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0:21:31 2
本發明屬於獸藥領域,尤其是一種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
背景技術:
:抗生素、激素、類激素以及合成化學抗菌物質被廣泛用於水產養殖的防治,它們對增強魚類免疫力、預防疾病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這些藥物的長期使用甚至濫用,其弊端日益得到廣泛的認識,諸如破壞魚類正常微生物群,導致微生態失衡;在魚類食品中殘留,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等,為了尋求既能有益於養殖業產品生產,又具有安全、無公害特性的新型獸藥,各國政府、科研機構和飼料工業企業都做出了大量努力。中獸藥具有毒副作用小、無耐藥性、不易殘留等優點,是人類最早應用的純天然藥物,尤其在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獸藥作為中華民族在世界醫藥史上的瑰寶,在獸藥行業中作為防治養殖魚類疾病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可增強該魚種的免疫力並促進其生長。本發明實現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按質量百分計包括88-95%的基礎飼料、4-11%中藥複方添加劑及0-1%的黃酮浸膏,其中黃酮浸膏為芒果葉黃酮浸膏。其中中藥複方添加劑按重量份數計由如下組份製得:刺五加10-20份、黨參5-10份、杜仲5-10份、茯苓5-10份、板藍根5-10份、馬齒筧5-10份。而且,其最佳上述中藥複方添加劑按重量份數計由如下組份製得:刺五加15份、黨參8份、杜仲8份、茯苓8份、板藍根8份、馬齒筧8份。進一步地,上述芒果葉黃酮浸膏按質量百分比計最佳添加量為0.5%。觀賞魚如錦鯉是一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及經濟價值的魚類,在日常飼養中,飼養場多採用在飼料中添加化學合成添加劑來促進該品種魚的生長及病害的防治,雖 有一定效果,但易造成環境汙染,且大型飼養中促生長的穩定性不佳。黃酮類化合物泛指2個苯環通過中央三碳鏈相互聯結而成的化合物,黃酮分子量小、吸收快、天然低毒,迄今已發現的植物黃酮至少有幾千種之多,但目前商品化的黃酮類產品只佔其中的很少部分。黃酮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植物葉中,木本植物葉含量一般可達20%以上,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病毒、抗炎性、免疫調節、抗腫瘤等多種生理功效。在我國芒果葉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分布地域廣,四季可採;芒果葉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菌、提高免疫功能和促進生長的作用。本發明提供了上述的中藥添加劑來代替化學合成添加劑,經過研發人員對觀賞魚各生長指標進行反覆試驗論證,發現使用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添加劑,該品類魚不僅無不良反應,並對其有顯著的促生長作用,同時對水質環境的汙染也降至低點,大大提升了該品類魚的存活率。臨床試驗:試驗動物質量相當的錦鯉試驗地點某養殖場本發明方案:將刺五加15g、黨參8g、杜仲8g、茯苓8g、板藍根8g、馬齒筧8g混合煎煮,製成中藥散劑;按質量百分比計將8%的中藥散劑、0.5%芒果葉黃酮浸膏添加到基礎飼料中,混合製得餵養飼料。實驗共分為2組,每組20條錦鯉,每條魚的質量大致相當,其中1組為添加了中藥組合物飼料的試驗組,1組為常規飼料餵養對照組。對照組與試驗組的飼養環境和飼料質量嚴格保持一致。試驗初期測定魚體長度及魚體質量,並記錄,試驗結束時,再對魚體長度和魚體質量進行測定。觀察兩組魚的誘食反應,同時收集試驗組魚的排洩物和餌料殘渣,烘乾後稱質量。對照組魚飼養條件同試驗組,投餵基礎餌料作為對照。結論:從下表可看出,試驗組在誘食效果、存活率、魚體長度、質量增長及肥滿度方面比對照組有顯著的提升。組別誘食反應存活率增長率%增重率%肥滿度%對照組一般65%2.5%8%6.2%試驗組1強88%5.9%17%10.3%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為:1、本發明採用了天然的、高效、穩定的中藥組合物,是按照獸藥GMP標準,採用現代化的檢測手段和現代化的製藥設備研製而成的一種療效好、無公害、無殘留、服用方便的保健類中藥組合物。2、本發明使用中藥添加劑,可以增強觀賞魚的誘食反應,提高觀賞魚免疫力,降低觀賞魚應激反應造成的生長緩慢,同時促進觀賞魚生長,且使用方便、原料成本低廉,使用安全用後無毒性反應、效果顯著、無殘留。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將刺五加10g、黨參5g、杜仲50g、茯苓5g、板藍根5g、馬齒筧5g製成中藥散劑;按質量百分比計將4%的中藥散劑、1%芒果葉黃酮浸膏添加到基礎飼料中,混合製得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實施例2:將刺五加20g、黨參10g、杜仲10g、茯苓10g、板藍根10g、馬齒筧10g製成中藥散劑;按質量百分比計將11%的中藥散劑、0.2%芒果葉黃酮浸膏添加到基礎飼料中,混合製得提升觀賞魚免疫力飼料以上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