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自適應成卷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7:01: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面料自適應成卷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布料在收卷時,卷輥一般是直接通過電機帶動旋轉,這種方式收卷完成後卷輥不好脫出,要用叉車或多人抬起卷輥脫出,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卷輥效果好、勞動強度低的面料自適應成卷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面料自適應成卷機,它包括有機架,機架內設有動力電機,機架輸入端安裝有平布輥,機架輸出端設有動力輥和從動輥,動力輥位於機架輸出端端部,動力輥一端通過皮帶或鏈條與動力電機連接,安裝後的動力輥和從動輥之間的機架上設有頂卷氣缸,頂卷氣缸為兩條,分別位於機架兩側,頂卷氣缸缸體垂直於機架,頂卷氣缸活塞杆向上與鉸座連接,限位託杆呈L形,其橫臂一端的轉角處底部活動鉸接在鉸座上,鉸接後的限位託杆轉角處頂部形成開口向上的V形託槽,限位託杆另一端向機架輸出端外側傾斜並與撐杆一端鉸接,撐杆另一端向下並通過機架上的限位塊限位,卷輥活動放置在動力輥和從動輥之間,卷輥兩端的輥軸分別位於相應的V形託槽內。
所述的限位託杆橫臂一側的機架上設有卷輥限位杆。
所述的限位託杆長度方向與機架輸出方向一致。
所述的限位塊為兩個,相隔一定距離固定在機架輸出端頂部,兩個限位塊之間為撐杆限位區。
所述的平布輥兩端通過相應的調節座安裝在機架輸入端,調節座上設有調節滑塊,平布輥端部與調節滑塊連接,調節座頂部設有調節螺杆,調節螺杆穿過調節座頂部與調節滑塊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採用上述方案後,布料先卷在卷輥上,由動力電機帶動動力輥旋轉,通過卷輥、動力輥、從動輥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磨擦來使卷輥旋轉卷布,從動輥為無動力輥,在與卷輥表面的布料接觸下被隨動旋轉,卷輥的布料收卷後,由於布輥越來越大,輥軸會離開V形託槽上升,布料收卷完成後,頂卷氣缸上升,通過V形託槽將輥軸連同布卷頂起,將撐杆底部從限位區拉出,將限位託杆較長一端向下傾斜形成導向坡,卷輥即可順坡滾放至地面或料架上,撐杆可採用氣缸代替,實現自動下輥,採用本方案後的卷輥效果好,勞動強度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本實施例所述的面料自適應成卷機包括有機架1,機架1內設有動力電機,機架1輸入端安裝有平布輥2,所述的平布輥2兩端通過相應的調節座3安裝在機架1輸入端,調節座3上設有調節滑塊,平布輥2端部與調節滑塊連接,調節座3頂部設有調節螺杆,調節螺杆穿過調節座3頂部與調節滑塊相連接;機架1輸出端設有動力輥4和從動輥5,動力輥4位於機架1輸出端端部,動力輥4一端通過皮帶或鏈條與動力電機連接,安裝後的動力輥4和從動輥5之間的機架1上設有頂卷氣缸6,頂卷氣缸6為兩條,分別位於機架1兩側,頂卷氣缸6缸體垂直於機架1,頂卷氣缸6活塞杆向上與鉸座連接,限位託杆7呈L形,其橫臂一端的轉角處底部活動鉸接在鉸座上,鉸接後的限位託杆7轉角處頂部形成開口向上的V形託槽,所述的限位託杆7橫臂一側的機架1上設有卷輥限位杆10,限位託杆7長度方向與機架1輸出方向一致,限位託杆7另一端向機架1輸出端外側傾斜並與撐杆8一端鉸接,撐杆8另一端向下並通過機架1上的限位塊9限位,所述的限位塊9為兩個,相隔一定距離固定在機架1輸出端頂部,兩個限位塊9之間為撐杆8限位區,卷輥11活動放置在動力輥4和從動輥5之間,卷輥11兩端的輥軸分別位於相應的V形託槽內。本實施例將布料先卷在卷輥上,由動力電機帶動動力輥旋轉,通過卷輥、動力輥、從動輥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磨擦來使卷輥旋轉卷布,從動輥為無動力輥,在與卷輥表面的布料接觸下被隨動旋轉,卷輥的布料收卷後,由於布輥越來越大,輥軸會離開V形託槽上升,布料收卷完成後,頂卷氣缸上升,通過V形託槽將輥軸連同布卷頂起,將撐杆底部從限位區拉出,將限位託杆較長一端向下傾斜形成導向坡,卷輥即可順坡滾放至地面或料架上,撐杆可採用氣缸代替,實現自動下輥,採用本實施例後的卷輥效果好,勞動強度低。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