求1.水下井口自導自鎖保護帽,由圓盤、圍沿及卡頭組成,其特徵是圓盤底側中心固接具有圓錐形端部的引導管、環管體等間隔固定相同的扶正翼,該翼的以引導管軸線為對邊的角的頂點距軸線的高度小於井中隔水管內口半徑5~10毫米,在圓盤周邊的圍沿上對稱設有可臥置下垂鎖片的切口,其外側的圍沿上的撐座裝有軸支承的下垂鎖片,切口下部裝有下垂鎖片的定位柱,下垂鎖片的端部設有與切口上端相接合的限位凸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帽,其特徵是引導管與圓盤焊接固定,管內填充混凝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帽,其特徵是下垂鎖片定位檔採用低硬度金屬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海底油井井口的保護帽,由圓盤和圍沿構成的保護帽主體底側中心固接具有圓錐形端部的引導管、環管體等間隔固定相同的扶正翼,翼角頂點至引導管軸線的高度小於引導管內口半徑5~10毫米,圓盤周邊的圍沿上對稱設置切口,其外側的撐座上裝有軸支撐的下垂鎖片,切口下部裝有定位柱,下垂鎖片的端部設有與切口上端相接合的限位凸臺。本實用新型具有自導自鎖功能,不需要活水作業配合,適應各種海潮方便迅速投放和回收的顯著優點。
文檔編號E21B33/037GK2252881SQ9522191
公開日1997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20日
發明者李立宏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渤海公司鑽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