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迴風爐爐芯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7:27:21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迴風爐爐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迴風爐芯,屬於爐具附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迴風爐芯一般整體式結構,使用被動進風的方式進行燃燒,通過調節進風口的開合或者進風口大小來調節火力大小,往往這種結構在使用時不能方便及時的調節火力大小,特別是餐館飯店在進餐時間常常會出現火力不夠大的現象;餐館往往使用從外部直接通過大功率風機送風的方式來達到增大火力的效果,但是此方法不為不密封送風,效果不能完全體現而且容易造成燃料燃燒後的產物汙染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迴風爐爐芯,利用小功率風機送風達到主動進風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達到所需要的高火力。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包括包括爐芯體,爐芯體頂部有上風道,上風道的內壁上分布有上風口,上風道外壁與風管連接,爐芯體底部有下風道,下風道內壁分布有下風口,下風道外壁與風管連接。上述下風道下方設有排氣孔。上述上風口與上風道位置平行,下風口與下風道有30°夾角,向上傾斜。上述風管與風機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採用主動進風的方式使將氧氣注入到爐芯內,短時間內即可達到餐館所需要的大火力,並且具有上下兩排環形出風口,下風口可以使爐內燃燒物接觸到更多的氧氣,上出風口送出的氧氣可以使爐內燃燒不完全的一氧化碳等可燃燒物達到二次燃燒,提高燃料的利用;並且在不需要大火時可以關閉風機使用傳統的被動進氣方式來維持爐內燃燒,達到節約燃料的目的,既可用於餐館也可用於日常家用,基於採用密封送風的方式,在使用15瓦風機的情況下即可達到良好的效果。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後示意圖。附圖中標記為1-爐芯體,2-上風道,3-上風口,4-風管,5-下風道,6-下風口,7-排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爐芯體I安裝在爐體外殼內,風管4分別連接爐芯體I的上風道2和下風道5,上風道2為環形結構連接所有的上風口 3,下風道5為環形結構連接所有的下風口 6,風管4連接風機,風機為小功率可調風機;下風口 6與水平面成30%夾角斜向上開口,下風道5下方連接有排氣孔7,排氣孔7的下端伸入灰箱之內,排氣孔7將燃料中產生的水汽和其他不能燃燒的氣體排出爐體外,風管4連接上風道2和下風道5的位置分別裝有獨立的閥門。 使用時,在需要大火進行烹飪的時候,打開風機通過主動送氧的方式將空氣注入爐芯體I的上風道2和下風道5,下風口 6為斜向上開口使得空氣以一定角度注入爐芯,增加燃料的燃燒;燃料燃燒後會產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可燃氣體到達爐芯體I中段以後氧氣殆盡使得可燃氣體不能充分燃燒,上風口 3注入的空氣在和可燃氣體混合後遇明火後會產生二次燃燒,根據需要火力的大小調節上風道2和下風道5處的閥門,以控制各自的進氣量的方式來達到爐內所需氧氣的平衡;在不需要大火烹飪時關閉風機,採用自然進氣的方式維持爐內燃料的燃燒。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迴風爐爐芯,包括爐芯體(1),其特徵在於:爐芯體(I)頂部有上風道(2),上風道(2)的內壁上分布有上風口(3),上風道(2)外壁與風管(4)連接,爐芯體(I)底部有下風道(5),下風道(5)內壁分布有下風口(6),下風道(5)外壁與風管(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新型迴風爐爐芯,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風道(5)下方設有排氣孔(7)。
3.根據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新型迴風爐爐芯,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風口(3)與上風道(2)位置平行,下風口(6)與下風道(5)有30°夾角,向上傾斜。
4.根據權利 要求書I所述的新型迴風爐爐芯,其特徵在於:所述風管(4)與風機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迴風爐爐芯,其特徵在於包括爐芯體(1),其特徵在於爐芯體(1)頂部有上風道(2),上風道(2)的內壁上分布有上風口(3),上風道(2)外壁與風管(4)連接,爐芯體(1)底部有下風道(5),下風道(5)內壁分布有下風口(6),下風道(5)外壁與風管(4)連接。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通過風機來調節所需火力的大小,並且調節時間短,調節效果明顯,在不需要大火時又可關閉風機採用傳統的被動進氣方式維持爐內燃燒來達到節約燃料的目的,可用於餐館和家用,應用範圍廣。
文檔編號F24B1/197GK202915407SQ20122051367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
發明者黃大文 申請人:黃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