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6 05:23:51 1
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電子控制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檔位開關,用於氣閥檔位調節;微處理器,用於接收所述檔位開關發送來的目前氣閥所處檔位信號並向風機控制器發出風機風量控制命令;風機的預設檔位與氣閥檔位數目一致,風機控制器接收到風機控制器信號後,控制並調節風機以微處理器內預存的相應預設檔位供風,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還包括用於探測燃氣灶火焰熱度的溫度探測組件,溫度探測組件與微處理器間單向或雙向通訊連接且兩者間構成可拆卸式配合。本實用新型整體操作簡便而結構簡單實用,無需繁複的比較和信息採集過程,同時微處理器本身的計算過程也被極大的簡化,從而有利於其成本的低廉化需求,市場前景廣闊。
【專利說明】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灶電子控制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餐飲業所使用的燃氣灶,大多數需要手動調節風門,來控制風量的供給,使燃燒火焰及火力達到使用要求,操作起來非常不方便;此外,通過手動調節來控制風量的供給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燃氣的充分燃燒,但無法根據火力大小來控制供風量,也就是說,燃氣和空氣混合後的最佳燃燒比例無法控制,不能聯動控制;常常會出現檔位開關檔位變化了,風機卻沒跟著變化,往往或因風力過小而出現燃氣燃燒不充分現象,致使燃燒率低和環境汙染等問題;又或因其中空氣比例過大而導致燃燒熱量被風力捲走,從而導致燃燒效果差以及資源浪費問題。
[0003]有鑑於此, 申請人:為福建省榕坤酒店設備用品有限公司於2011年9月15日申請的專利名稱為能自動控制風機轉速的智能節能灶(申請號:201120344956.5)中公開了以下內容:通過設置火焰探測傳感器,從而依靠其向控制系統內傳輸當前火焰燃燒溫度,並通過預先設置的比較器內的該檔位最佳溫度參數進行反覆比較,進而根據控制氣閥與風機聯動檔位調節來實現火焰高效燃燒目的。隨著諸如上述結構的節能灶的使用,其智能化適時控制效果固然能夠滿足其高效燃燒率和節能需求,卻仍舊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其在實際工作時,火焰探測傳感器和比較器的實時互動必不可少,姑且不論傳感器本身的探測滯後性,上述兩者的比較步驟也必然存在一個過程,如在指定的氣閥檔位時,風機該相應進行何種進風量的操作,這都是需要風機逐漸由小至大的加強風量,並依靠傳感器的不斷探測和比較器乃至處理中心的頻繁實時比較和處理,其結構的繁瑣性和工作流程的過於複雜性自不必提,同時其操作過程也極為繁雜;其次,由於其工作環境的特殊性,火焰探測傳感器必須始終處於燃氣灶的火焰燃燒點處並與整個灶體間形成固接配合,燃氣灶的高壓點火時所產生的高壓電能以及火焰燃燒都會對其實際使用性能產生較大影響;最後,上述節能灶的控制實質,主要還是依靠氣閥與風機的聯動檔位調節效果來實現,而檔位開關目前還是多採用如觸點開關等傳統機械硬接觸方式,不但結構設計複雜,同時使用磨損率高,長時間使用後,輕則致使其靈敏度出現問題,而導致控制系統的實際控制無法有效而可靠的傳導至檔位處,重則直接因其過度磨損而出現無法使用狀況,從而為使用者的實際使用帶來極大困擾。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而實用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使用極為方便快捷。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包括如下組成部分:[0007]檔位開關,用於氣閥檔位調節;微處理器,用於接收所述檔位開關發送來的目前氣閥所處檔位信號並向風機控制器發出風機風量控制命令;風機的預設檔位與氣閥檔位數目一致,風機控制器接收到風機控制器信號後,控制並調節風機以微處理器內預存的相應預設檔位供風,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還包括用於探測燃氣灶火焰熱度的溫度探測組件,溫度探測組件與微處理器間單向或雙向通訊連接且兩者間構成可拆卸式配合。
[0008]所述溫度探測組件為手持式火焰探溫傳感器。
[0009]檔位開關包括氣閥轉柄,氣閥轉柄旋轉方向垂直其柄長方向且該氣閥轉柄的其中一端部處布置有磁體,檔位開關還包括霍爾傳感器,霍爾傳感器環繞布置於氣閥轉柄旋轉平面上且環繞氣閥轉柄所圍合成的圓與氣閥轉柄的轉動中心同心設置,霍爾傳感器為一個以上且磁體與每一霍爾傳感器間均可 對應的分別形成各檔氣閥檔位;磁體偏離霍爾傳感器感應區域時,氣閥氣門呈關閉狀態;磁體運行於某一霍爾傳感器感應區域時,氣閥氣門開啟並位於對應檔位處。
[0010]所述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還包括可直接手動調節風機供風量的應急開關。
[0011]所述霍爾傳感器為開關型霍爾傳感器。
[0012]所述霍爾傳感器為5個並依次沿其環繞方向依氣閥氣門由小到大構成一號氣閥檔位、二號氣閥檔位、三號氣閥檔位、四號氣閥檔位及五號氣閥檔位,風機的預設風量相應呈5檔;所述檔位開關還包括用於關閉氣閥氣門的零號氣閥檔位,所述零號氣閥檔位與霍爾傳感器布置位置位於同一圓上且其處於一號氣閥檔位與五號氣閥檔位之間設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4]I)、摒棄了傳統的必須始終長期依賴溫度傳感器乃至比較器的在線信息傳輸和繁複比較的操作過程,直接依靠可拆卸式的溫度探測組件,以實現對於整個控制部件的系統結構乃至操作流程的精簡目的;換句話說,人們只需要在完成系統裝配後,通過連接可拆卸式溫度探測組件以現場實驗測得檔位開關處於各個氣閥檔位時,在系統目前所處海拔、氣壓等條件下燃氣灶火焰位於最佳燃燒溫度時的風機供風量大小,依靠獲得參數,一一對照氣閥檔位來對風機進風量進行預設檔位調節並將其信息存檔至微處理器處,此時即可直接拆除溫度探測組件,僅通過直接依靠預設於微處理器內的各氣閥和風機檔位信息來進行一對一的綁定目的;實際操作時,當人們將檔位開關擰動至某一檔位,微處理器根據其內的風機預存對應檔位信息,即可通過其操作風機控制器從而完成對於風機的相應檔位的接通操作,最終使燃氣灶處於該氣閥檔位時,其產生火焰始終處於最佳燃燒溫度處。其整體操作簡便而結構簡單實用,無需傳統設備的重複信息採集和繁冗的比較過程,微處理器本身的計算過程也因大量多餘設定的移除而被極大的簡化,甚至僅具備簡單程序的晶片即可完成相應任務,從而有利於其成本的低廉化需求,市場前景廣闊。
[0015]2)、通過採用霍爾傳感器與磁體的電磁軟接觸形式,有效的避免了傳統結構所出現的摩擦磨損以及使用壽命降低等問題,依靠各霍爾傳感器與磁體間的對應結構,當磁體不與任何一個霍爾傳感器相對時,也即磁體不處於霍爾傳感器的感應範圍,此時氣閥氣門呈關閉狀態,霍爾傳感器無電平信號輸出;實際進行點火操作時,驅動氣閥轉柄並使磁體位於某一霍爾傳感器感應區域內,此時氣閥即處於相應檔位處,該霍爾傳感器輸出電平信號至與之相連的微處理器處,微處理器實時檢測傳感器狀態,根據霍爾傳感器的電平高低而感應出氣閥轉柄上磁體所處位置,以此判斷轉柄所處檔位,進而向風機控制器發出指令,調整風機轉速至相應檔位處,從而完成整個的氣閥與風機聯動操作,其操作極為簡便快捷。
[0016]3)、實際上,對於磁體與霍爾傳感器間的位置及布置狀態可為多種,此處借鑑傳統 的轉柄開關構造,將霍爾傳感器沿氣閥轉柄的轉動平面周向布置,從而使其整體與氣閥轉 柄轉動中心同心的圓形;一旦需要對其進行檔位調節,直接擰動氣閥轉柄至相應角度即可, 整體操作簡便快捷而可靠性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框圖;
[0018]圖2為圖1的結構細化框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際工作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給出具體實施例,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工作流程作進一步 描述:
[002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由氣閥轉柄11以及若干霍爾傳感器13構成的檔 位開關10、與檔位開關10間單向連接設置的微處理器20、風機控制器30、風機40以及外置 式的溫度探測組件50,其中霍爾傳感器13圍繞於氣閥轉柄11旋轉平面處且與其轉動中心 同心布置,而與霍爾傳感器13相應呈感應配合設置的磁體12則直接的設置與氣閥轉柄11 端部處,最終構成整體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
[0022]風機40的動力來自220V/50hz的交流電機,風機40經風機控制器30外接220V 電源,風機40的速度由風機控制器30調節。
[0023]風機控制器30與微處理器20相連,所述微處理器20安裝於燃氣灶內。使用者 根據需要,調整燃氣灶上的檔位開關10,微處理器20接收檔位開關10傳過來的信號,根據 火力大小,控制風機控制器30,進而達到以預設風機40檔位來控制風機40供風量的目的, 使燃氣灶灶膛獲得最高爐溫,獲得最佳供風量,最終實現自動的逐檔配風目的,其在安裝調 試完畢後,即可全程再無需溫度檢測傳感器參與,也無傳統比較器的繁複比較過程,其操作 簡便快捷。
[0024]更具體則為:使風機40轉速檔位數與檔位開關10檔位數相同,如本實用新型實施 圖2中,將檔位開關10分為5檔,風機40也分為5檔,檔位開關10轉柄指零的時候,也即 磁體12位於圖2所示的檔位開關10的零號氣閥檔a處,氣閥不供氣,而氣閥供氣量按順時 針方向逐漸增強且磁體12位於某一霍爾傳感器13感應區域時,微處理器20方才通過接收 到的電平信號而控制風機控制器30,進而達到控制風機40轉速也即供風量的目的。圖2中 當操作檔位開關10處於一號氣閥檔位Ilb時,風機40相應以預設供氣量最小的第一檔進 行供風;當檔位開關處於二號氣閥檔位Ilc時,風機40則處於供氣量稍大於第一檔時的第 二檔,三號氣閥檔lid、四號氣閥檔lie、五號氣閥檔Ilf的相應操作均以此類推。
[0025]本實用新型工作時,使用者根據需要,調整檔位開關10處於相應檔位處以控制氣 閥氣門的進氣量大小,檔位開關10的氣閥轉柄11 一端內裝有磁體12,當檔位開關10關閉 時,所述磁體12不與所述任何一個霍爾傳感器13相對,也即磁體位於圖2所示的零號氣閥 檔位a處,此時霍爾傳感器無輸出電平信號,微處理器20判斷氣閥未供氣,風機40不轉;當檔位開關打開,轉動氣閥轉柄11,所述磁體12位置發生變化,當氣閥轉柄11轉到某一檔位時,此時磁體12相對的某一霍爾傳感器13產生電平信號,微處理器20根據檢測到的該霍爾傳感器13電平由低到高的變化量,判斷氣閥轉柄13所處檔位,進而向風機控制器30發出指令,調整風機40轉速之相應檔位進行供風。
[0026]考慮到霍爾傳感器13的靈敏度,此處需注意各霍爾傳感器13的空間分布間隔;實際安裝時可以通過可調電位器以達到調整其靈敏度的目的,以使磁體12在某一氣閥檔位時,不會同時對其他氣閥檔位的霍爾傳感器13產生影響。
[0027]與傳統的使用壽命不長而操作繁複的在線測溫控制系統不同,考慮到不同環境(不同海拔、不同氣壓、不同供氣方式等)下火焰燃燒效能的差異,本實用新型的最佳供風量是通過現場實驗的方法獲得,實際測出檔位開關10供氣量大小和風機40供風量大小與爐膛溫度之間的相應關係,再將測得後的最優控制參數存放在微處理器20中,從而實現自動的檔位配風;換句話說,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理念在於:利用檔位開關10,再通過同步調節風機40供風量,同時利用溫度探測組件50檢測爐膛內的溫度,當爐膛內獲得最高溫度時,其所對應的風機10供風量參數為當前火力下的最優控制參數,之後再通過對於該最優控制參數的存儲,從而完成其參數存檔操作;使用時,即可再無需溫度探測傳感組件50而直接通過預存參數進行控火目的,最終達到其結構乃至操作上的極大簡化目的。考慮到工作環境、海拔、供氣方式等因素,導致燃氣管道內壓力、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均不同,最終導致氣閥供氣大小和風機40供風量的關係不同,因此必須採用現場實驗的方式來確定相應風機40的檔位所對應的供風量大小;同時,為精簡其整體系統,利用可拆卸式的溫度探測組件50,從而在完成存檔信息後,即可直接拆除相應的溫度探測組件50,以簡化其系統結構和整體成本,同時也利於為微處理器20的實際計算運行降低了負擔,以保證燃燒過程的最優控制。
[0028]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加裝應急開關,從而實現緊急或臨時狀態下的手動對於風機40的調節供風控制,以使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更廣;使用者可根據需要在兩種方式中自由切換,使用更方便,以提高燃氣灶使用的可操作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組成部分:檔位開關(10),用於氣閥檔位調節;微處理器(20),用於接收所述檔位開關(10)發送來的目前氣閥所處檔位信號並向風 機控制器(30)發出風機風量控制命令;風機(40)的預設檔位與氣閥檔位數目一致,風機控 制器(30)接收到風機控制器信號後,控制並調節風機(40)以微處理器(20)內預存的相應 預設檔位供風;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還包括用於探測燃氣灶火焰熱度的溫度探測組件(50 ),溫度探測 組件(50)與微處理器(20)間單向或雙向通訊連接且兩者間構成可拆卸式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探測組件(50) 為手持式火焰探溫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檔位開關(10)包括 氣閥轉柄(11),氣閥轉柄(11)旋轉方向垂直其柄長方向且該氣閥轉柄(11)的其中一端部 處布置有磁體(12),檔位開關(10)還包括霍爾傳感器(13),霍爾傳感器(13)環繞布置於氣 閥轉柄(11)旋轉平面上且環繞氣閥轉柄(11)所圍合成的圓與氣閥轉柄(11)的轉動中心同 心設置,霍爾傳感器(13)為一個以上且磁體(12)與每一霍爾傳感器(13)間均可 對應 的分別形成各檔氣閥檔位;磁體(12)偏離霍爾傳感器(13)感應區域時,氣閥氣門呈關閉狀 態;磁體(12)運行於某一霍爾傳感器(13)感應區域時,氣閥氣門開啟並位於對應檔位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燃氣灶供風控 制裝置還包括可直接手動調節風機(40)供風量的應急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霍爾傳感器(13)為 開關型霍爾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氣灶供風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霍爾傳感器(13)為 5個並依次沿其環繞方向依氣閥氣門由小到大構成一號氣閥檔位、二號氣閥檔位、三號氣閥 檔位、四號氣閥檔位及五號氣閥檔位,風機(40)的預設風量相應呈5檔;所述檔位開關(10) 還包括用於關閉氣閥氣門的零號氣閥檔位,所述零號氣閥檔位與霍爾傳感器(13)布置位置 位於同一圓上且其處於一號氣閥檔位與五號氣閥檔位之間設置。
【文檔編號】F24C3/12GK203431941SQ201320354197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0日
【發明者】夏光超, 餘少輝, 劉士軍, 陳向春, 姚立茹 申請人:安徽翰翔儀器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