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及安裝方法與流程
2023-12-04 09:51:21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安裝技術,特別是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普通樓梯間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模板的立杆支承點安裝存在諸多不便:1、樓梯梯段、休息平臺與樓梯間周邊的框架結構同時安裝模板、同時澆築混凝土。2、樓梯間周邊的框架結構梁位於休息平臺的上方,其模板支撐體系需要休息平臺模板支撐體系的支承,方發揮作業。以休息平臺為界,其上為樓梯間周邊的框架結構梁施工用的上層模板支撐體系;其下為休息平臺梁板施工用的下層模板支撐體系。3、框架結構梁模板支撐體系受到樓梯踏步斜板、休息平臺板施工的影響,難以安裝。
現有的技術:樓梯間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模板的安裝過程中,使用鋼管支撐體系洞穿休息平臺模板,並預留出框架梁模板支撐立杆。待樓梯梯段、休息平臺混凝土澆築完畢並達到一定強度後,再將其割除。
該技術存在以下不足:
1、框架梁模板支撐立杆洞穿休息平臺模板進行搭設,這個做法需要使用木板散拼彌補休息平臺模板與立杆之間的縫隙,不但對整塊的模板破壞嚴重,而且拼縫用的板材無法周轉循環利用,損耗大,成本高。
2、待樓梯混凝土澆築完畢後,需將露在樓梯休息平臺結構外的鋼管割除,鋼管長料變短,特別是埋在混凝土結構內部的鋼管段已無法回收,損耗嚴重。
3、鋼管割除後,埋在混凝土休息平臺板內的鋼管段變成一排預留洞,嚴重影響結構整體受力與安全。
4、被迫形成的預留洞封堵困難,易留下脫落、滲水等質量隱患,影響樓梯裝飾工程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及安裝方法,不需要留設鋼管預留洞,免除二次封堵。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包括支頂件本體,所述的支頂件本體包括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1-4根,該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相交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所述的支頂件立杆一端到距離最近的支頂件橫杆的距離部分為連接端,該連接端的長度為10-20cm。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2根,該2根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垂直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並形成「土」字結構。
所述的2根支頂件橫杆均位於支頂件立杆的同一側。
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均為鋼筋,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的安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A.安裝下層(休息平臺)模板支撐體系、鋪設面板;B.按照樓梯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在面板上布置需要的上層(框架梁)模板支撐體系立杆的位置;C.按照立杆的位置將支頂件擺放在該位置處;D.在支頂件上安裝上層(框架梁)模板支撐體系立杆;
所述的支頂件包括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1-4根,該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相交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所述的支頂件立杆一端到距離最近的支頂件橫杆的距離部分為連接端,該連接端的長度為10-20cm。
步驟B中,在下層(休息平臺)模板面板上布置需要的立杆位置後,在面板上標註立杆的平面坐標控制線、控制點。
步驟B中,上層模板支撐系統立杆位置,應與下層模板支撐體系的立杆位置重合、垂直對頂,待下層模板面板鋪設完畢後,將下層模板支撐體系立杆位置引測到下層模板面板上,並在面板上標註平面坐標控制線、控制點。
步驟C中支頂件位於下層立杆正中間。
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2根,該2根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垂直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並形成「土」字結構。
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均為鋼筋,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通過焊接方式連接。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之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及安裝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包括支頂件本體,通過支頂件在樓梯梯段或休息平臺模板進行立杆(即鋼管)的安裝,能有效協調樓梯間框架結構與樓梯結構的施工順序,提供足夠的施工空間。解決了現有技術在安裝立杆時需要洞穿樓梯梯段或休息平臺模板。無需對鋼管進行割除,能有效降低模板及鋼管的損耗,相應提高材料的周轉使用率,從而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通過將支頂件預埋在混凝土結構內部,然後由支頂件傳遞荷載。支頂件不破壞休息平臺板結構,不減少混凝土構件的有效截面,有效保障結構整體性及安全性。支頂件由鋼筋廢料焊接製作而成,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符合綠色環保施工要求。本發明不破壞模板,不需要木板拼縫。不需要留設鋼管預留洞,免除二次封堵。同時確保模板支撐體系的穩定性,保障結構整體受力與安全。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之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及安裝方法的技術特徵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中支頂件結構示意圖。
圖2:圖1的右視圖。
圖3:本發明中支頂件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本發明中支頂件的使用範圍示意圖。
圖5:樓梯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附圖中,各標號說明如下:
1-樓梯間框架結構梁
1-1—(上層模板支撐體系)梁底大橫杆;
1-2—(上層模板支撐體系)梁底小橫杆;
1-3—(上層模板支撐體系)內立杆;
1-4—(上層模板支撐體系)位於立杆底部的支頂件;
1-4-1—支頂件立杆;
1-4-2—支頂件面橫杆;
1-4-3—支頂件底橫杆;
2—樓梯休息平臺;
2-1—(下層模板支撐體系)梁底大橫杆;
2-2—(下層模板支撐體系)梁底小橫杆;
2-3—(下層模板支撐體系)內立杆;
3—樓梯梯段;
4—外立杆;
5—掃地大橫杆;
A-支頂件的安裝使用範圍。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包括支頂件本體,所述的支頂件本體包括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1-4根,該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相交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所述的支頂件立杆一端到距離最近的支頂件橫杆的距離部分為連接端,該連接端的長度為10-20cm。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均為鋼筋,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通過焊接方式連接。優選方案,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2根,該2根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垂直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並形成「土」字結構,即該2根支頂件橫杆分別為支頂件面橫杆和支頂件底橫杆,所述的支頂件底橫杆位於支頂件立杆的底端,所述的支頂件面橫杆位於支頂件底橫杆上方並與支頂件立杆頂端存在一定的距離,該距離段的支頂件立杆頂部分即為連接端,所述的2根支頂件橫杆均位於支頂件立杆的同一側。
一種免洞穿式模板支撐體系支頂件的安裝方法,包括下述步驟:A.安裝下層(休息平臺)模板支撐體系、鋪設面板;B.按照樓梯間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在面板上布置需要的上層(框架梁)模板支撐體系立杆的位置;上層模板支撐系統立杆位置,應與下層模板支撐體系的立杆位置重合、垂直對頂。待下層模板面板鋪設完畢後,將下層模板支撐體系立杆位置引測到下層模板面板上,並在面板上標註平面坐標控制線、控制點。即在下層(休息平臺)模板面板上布置需要的立杆位置後,在面板上標註立杆的平面坐標控制線、控制點。C.按照立杆的位置將支頂件擺放在該位置處;支頂件位於下層立杆正中間。D.在支頂件上安裝上層(框架梁)模板支撐體系立杆。
其中,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均為鋼筋,所述的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所述的支頂件包括支頂件立杆和支頂件橫杆,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1-4根,該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相交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所述的支頂件立杆一端到距離最近的支頂件橫杆的距離部分為連接端,該連接端的長度為10-20cm。所述的支頂件橫杆為2根,該2根支頂件橫杆以與支頂件立杆垂直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支頂件立杆上,並形成「土」字結構。
受力原理:本實施例採用一種鋼筋製作的安裝於立杆(即鋼管)底部的支頂件,按照樓梯間框架結構梁(上層)模板支撐立杆的位置布置在休息平臺模板面上,利用鋼筋支頂件代替埋在休息平臺結構內的鋼管段形成支撐體系,傳遞荷載。具體為:樓梯間框架結構梁(上層)模板支撐立杆將荷載通過鋼筋支頂件傳遞到休息平臺(下層)模板底支撐立杆上,再通過休息平臺(下層)模板底支撐立杆傳遞到下一結構層。實際操作做如不運用本發明中的支頂件,則直接將鋼管洞穿並安裝在模板中。
本發明中,框架結構梁模板支撐體系為組成上層主要模板支撐體系,用於支撐框架梁模板,將荷載傳遞到下層支撐體系;
休息平臺模板支撐體系為組成下層主要模板支撐體系,用於支撐休息平臺模板,並將上部荷載傳遞到下一結構受力層;
外立杆為組成主要模板支撐體系,用於定位並傳遞豎向荷載;
掃地大橫杆為組成主要模板支撐體系,用於控制支撐體系整體水平向位移。
所述的上層模板支撐體系、下層模板支撐體系,以休息平臺為界,其上為樓梯間周邊的框架結構梁施工用的上層模板支撐體系;其下為休息平臺梁板施工用的下層模板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