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恩是誰?王繼恩是怎麼死的?
2023-12-07 09:45:11 1
王繼恩是宋朝初年著名宦官,受宋太宗寵信,成為防禦使,對宋初政局有著重要影響。王繼恩在宋太祖去世之時,曾經拿著遺詔迎當時還是晉王的趙光義入宮,使得趙光義登上皇位,成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王繼恩早年被一位姓張的人家收養,所以改王姓為張姓,又改名德均。後周顯德年間,入宮成為一位宦官。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發動兵變,以大宋取代後周。因為是直接接過後周恭帝的禪位詔書繼位的,所以宋太祖趙匡胤相當於接手了後周江山。剛剛登上皇位,趙匡胤為了保證時局的穩定,儘量沿用後周舊臣。宋初的宰相都是後周朝的宰相,如此重大職位都未曾有變,自然而然的不會為了宮廷內侍大動幹戈。
宋朝雖然建立,但是國家還未曾統一,所以宋太祖趙匡胤在時局穩定之下,迅速發動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爭。宋朝先後滅掉荊湖、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
王繼恩由後周過渡到宋朝,到底還算是受到統治者信任。所以在這場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受命隨軍南下。
宋朝開寶年間,王繼恩憑藉以往的功勳,向宋太祖請求恢復本來的姓名。趙匡胤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由張德均恢復王姓,由得宋太祖賜名繼恩,王繼恩的姓名算是定下來了。
王繼恩在宋太祖時期,就已經是總管太監了,受宮中主子的信任。宋太祖與開寶九年去世的時候,李皇后命令王繼恩迎皇子德芳入官,料理後事。說的是料理後事,但是李皇后的實際意思是,趁宋太祖去世的消息還未完全傳出,定下由德芳繼承皇位的局面。
王繼恩拿著李皇后的命令出宮了,但是卻不是依照命令召趙德芳入宮。王繼恩出宮之後,徑直往當時還是晉王的趙光義府邸而去。最終促使趙光義繼承趙匡胤皇位,成為宋太宗。
太平興國二年,宋太祖葬於河南鞏縣永昌陵,王繼恩為永昌陵使,負責陵墓事宜。因為王繼恩對於宋太宗繼承皇位有著重大功績,所以在宋太宗一朝深受 信任和重用。在完宋太祖安葬事宜之後,即 回宮任宮苑使。不久之後,王繼恩擔任河北刺史一職,掌管軍械庫存,成為了一位有絕對實權的太監。
雍熙三年,在宋太宗下令攻打幽州和雲州的時候,王繼恩受命率師屯居易州,負責後方糧草供應。因為表現可圈可點,所以又為天雄軍都監。這裡其實很明顯,是宋太宗刻意給王繼恩製造功勳了。端拱初年,王繼恩領易州團練使,又為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鈐轄。
淳化四年的時候,四川內部爆發起義,由王小波和李順率領的起義軍,迅速攻佔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李順自稱蜀王。
別看宋朝時期重文輕武,在面對外族入侵的時候,經常選擇退讓求和。但是在面對國內起義,反抗統治的時候,反應是十分迅速的。王繼恩受命為劍南兩川招安使,作為總統帥,率軍討伐。
王繼恩本人還是有些才能,只過了一年,就已經包圍成。在農民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成攻克,殺敵三萬,李順不知所蹤。
因為鎮壓起起義軍有功,事後王繼恩被予宣政使,領順州防禦史。
至道元年,在宋太宗晚年,王繼恩與李皇后謀立元佐為太子。後來宋真宗繼承皇位之後,王繼恩因為前番
立太子一事,自然得罪了宋真宗,於是被降為右監門衛將軍,貶到均州。王繼恩最後老死於均州 ,其實這個結局還是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