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風箏和放風箏的作文
2023-12-06 13:30:46
導讀: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中國風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高超的技藝,這點早已為世人所公認。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做風箏和放風箏的作文範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做風箏和放風箏(一)
一年一度的風箏製作比賽開始了,小明看到牆上的海報,興奮不已。因為小明做風箏的技術是蓋世無雙啊!他想:我從小就愛做風箏,做了好多了,這怎麼能難倒我這個高手呢。小明越想越高興,便一蹦一跳的跑回了家,他高興的告訴爸爸:「風箏比賽開始了,我想參加好不好啊?」小明撒嬌的說。爸爸把臉一沉:「趕快去寫作業,成績一塌糊塗,還參加課外活動,門都沒有。」小明很不服氣的走進書房,突然小明眼前一亮,我快點寫完作業,不就可以做風箏了嗎?小明奮筆疾書起來。爸爸見了欣慰的點點頭,便去看電視了。
小明寫完了作業,拿出了木條和布嫻熟的做起風箏來,爸爸聽到屋子裡有些動靜,走了過來,看到兒子在做風箏,他便氣呼呼的說:「作業寫完了?」小明點點頭。爸爸說:「那我幫你做,你把明天的課預習一下好不好?」小明堅決的搖了搖頭,爸爸真的生氣了,他抓起風箏便從窗戶扔下樓。小明哭著跑下了樓,去找它愛不釋手的風箏,這時刮來一陣風,把風箏吹跑了。
那隻風箏真的很漂亮、很漂亮……
做風箏和放風箏(二)
星期五下午放學,老師布置我們雙休日做風箏,他把材料發下來,讓我們帶回家,跟家裡人一起合作做。
星期六,我和爸爸一起動起手來。我先去買來了漿糊、有顏色的彩紙、很細很細的幾根線。備好了材料,我們就開始做風箏了。
我做的框架是土字形的,這是以前最古老的做法,可是做的好也很好看的。先用竹棒做好風箏架子,接著把宣紙用漿糊粘上去,又把它晾乾。最後就是尾巴,我用老師說的方法把尾巴做上去,一個風箏就完成了。
這天剛好有太陽,我們就去試飛風箏了。把線穿上,再叫一個人在後面拿風箏。他一放手,我就跑,可惜第一次沒飛起來,經過我觀察,發現宣紙有地方破了,我馬上拿透明膠粘起來了。第二次試飛就成功了。我一見風箏飛上天了,就飛快地跑,風箏就飛得很高。一不小心,線斷了……
風箏就飛到上社那邊了,我就追,後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上。後來又進行了改進,我相信到風箏節那天,它一定會飛得更高。
我盼望著風箏節快快地到來,這樣就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飛了。
做風箏和放風箏(三)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讓我們做一個風箏。
做風箏,我可是毫無頭緒,無從下手,於是我在家裡不停的找可用的工具和材料。我茫然的找來了剪刀,繩子和膠水,這時媽媽看見了,微笑著說:"兒子,你很棒,但是工具還不夠齊全。」我疑惑不解的問:"怎麼?難道做風箏很麻煩嗎?」"不麻煩」媽媽回答著,耐心的又幫我找來了小刀,報紙和竹竿。
開始工作了,媽媽成了我的指導。我按照媽媽的講解步驟,首先把一根長竹竿用小刀劈成五根細竹條,用三根拼成三角形的風箏骨架,接著用其餘的兩根在三角形中間搭一個十字,再用繩子把竹竿的每個關節部位綁起來,然後再用報紙把風箏骨架包起來,用膠水粘住。看著基本成形的風箏,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真想一秒完成。到了最後一步剪尾巴了,"這很簡單",心裡想著我剪了一條,仔細一看,哇,歪歪扭扭好難看,重新再剪一條,怎麼還是寬窄不一樣啊,"怎麼回事"急得我滿頭大汗,這時,媽媽說:"冷靜一下,仔細觀察。」媽媽的這番話馬上讓我鎮定下來,經過一番思考,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沒有對準直線,於是我更加認真了,剪一下,看一下,終於剪出了筆直的尾巴,完成了最後一道工序。就這樣一個完整的風箏就做好了。我激動得拿著風箏跳了起來,噢,成功了」我大喊著,拿著風箏跑到空地,放飛風箏,看著風箏飛向天空,我好自豪啊!
經過這次自己動手做風箏,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和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一樣,只要你努力了,認真地做了,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