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32:1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擠出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雙螺杆擠出機的發展趨勢是向高扭矩、高轉速、低能耗方向發展,高轉速帶來的效果即是高生產率。剖分式雙螺杆擠出機即屬於這個範疇,它的轉速可達加500轉/分鐘。所以在加工高粘度、熱敏性物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為了適應雙螺杆擠出機高效率工作要求,其相應的模頭也相對加大,相應的其能耗也比一般的擠出機要大,在尼龍磁性材料產生過程中一般採用雙螺杆擠出機,其生產效率能夠滿足現有大多數生產加工,但由於其加工效率快的同時也普遍存在耗能現象,當雙螺杆擠出機中的壓力不穩時,其物料出模效率大大降低且伴隨停止,時常需要經過大量時間進行穩壓以保證物料的品質,其穩壓一般在機筒內部進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通過截斷片截斷緩衝槽或減小熔融物料對緩衝槽的物料輸送量,使物料箱體的內的壓力保持在有效範圍,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且不影響生產,減少擠出機能耗。
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包括有動力裝置、螺杆、機筒、加熱裝置和模頭,所述機筒和螺杆左端連接在動力裝置上,所述機筒包裹在螺杆外,所述加熱裝置設置在機筒上,所述模頭設置在機筒右端;所述模頭與機筒之間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包括有感應器、截斷片、油缸、保溫層和物料箱體,所述物料箱體連接在機筒上,所述保溫層包裹在物料箱體外,所述截斷片設置在物料箱體內且與模頭相互配合,所述油缸設置在物料箱體外,所述截斷片與油缸動力杆連接,所述感應器設置在物料箱體內;還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感應器和油缸電性連接控制器。
優選的,所述模頭包括有緩慢成料模、快速成料模、緩衝槽和保溫塊,所述緩慢成料模設置在快速成料模上,所述保溫塊連接在緩慢成料模上,所述保溫塊與截斷片互相配合,所述緩衝槽設置在保溫塊上。
優選的,所述保溫塊設置在物料箱體內。
優選的,所述感應器為壓力感應器。
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通過增加連接裝置使擠出機生產的熔融物料預先在物料箱體進行存儲,存儲後在由模頭定型導出;使擠出機在物料箱體內進行穩壓,使模頭可以完成不間斷工作,提高生產效率。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通過截斷片截斷緩衝槽或減小熔融物料對緩衝槽的物料輸送量,使物料箱體的內的壓力保持在有效範圍,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且不影響生產,減少擠出機能耗。
附圖說明
圖1擠出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連接裝置和模頭結構示意圖;
1-動力裝置,2-螺杆,3-機筒,4-加熱裝置,5-連接裝置,6-模頭,7-感應器,8-截斷片,9-油缸,10-緩慢成料模,11-快速成料模,12-保溫層,13-緩衝槽,14-物料箱體,15-保溫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高導磁磁性材料用雙螺杆擠出機連接裝置,包括有動力裝置1、螺杆2、機筒3、加熱裝置4和模頭6,所述機筒3和螺杆2左端連接在動力裝置1上,所述機筒3包裹在螺杆2外,所述加熱裝置4設置在機筒3上,所述模頭6設置在機筒3右端;所述模頭6與機筒3之間設置有連接裝置5,所述連接裝置5包括有感應器7、截斷片8、油缸9、保溫層12和物料箱體14,所述物料箱體14連接在機筒3上,所述保溫層12包裹在物料箱體14外,所述截斷片8設置在物料箱體14內且與模頭6相互配合,所述油缸9設置在物料箱體14外,所述截斷片8與油缸9動力杆連接,所述感應器7設置在物料箱體14內;還包括有控制器,所述感應器7和油缸9電性連接控制器;所述模頭6包括有緩慢成料模10、快速成料模11、緩衝槽13和保溫塊15,所述緩慢成料模10設置在快速成料模11上,所述保溫塊15連接在緩慢成料模10上,所述保溫塊15與截斷片8互相配合,所述緩衝槽13設置在保溫塊15上,所述保溫塊15設置在物料箱體14內,所述感應器7為壓力感應器。
通過機筒3將熔融物料導入物料箱體14內,熔融物料在通過緩衝槽13流入緩慢成料模10,在由緩慢成料模10成型導出,同時熔融物料通過快速成料模11成型導出;當感應器7感應物料箱體14內的壓力過小時,控制器控制油缸9帶動截斷片8截斷熔融物料流向緩衝槽13內或減小熔融物料流入緩衝槽13內的量;使物料箱體14內的壓力保持在正常範圍,達到快速成料模11可以正常成型出料;通過在物料箱體14外包裹保溫層12使熔融物料溫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實施例2
實施例1的基礎上,通過將保溫塊15設置在物料箱體14內,使保溫塊15溫度可以傳導到緩慢成料模10內,使物料箱體14內的熔融物料在回壓的同時不會出現因溫度降低的太快而導致緩慢成料模10被物料堵塞。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其只是作為範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制於以上描述具體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