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及其生產方法
2023-12-04 13:38:51 2
專利名稱: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單絲,在強度、斷裂伸長等性能方面存在缺陷,影響工作性能和使用範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作性能好的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其特徵是聚合物為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聚酯,且聚丙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質量比為20:80飛0:40,聚丙烯為皮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芯層,單絲直徑為O. 2 lmm,單絲強度彡3. 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 25%。所述的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的生產方法,包括複合紡絲、冷卻、拉伸、熱定型步驟,其特徵是冷卻採用液體冷卻方法,將從噴絲板組件噴出的聚合物熔體直接進入液箱中,進行液體冷卻成型,並經液箱中的前、後卷繞羅拉輸送出液箱進入後序工序;前、後卷繞羅拉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前、後卷繞羅拉之間的距離為5(Tl20Cm,其中液箱中液體的溫度為3(T60°C,噴絲板組件噴絲端與液箱液面的距離為5cm,液箱中的羅拉與液面的距離為3(T80cm ;液箱中的液體為循環液,循環液的流量為25 250kg/h,液箱中的液體為水、三甘醇液或石蠟液,單絲的張應力<臨界張應力;一級熱水拉伸溫度為8(T98°C,二級熱風拉伸溫度為140-180°C,總拉伸倍率為4. (Γ6. O倍;熱定型溫度為16(Tl80°C。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型的纖維具有高強力、高圓整度、高均勻性等特點,使用範圍廣。下面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卻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聚合物為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聚酯,且聚丙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質量比為20:8(Γ60:40,聚丙烯為皮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芯層,單絲直徑為O. 2^1mm,單絲強度彡3. 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 25%。所述的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的生產方法,包括複合紡絲、冷卻、拉伸、熱定型步驟,冷卻採用液體冷卻方法,將從噴絲板組件I噴出的聚合物熔體直接進入液箱2中,進行液體冷卻成型,並經液箱中的前、後卷繞羅拉3、4輸送出液箱進入後序工序;前、後卷繞羅拉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前、後卷繞羅拉之間的距離為5(Tl20Cm,其中液箱中液體的溫度為3(T60°C,噴絲板組件噴絲端與液箱液面的距離為5cm,液箱中的羅拉與液面的距離為3(T80cm;液箱中的液體為循環液,循環液的流量為25 250kg/h,液箱中的液體為水、三甘醇液或石蠟液,單絲的張應力< 臨界張應力;一級熱水拉伸溫度為8(T98°C,二級熱風拉伸溫度為140-180°C,總拉伸倍率為4. (Γ6. O倍;熱定型溫度為16(Tl80°C
權利要求
1.一種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其特徵是聚合物為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聚酯,且聚丙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質量比為20:80飛0:40,聚丙烯為皮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為芯層,單絲直徑為O. 2 lmm,單絲強度彡3. 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 2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的生產方法,包括複合紡絲、冷卻、拉伸、熱定型步驟,其特徵是冷卻採用液體冷卻方法,將從噴絲板組件噴出的聚合物熔體直接進入液箱中,進行液體冷卻成型,並經液箱中的前、後卷繞羅拉輸送出液箱進入後序工序;前、後卷繞羅拉位於同一水平面上,前、後卷繞羅拉之間的距離為5(Tl20Cm,其中液箱中液體的溫度為3(T60°C,噴絲板組件噴絲端與液箱液面的距離為5cm,液箱中的羅拉與液面的距離為3(T80cm ;液箱中的液體為循環液,循環液的流量為25 250kg/h,液箱中的液體為水、三甘醇液或石蠟液,單絲的張應力<臨界張應力;一級熱水拉伸溫度為8(T98°C,二級熱風拉伸溫度為140-180°C,總拉伸倍率為4. (Γ6. O倍;熱定型溫度為160 18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直徑PP-PET皮芯型複合單絲及其生產方法,聚合物為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聚酯,且聚丙烯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質量比為20:80~60:40,單絲直徑為0.2~1mm,單絲強度≥3.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25%。生產方法包括熔融擠出、冷卻、拉伸、熱定型步驟,冷卻採用液體冷卻方法。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成型的纖維具有高強力、高圓整度、高均勻性等特點,使用範圍廣。
文檔編號D01D5/088GK102864522SQ2012103726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9日
發明者馬海燕 申請人: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