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祖籍是哪兒?李白的身世是怎麼樣的?
2023-12-01 22:50:56 1
說到詩仙李白,小編總有理不清的頭緒,說不完的話。誰讓李白太牛了呢!一提到唐朝,李世民、楊貴妃、杜甫等等都被小編忘到腦後了,頭腦裡出現的是一個仙風道骨的,好似即將羽化登仙的清雅之人。李白,字太白,別稱:李太白、李十二、李翰林、李供奉、李拾遺,號青蓮居士,謫仙人。總之,各種稱謂。他精通詩歌、詞賦、書法、劍術,主要作品有《靜夜思》、《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李白的成就太多,羅列個幾萬字都說不清。
一、
今天小編先來擼一擼李白的祖籍!
這些年啊,一說到歷史文化名人的故裡,各種新聞層出不窮,凡是能沾上邊兒的,不能沾上邊兒的,都要努力向其湊一湊。就算不能成功,也能搏個名氣。90數學者認同李白出生地在四川江油,但是關於李白確切的出生地還是存在爭議,大致學者們認為主要有三個地方:分別是四川綿陽江油、隴西成紀、吉爾吉斯斯坦碎葉城。
①四川綿陽江油
2009年8月21日,江油市委宣傳部致函中央電視臺、湖北省安陸市委宣傳部,認為江油才是李白的故裡,安陸涉嫌「侵權」。
2009年8月24日,安陸市政府發專函給江油,希望兩地能「共享李白」。
2009年8月28日,江油市文化旅遊局向安陸市政府發去律師函,希望對方在10日內,立即停播或刪除含有「李白故裡」字樣的宣傳廣告片,並保留用法律手段進一步追索的權利,最後勝訴。
對此,小編只能表示嘖嘖嘖。安陸市你那樣的「共享李白」不就是明晃晃地說明李白故裡不是在你那裡麼。既然江油勝訴了,能夠正當地使用「李白故裡」這個稱呼了,小編暫時還是支持這個觀點吧,誰讓咱是信守法律的人。
②隴西成紀
李白祖籍早於古書有記載《草堂集序》云:「……公又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簡,俾餘為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李陽冰《序》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魏顥(唐前進士,曾親訪李白,二人「相見泯合」)《李翰林集序》說:「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於綿。」範傳正《墓碑說》:「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新唐》說:「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因為犯罪遷徙至西域,神龍初返還,客居隴西。」《碑序》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牒。公子孫女搜於箱篋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數十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世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國朝以來,漏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仕祿。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
這段說的就是李白是隴西成紀人,祖先由於獲罪,易姓名,神龍初,才逃回蜀中。但是在這裡我們得仔細品味品味,什麼樣的罪需要易姓名,改名易姓又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罪,幾代之後的李白之父還怕成那樣?為什麼一複姓,便是李姓——國姓。小編會在後文李白的身世之謎中揭示出來。
③吉爾吉斯斯坦
根據郭沫若等學者的考究,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李白生可能生於碎葉城,也就是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五歲那年,他隨家人遷到四川省江油縣定居。李白《與韓荊州書》:「我本是隴西平民,流落至楚漢之地」,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2009年10月29日,吉爾吉斯斯坦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朱薩耶夫?古邦訪問安陸,稱李白故裡在吉爾吉斯斯坦的託克馬克市,希望託克馬克與安陸兩個城市能夠以李白為紐帶,共同擔負起弘揚李白文化的責任,並進一步拓展經濟、貿易等方面的合作。
事實上,早在2008年10月,吉爾吉斯斯坦文化信息部部長拉耶夫就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就是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託克馬克市,他們正與中方協商要為李白塑造一個紀念雕像,推動兩國李白文化的經濟合作。朱薩耶夫?古邦造訪安陸,更是表明吉方已經認識到李白故裡所蘊含的經濟價值,力圖分上一杯羹。隨後,兩地草籤了一系列文化和經濟的合作意向。
這個說法,嗯,根據了著名學者郭沫若的考究,有一定依據,細細摸索,還真有些可能,細思恐極。而且吉爾吉斯斯坦還與草籤了一系列文化和經濟的合作意向,但有些諷刺意味的是,隨後不久,江油市勝訴,安陸市的李白故裡之稱也就不存在了。也不知之後安陸與吉爾吉斯斯坦是怎麼協調的。
二、
關於李白的身世,簡直成謎!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特別是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辭,故布疑陣。
李白的身世,最原始、最權威的記載只有兩個,一是李白後認的族叔(從叔)——宣州當塗縣令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一是宣歙池等州觀察使範傳正為李白所作的墓志銘《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後世所有李白傳記中凡涉及身世、籍貫等等問題,無一例外皆依據於此。 但是,這兩處記載卻語焉不詳,漏洞百出,令人生疑。接下來,我們上材料,好好體味:
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圭組,世為顯著。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然自窮蟬至舜,七世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絕嗣之家,難求譜諜。公之孫女搜於箱篋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數行,紙壞字缺,不能詳備。約而計之,涼武昭王九代孫也。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啐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故自國朝已來,編於屬籍。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高臥雲林,不求祿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鹹所取象。」
這兩種說法,當以李陽冰為先,因為此文作於「寶應元年十一月乙酉」,即762年十一月,李白新死。李白因永王案下潯陽獄,旋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在江南一帶顛沛流離,後投奔族叔、時任當塗縣令的李陽冰,卒於當塗。而範傳正不僅是和李白有過通家之好的範倫之子,還做過李白墓所在地的父母官,尋訪到李白的兩個孫女,為李白遷過墳,時在元和十二年(818年),距李白死年僅56年。 所以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這兩段記載是不是有點熟悉,沒錯,就是上面關於李白祖籍第二種說法隴西成紀的依據材料。請細細品味這兩段記載,疑點甚多。「絕嗣之家,難求譜諜」,李白沒有家譜;「隋末多難,一房被竄於碎葉,流離散落,隱易姓名」,李白祖上隋末逃到了碎葉;「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李白的父親在神龍初年潛回,神龍初年即705年;「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複姓」,李白出生時,其父指李樹恢復了李姓(天枝即李樹,避皇室「李」諱)。李陽冰和範傳正都說,李白的父親是神龍初年(705年)潛回廣漢後才生的李白,可是李白自稱以及所有知情人都指李白生於701年,顯然是李白父親在碎葉生下李白後才潛回的;潛回時,李白已經四歲,又談何在其出生時恢復李姓呢?況且原來並非李姓,一複姓居然就復了個國姓!
李範又說,李白祖上因為獲罪,逃到碎葉,隱易姓名。是什麼樣的罪名使他們隱姓埋名呢?幾代之後,李白的父親尚且還要「潛回廣漢」,一個「潛」字,把這種罪名表露得驚心動魄——即使過了這麼多年,祖上的罪名依然是巨大的陰影,李白的父親依然生活在被追殺的恐懼之中。而這個父親更奇怪,「父客以逋邑,遂以客為名」——這分明是變換了姓名,因為客居逃亡的地點,就以「客」字換作名字。那麼他原本姓什麼呢?無解;因為後來李白出生時才復了李姓。
李陽冰又說:「(李白祖先)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為名。」什麼叫「易姓為名」?字面解釋是把姓變作名。什麼叫「把姓變作名」?
李範二人又說,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乃西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而李暠乃李廣十六世孫。李廣有三子:長子,有一個遺腹子李陵;二子,子嗣沒有記載;三子,有一女一子,俱侍奉太子戾,子名禹,戾太子失勢,有人誣告李禹欲投奔李陵,「下吏死」。而李陵降匈奴後,單于賜姓拓跋氏,已不復李姓。「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所以李廣二子、三子的後裔應該是河西豪族的李暠的家族。
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下詔,宣布李暠為始祖。如果李白的確是李暠的九世孫,那為何對其及其寵信的唐玄宗不把李白隸入宗正寺呢?就算之後玄宗始特批准李白隸於宗正寺,有唐一代,皇室也從未明確過李白的同宗身份。
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改名易姓。字面解釋是把姓變作名。什麼叫「把姓變作名」?李白這個後認的冒牌族叔,在李白死後,很有可能是在隱指李白祖上是胡人,因為胡人是先名后姓,與所謂「易姓為名」不是大有關聯嗎?況且說「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看似胡說,但金星晨見於東方謂「啟明」,夕位於西方曰「太白」,因此亦謂「東方有啟明,西有長庚」,「長庚入夢」,不正是影射「西來」嗎?焉知李陽冰不是惻隱之下,不忍李白身世湮沒,委婉曲折地點明了李白的身世地望呢?
身世之謎,這一點對李白來說是致命的,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讓熱衷於成就功名的李白不得不面對難以走進科場的殘酷現實。他的祖上不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決定了李白不能入國子監這類學校就讀,無法以生徒的身份出線;剩下的就只有鄉貢一條出路。但是,即使鄉貢,同樣也需要明確的家世背景,李白的父親「潛還廣漢」,其祖父、曾祖一定是客死他鄉,談何遷葬?
如果李白的確是李暠的九世孫,他為何對此避為不提,如果藉此,他的科舉之路必然會一路順暢,而不是借著特批入朝為官,被許多人嫉恨。假設,李白的世系,是李廣的長孫,降匈奴的李陵,那麼他祖輩逃於碎葉便能解釋得通了,也能看出為何許多學者根據郭沫若等的考究裡,吉爾吉斯斯坦是李白的故裡了。就算李白回歸宗室,李唐皇室也不會願意接納。
細思恐極,是不是有理有據,有點找不出理由反駁。但是降匈奴的李陵,終究是漢人,他的故裡仍在隴西成紀。李白的身世,總的來說,不是一個能公諸於世的明白身家。不論怎麼考據,李白這個人,是一個才華極高的坎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