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朝大臣霍韜?霍韜為什麼會失去寵信?
2023-12-06 11:10:01 1
霍韜是嘉靖帝時期的大臣,因為在大禮議之爭中支持嘉靖帝,而受到嘉靖帝的寵愛和重用。雖然當時他沒有接受嘉靖帝升遷一事,但是日後卻受到嘉靖帝的偏幫。霍韜在後世的評價並不高,張廷玉《明史》言:「韜學博才高,量褊隘,所至與人競。」
張廷玉的這句話,端端的是公正無比的,對於霍韜的評價十分到位。在這兒小編就不再多作評價,只列舉霍韜生平之事,為張廷玉這句評價,做一個佐證。
張廷玉說霍韜學博才高,霍韜小的時候勤奮讀書,好學不倦。長大之後,在正德九年高中會試第一。會試第一,就是咱們所說的會元。古時候有連中三元的說法,鄉試第一名被稱為解元,會試第一稱為會元,殿試第一則是狀元。如此三場考試都為第一,就說是連中三元。
會試是考取貢生的考試,只有過了會試,才能繼續參加殿試。雖然會元沒有狀元那麼好聽,但是並不代表會元就比狀元才學更低。狀元是皇帝欽點的,而皇帝選擇的是符合他心中所想之人,所以並不一定就真的是遠超眾人。
霍韜中會元之後,就提名候補,回家成親去了。也就是說他並沒有當下出任官職,而是回到了家鄉。回到家鄉之後的霍韜,又沉浸在讀書和學習之中,刻苦專研,最終將經史融會貫通。霍韜博學多才,字渭先,號兀崖,當時的文人因為敬重他的學問出眾,所以都稱他為「渭崖先生」。
「量褊隘,所至與人競。」說的就是霍韜肚量狹隘,因此後來就陷入與人爭鬥之中去了。霍韜之所以會失去嘉靖帝的寵愛和重用,就是因為他在後來陷入到政治鬥爭中。因為夏言得罪了他,所以對此耿耿於懷,日後的為官生涯,大部分時間想的都是如何將夏言給拖下馬,如何給夏言潑髒水。
個人認為,霍韜到後來都有些魔怔了。夏言是誰,大家都是知道的,算是嘉靖一朝有名的宰相,坐到過內閣首輔的位置上的人。霍韜復職之後,夏言又坐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執掌大權,兩人之間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但是霍韜卻還是沒有放棄向夏言報復的想法,總想找些事來陷害通過。
後來發生了劉文光為給事中,不久又作廢的事情。霍韜於是就上奏嘉靖帝,說大家都說是內閣大臣打壓劉文光導致的。字字句句,都直指夏言等人。後來給事中李鶴鳴在考核中貶官,不久又官復原職,又說是李鶴鳴行賄得來的。
霍韜一心想將夏言拉下馬,但可惜明世宗不想。而李鶴鳴沒多久又自我表白,還列舉了霍韜居住在家鄉之時幹過的一些違法的事情。於是嘉靖帝,乾脆兩邊都耽擱下來,不多加追問。
霍韜被派到南京之後,還不忘給夏言找晦氣。當然那個時候,他在南京,北京鞭長莫及,又得知武官郭勳與夏言有間隙,於是就想聯合郭勳一起攻擊夏言。剛好他打聽到,當時嘉靖帝有南巡的打算,於是就上書。
他說嘉靖帝上次南巡,許多官員都大肆收受賄賂。文官之中只有袁宗儒沒有收,武官中也只有郭勳沒有收,陛下應當大力嘉獎二人,杜絕收受賄賂的風俗。
嘉靖帝直言,說他上次又沒有跟著去,這事兒他是從哪兒知道的。面對嘉靖帝的質問,霍韜支支吾吾,後來才透露是從郭勳那兒知道的。
到這兒,嘉靖帝已經對霍韜十分失望了。雖然並沒有多過問,但是卻對霍韜少了以往的親近。而霍韜也算是再與夏言的爭鬥中,將大禮議之爭之時與嘉靖帝的情分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