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平行度校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7:55:06

本發明涉及紡織行業專用檢具的校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紡織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平行度校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紡織行業中,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是設備平車專用檢具,此檢具主要用於梳棉機大平車時對關鍵零部件錫林在機框中的位置進行定位檢測,以保證平車後的設備運行質量。
由附圖3可見,錫林四角定規5是通過其「T」形塊工作面5b和平行塊工作面5a對錫林四個角的安裝位置進行定位檢測。由於該類檢具經常平車使用,工作面常磨損致使其平行度誤差加大,從而導致錫林四角定規5的檢測精度下降,對設備平車質量產生影響。此類紡織專用檢具不屬於國家常規計量器具,目前,國內專業檢測機構無法對此類檢具進行檢測或校準,在行業現有技術中對此類專用檢具的精度也無法進行檢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紡織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平行度校驗裝置,能對錫林四角定規工作面的平行度進行校驗,從而保證該類專用檢具的精度滿足作業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紡織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平行度校驗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檢測平板,所述基座與檢測平板之間設置有若干調平腳;所述檢測平板的上方設置有「+」字形限位槽,所述「+」字形限位槽縱向的一端設置有夾持件,所述夾持件由手緊螺絲設置在「+」字形限位槽內;所述「+」字形限位槽縱向的另一端設置凹槽,所述凹槽內通過若干定位螺絲設置絲杆螺母;所述絲杆螺母上設置有絲杆,所述絲杆前端設置有標準模塊,所述標準模塊設置在「+」字形限位槽內;所述絲杆後端設置有操作柄。本發明作業前先由調平腳對檢測平板調平,調平後將夾持件由手緊螺絲在「+」字形限位槽內固定,絲杆螺母則由定位螺絲固定在凹槽內,標準模塊置入「+」字形限位槽內並與絲杆前端接觸。上述操作完成後,將錫林四角定規置入夾持件和標準模塊之間的「+」字形限位槽且錫林四角定規與「+」字形限位槽的縱向槽與橫向槽結合部相吻合。由操作柄手動旋轉絲杆推動標準模塊前移直至其壓觸錫林四角定規,操作人員將塞尺插入錫林四角定規與標準模塊、「+」字形限位槽的橫向槽形成的縫隙,判斷錫林四角定規各工作面是否滿足檢測精度要求。
優選的,所述夾持件設置有條形孔。採用此技術方案後,通過條形孔可實現夾持件固定位置方便、快捷的調整。
優選的,所述絲杆前端設置有球形凸起,所述標準模塊設置有與球形凸起匹配的半圓凹陷。其能確保絲杆推進過程的穩定性,提高檢測精度。
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用於錫林在機框中定位檢測,可以保證平車後的設備運行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分解狀態示意圖;
圖3是錫林四角定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一種紡織梳棉機錫林四角定規平行度校驗裝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設置有檢測平板2,所述基座1與檢測平板2之間設置有若干調平腳3;所述檢測平板2的上方設置有「+」字形限位槽2a,所述「+」字形限位槽2a縱向的一端設置有夾持件4,所述夾持件4由手緊螺絲4a設置在「+」字形限位槽2a內;所述「+」字形限位槽2a縱向的另一端設置凹槽2b,所述凹槽2b內通過若干定位螺絲8a設置絲杆螺母8;所述絲杆螺母8上設置有絲杆7,所述絲杆7前端設置有標準模塊6,所述標準模塊6設置在「+」字形限位槽2a內;所述絲杆7後端設置有操作柄9。
所述夾持件4設置有條形孔4b。
所述絲杆7前端設置有球形凸起,所述標準模塊6設置有與球形凸起匹配的半圓凹陷。
本發明的夾持件4可在「+」字形限位槽2a內滑移以實現錫林四角定規5的夾持定位,標準模塊6通過絲杆7調整在「+」字形限位槽2a內前後微移,以確保標準模塊6與錫林四角定規5的平行塊工作面5a平行接觸。本發明在錫林四角定規5置入「+」字形限位槽2a後,錫林四角定規5與「+」字形限位槽2a的縱向槽和橫向槽結合吻合;將塞尺10插入錫林四角定規5與「+」字形限位槽2a、標準模塊6結合部的縫隙,以此判斷待檢對象精度能否滿足要求。
操作時,工作人員先通過調平腳3調整檢測平板2水平,檢測平板2調平後將夾持件4由手緊螺絲4a定位,之後將錫林四角定規5置於「+」字形限位槽2a的縱向槽和橫向槽結合部;再之,將絲杆螺母8固定於凹槽2b,其上的絲杆7觸碰標準模塊6;操作人員由操作柄9調整絲杆7推動標準模塊6在「+」字形限位槽2a內向前滑移,直至標準模塊6壓緊錫林四角定規5。由於錫林四角定規5經常使用,其「T」形塊工作面5b和平行塊工作面5a會因磨損而導致其尺寸發生變化,當錫林四角定規5定位校驗時,其「T」形塊工作面5b、平行塊工作面5a分別與「+」字形限位槽2a、標準模塊6的結合部產生縫隙,操作人員將塞尺10分別插入縫隙,並取其中最大的誤差值作為錫林四角定規5的平行度誤差,對符合企業允差要求的給予通過,對不符合允差要求的可進行維修或廢品處置,從而保證檢具的精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