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23:41:26
專利名稱: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特別是一種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
背景技術:
傳統家用燃氣灶的燃燒器,均只產生面積較大而均勻的火焰,可稱之為分散型火焰。而由理論和實驗可知,火焰集中於鍋底中心再擴散,熱效率要比分散火焰高約30%。這種火焰可稱為聚集型火焰。分散型火焰適用於烙餅燜飯等少數情況,聚集型火焰則適用於蒸炸炒燉煮等大部分烹飪。如果燃燒器可產生分散和聚集兩種型式的火焰,則可在大部分烹飪中用高效的聚集型火焰而節約能源,同時又能滿足對分散型火焰的需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可提高熱效率而節約能源。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由燃氣灶開關及噴氣嘴,燃燒器組成,其特徵是燃燒器由內外燃燒器組成,內燃燒器由柱狀和環狀燃燒器組成,且各氣孔的軸線均向燃燒器中心上方傾斜。燃氣灶開關由兩個金屬管套在一起,內管壁上有一圓孔,外管壁上有二圓孔,此三孔大小相等,圓心與外管一端的距離相等。外管一端封閉但有一孔接進氣管,而內管此端開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產生聚集和分散兩種火焰,使用方便,節能且滿足各種烹飪需求。
圖1為燃燒器俯視圖。圖中氣孔布置皆為環狀,但未全部畫出。圖2為燃燒器A-A 剖面圖。虛線為氣孔中軸線。圖3為開關關閉時正對內管孔的視圖。圖4為正對一個外管孔的視圖。圖5為內外管展開圖。圖中開關的進氣管、旋鈕等為示意,出氣管打火裝置省略未畫。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燃燒器由內外燃燒器組成,組成內燃燒器的柱狀燃燒器1、環狀燃燒器 2各氣孔的軸線均向燃燒器中心上方傾斜,產生向中心聚集、面積小的聚集型火焰。外燃燒器3內圈氣孔略向燃燒器中心上方傾斜,外圈氣孔向外傾斜,產生與市售燃氣灶相似但更均勻的分散型火焰。與傳統燃氣灶開關一樣,本燃氣灶開關亦由套在一起的內、外金屬管4、 5構成。兩管壁間隙使內管4可由旋鈕6轉動而不漏氣。內管壁上有一圓孔7,外管壁上有二圓孔8、9,此三孔大小相等,圓心與外管一端的距離也相等。外管壁上二圓孔沿管壁的圓心距小於2倍圓的直徑。外管B、C端均封閉但都留有一圓孔。B端接進氣管10。內管此端未封閉,且比外管短。C端內管亦封閉,有旋鈕的軸穿過外管孔與內管端面固接。外管孔8
3通過氣管接內燃燒器噴氣嘴,外管孔9則通過氣管接外燃燒器噴氣嘴。節能燃氣灶的工作過程如展開圖所示,內管順時針方向(從C端看進)旋轉至開關的關閉位置Kl時,孔7與兩外管孔均無相交,故內管的氣體不能通過孔7進入燃燒器。壓下旋鈕打火併反時針轉動旋鈕,孔7與孔8開始相交,氣體得以從相交部分經氣管進入內燃燒器並燃燒。繼續反時針轉動內管,孔7與孔8相交的面積逐漸加大,內燃燒器進氣量相應增加,火增大。至孔7與孔8重合,兩孔相交面積最大,內燃燒器的聚集火焰最大。繼續反時針旋轉,孔7與孔8相交的面積又逐漸減小,聚集火焰相應變小。轉至孔7與孔8、9都相交的位置K2時,內外燃燒器都有小火燃燒。繼續轉至孔7脫離孔8,只與孔9相交,則只有外燃燒器得氣,聚集火焰完全轉換為分散火焰。至孔7孔9重合,分散火焰最大。繼續反時針轉動旋鈕,則火又隨相交面積的減小而逐漸變小。至末端位置K3,7、9兩孔相交面積又最小,分散火焰又最小。順時針將開關旋到底,孔7與孔8、9都不相交,氣體無出口,開關關閉。
權利要求1.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由燃氣灶開關及噴氣嘴,燃燒器組成,其特徵是燃燒器由內外燃燒器組成,內燃燒器由柱狀和環狀燃燒器組成,且各氣孔的軸線均向燃燒器中心上方傾斜,燃氣灶開關由兩個金屬管套在一起,內管壁上有一圓孔,外管壁上有二圓孔,此三孔大小相等,圓心與外管一端的距離相等,外管一端封閉但有一孔接進氣管,而內管此端開口。
專利摘要有兩種火焰形式的節能燃氣灶,由燃氣灶開關及噴氣嘴,燃燒器組成,其特徵是燃燒器由內外燃燒器組成,內燃燒器由柱狀和環狀燃燒器組成,且各氣孔的軸線均向燃燒器中心上方傾斜,燃氣灶開關由兩個金屬管套在一起,內管壁上有一圓孔,外管壁上有二圓孔,此三孔大小相等,圓心與外管一端的距離相等,外管一端封閉但有一孔接進氣管,而內管此端開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產生聚集和分散兩種火焰,使用方便,節能且滿足各種烹飪需求。
文檔編號F24C3/08GK202149513SQ20112019667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3日
發明者謝志梅 申請人:謝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