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9:57:5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
背景技術:
建築模板支撐是一種用於建築施工中現澆混凝土的支架,用於支撐澆築模板。專利號為:201620257961.5的中國專利,具體內容為: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包括橫向板、豎向支架、上支撐面和橫向支架,所述橫向板與豎向支架之間設置有上支撐面,且上支撐面與豎向支架之間通過焊接固定連接,所述豎向支架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和連接孔,所述豎向支架和底座通過焊接固定連接,所述橫向支架上設置有凹槽和第二加強筋,所述豎向支架之間固定安裝有斜支架,所述橫向支架與豎向支架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且螺釘穿過連接孔和凹槽。上述專利安裝完成後底部為平板,易滑動,且橫向支撐杆需要用施工機械安裝,不能完成支架的手動裝配。因此,需要一種能夠進行手動裝配,且能夠增大與地面摩擦力的建築模板支撐支架裝置,以解決上述專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包括第一豎向支撐杆、第二豎向支撐杆、橫向支撐杆、墊片,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上端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方設置有減震墊,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上設置有所述墊片,所述墊片一側上方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墊片一側安裝有側固定套,所述側固定套上方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一端安裝有鎖緊螺絲,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下方安裝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設置有防滑塊,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一側設置有穿繩扣,所述穿繩扣上設置有牽引繩,所述墊片上設置有所述橫向支撐杆,所述橫向支撐杆連接著所述第二豎向支撐杆。
上述結構中,所述橫向支撐杆安裝在所述墊片一側的所述側固定套內部,並通過所述卡扣和所述定位塊進行固定,固定完成後通過擰緊所述鎖緊螺絲對所述卡扣進行固定,然後使用所述牽引繩對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和所述第二豎向支撐杆上的所述穿繩扣進行上下交叉固定,完成支架的安裝。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減震墊採用橡膠製成,所述減震墊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撐座上方。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墊片至少有三組,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和所述第二豎向支撐杆上部、中部和下部。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穿繩扣至少有兩個,且設置在所述第一豎向支撐杆和所述第二豎向支撐杆同一側。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牽引繩為鋼絲繩,且所述穿繩扣之間通過所述牽引繩交叉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側固定套通過合頁固定在所述墊片一側。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所述防滑塊預製在所述底座下方。
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豎向支撐杆上預製所述墊片,方便了所述橫向支撐杆的安裝,且在豎向支撐杆底部設置有所述防滑塊,增加了支架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加了設備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墊片的主視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底座;2、第一豎向支撐杆;3、墊片;4、支撐座;5、減震墊;6、穿繩扣;7、橫向支撐杆;8、牽引繩;9、防滑塊;10、鎖緊螺絲;11、定位塊;12、卡扣;13、側固定套;14、第二豎向支撐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建築模板支撐體系鋼支架裝置,包括第一豎向支撐杆2、第二豎向支撐杆14、橫向支撐杆7、墊片3,第一豎向支撐杆2上端設置有支撐座4、支撐座4上方設置有減震墊5,減震墊5用於減小建築模板支撐對支架的振動,第一豎向支撐杆2上設置有墊片3,墊片3一側上方設置有定位塊11,墊片3一側安裝有側固定套13,側固定套13上方設置有卡扣12,卡扣12用於固定橫向支撐杆7,卡扣12一端安裝有鎖緊螺絲10,鎖緊螺絲10用於固定卡扣12,第一豎向支撐杆2下方安裝有底座1,底座1下方設置有防滑塊9,第一豎向支撐杆2一側設置有穿繩扣6,穿繩扣6上設置有牽引繩8,墊片3上設置有橫向支撐杆7,橫向支撐杆7連接著第二豎向支撐杆14。
上述結構中,橫向支撐杆7安裝在墊片3一側的側固定套13內部,並通過卡扣12和定位塊11進行固定,固定完成後通過擰緊鎖緊螺絲10對卡扣12進行固定,然後使用牽引繩8對第一豎向支撐杆2和第二豎向支撐杆14支架上的穿繩扣6進行上下交叉固定,完成支架的安裝。
為了進一步提高性能,減震墊5採用橡膠製成,減震墊5通過螺栓固定在支撐座4上方,墊片3至少有三組,分別設置在第一豎向支撐杆2和第二豎向支撐杆14上部、中部和下部,穿繩扣6至少有兩個,且設置在第一豎向支撐杆2和第二豎向支撐杆14同一側,牽引繩8為鋼絲繩,且穿繩扣6之間通過牽引繩8交叉連接,側固定套13通過合頁固定在墊片3一側,防滑塊9預製在底座1下方。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