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權宦汪直為什麼被貶?汪直是如何成為一代權宦的?
2023-12-07 06:22:51 4
歷史上叫「汪直」這名的名人有好幾個,明景帝汪皇后的父親,明朝嘉靖時期著名的海上貿易商人兼海盜等。不過本文為大家講述的不是上述兩位,而是明朝成化年間赫赫有名的一代權宦汪直。
汪直是明朝廣西大藤峽瑤民叛亂的後代,因為只是幼童所以得以保全性命,後來被充入後宮為太監。早些年的時候,汪直在昭德宮伺候萬貴妃,後來受明憲宗提拔為御馬監太監。因為辦事機靈狡猾,能知上意,所以受明憲宗重用。
成化十三年,明憲宗下令在東廠和錦衣衛之外另開一機構,即為西廠。因為早先辦事有利,所以西廠建立之後,汪直被任命為西廠提督。擔任提督期間,很是幹了幾件大案,威勢越強。
成化年間,建州女真和韃靼族屢次侵犯明朝邊境,汪直在對抗建州女真的戰役中立大功,因而總領京兵精銳「十二團營」,開明代禁軍掌於內臣之先河。
汪直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權宦,一是在於他本人會來事兒,二就是受到明憲宗的信任。
西廠還沒有建立的時候,汪直完美的完成了明憲宗交給他,在外打探外面情況的任務。回到宮中之後,一一如實報告,讓明憲宗十分高興,所以對汪直上了心。
西廠全稱「西緝事廠」,是明憲宗為加強特務統治而設立的機構。此機構直屬於皇帝統治,接受皇帝命令,收集情報,查清案件。汪直早先受命在外探查,剛好就是西廠職務所在,明憲宗看中了汪直在這方面的才能,所以才任命他為西廠提督。
汪直也知道明憲宗設立西廠,就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以免被朝臣愚弄。所以在接手西廠以後,迅速的處理楊華楊泰父子殺人,為躲避責罰上京受賄案,覃力朋仗勢欺人案。這些案件讓明憲宗認為汪直有探清奸案的能力,所以對他越加重用。
汪直後來又能在建州女真和韃靼族入侵之時,成功抵禦敵人,就越發證明了他的能力,所以才能統領禁軍,鎮守一方。
汪直的權勢到底沒能維持到最後,後來因為大同戰役失敗,韃靼族長驅直下,在朝中大臣的聯合彈劾下,汪直被貶官到南京。
汪直之所以被貶官,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身居高位而年輕氣盛。雖然討得了皇帝的歡喜,但是卻也將朝中大臣得罪的差不多了。汪直要是一直站立頂峰還好,一旦有了錯誤,就會被群起而攻之。加之明憲宗在其他人的多次勸說下,也漸漸的對汪直起了防備之心。一加一相疊,汪直最終慘澹離場。
在韃靼族入侵之時,巡撫郭鏜上奏彈劾,汪直與總兵官許寧共事以來,互生嫌隙,不相和協,使得邊防出現缺失。汪直被貶後,眾人尤不滿足,聯名上書想要將汪直排擠出政治中心。
當時宮中有一位叫阿醜的太監,慣用表演說笑的方式,仿西漢東方朔勸諫君主。有一次阿醜在臺上表演一個喝醉了酒的醉漢,旁人說莫某大官來了。醉漢依然罵罵咧咧,絲毫不怕。旁人又說皇帝來了,醉漢照樣沒個形象。旁人接著說汪直來了,醉漢一下子就清醒過來。
旁人問道:「天子駕至不懼,而懼汪直,何也?」阿醜說道:「吾知有汪太監,不知有天子也。」?隨後阿醜又扮作汪直的樣子,手持雙斧踉蹌而行,言:「吾將兵,惟仗此兩鉞耳。」人問:「是哪兩鉞?」答:「王越、陳鉞也。」
明憲宗當時雖然微笑看完,並沒有發表看法,但是到後來卻漸漸的疏遠了汪直。他內心中本來就有些質疑汪直,加之朝臣聯名上奏彈劾,於是汪直就被明憲宗給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