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22:54:06 3
本發明涉及臨床血栓彈力圖儀凝血檢測項目質量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血栓彈力圖儀用於監測血液樣品的凝聚狀態以輔助患者的臨床評估。血栓彈力圖儀廣泛應用於心臟外科、器官移植、腫瘤和放射治療中或後期的術後出血和(或)血栓形成的情況監測。儀器採用凝固法,模擬生理血液凝固條件,加入某種試劑,啟動血液凝集反應,使樣本中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交聯纖維蛋白,使樣本發生凝固。儀器內部的電機驅動承載血標本的樣品杯以一定角度(如4度45分)和周期(如10秒)轉動,一旦血栓形成,置於血標本樣品杯中的金屬探針受到標本的切應力作用,隨之出現左右旋動。金屬針的旋動被非接觸式角度旋動傳感器(如電感式角度傳感器)感應,轉化為電量交給處理器處理,儀器的軟體會自動記錄所測血樣的動力學變化,便形成凝血曲線。凝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生化級聯反應,其實質是通過一系列的酶促反應。可分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纖維蛋白的生成三個基本步驟。根據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途徑的不同,血液凝固可分為內源性通路凝血、外源性通路凝血和內外源共同通路凝血。其中不同的參數代表的意義如下:R值:反應時間,是指血樣開始運作至第一塊可檢測得到的血凝塊(儀器掃描圖上幅度=2mm)形成所需的時間。R值因抗凝劑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長,因血液呈高凝狀態而縮短。K值:血凝塊的形成時間,是指從測量R值終點起(血凝塊開始形成)至血凝塊硬度達到某一固定水平(振幅=20mm)的時間。因此,K值用來評估血凝塊強度達到某一水平的速度或動力學特性。K值的縮短受增加的纖維蛋白原水平的影響,而受到血小板功能的影響則較小。Angle值:血凝塊逐漸形成的動力學特性,Angle與K時間密切相關,因為兩者都是血凝塊聚合速度函數。在血液處於低凝狀態時,血凝塊的最終狀況是振幅達不到20mm(此時K無法確定)。因此,Angle比K時間更全面。MA值:最大振幅,用來評估已形成的血凝塊的最大強度或硬度(最大切應係數),影響血凝塊強度的因素有兩個,即纖維蛋白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作用要比纖維蛋白大。隨著血栓彈力圖儀檢測項目不斷拓展到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各個領域,對檢測儀器進行檢驗室內的質量控制也顯得尤為重要。經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取得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註冊批文僅有兩家單位:一家為進口,市場上限制供應,且價格不菲;一家為國產,沒有商品化供應。因此提供一種用豬血漿製備的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方法及製得質控品具有現實意義:一是為本公司研發的血栓彈力圖儀臨床監測提供質控依據和方法。二是拓寬使用在進口血栓彈力圖儀和相關的國產血栓彈力圖儀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檢測儀器變化敏感、檢測成本低的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所述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的製備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血栓彈力圖儀質控品的製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採集新鮮豬全血,分離血漿;步驟2,將所述血漿分成2部分,第1部分用於提取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第2部分進行適當稀釋得到稀釋血漿;步驟3,將提取的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加入稀釋血漿中,得到母液,調節R值、K值、Angle值、MA值在L1和L2的範圍內,其中L1質控品的範圍為R值0-3min、K值0-3min、Angle值77-89deg、MA值44-63mm;L2質控品的範圍為R值0-3min、K值0-4min、Angle值68-85deg、MA值24-43mm;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溶液進行分裝,凍幹即得。本發明所製備的質控品有L1和L2兩種規格,穩定性好,可滿足檢驗室模擬正常和異常兩種血樣質控需求。作為優選,步驟2所述的提取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方法為:將第1部分血漿置於-20±10℃的環境下24-48小時,然後置於2-8℃的環境下放置12-24小時解凍,再將析出的凝塊用絲網過濾,得纖維蛋白原粗品,衝洗溶解凍幹備用;上述絲網過濾液離心,收集下部沉澱,得凝血因子粗品,溶解凍幹備用。得到的纖維蛋白原粗品的純度為65-85%。作為優選,第2部分血漿的稀釋方法為:取稀釋液與血漿以(1-2):(2-3)的體積比混合,控制MA值在40±4mm;稀釋液為檸檬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濃度為3.8wt%的檸檬酸鈉溶液和濃度為0.9wt%的氯化鈉溶液以1:9的體積混合即得。控制MA值在40mm左右的意義在於獲得一個適當的體系,為定量加入的纖維蛋白原,確保最終溶液的MA值在55-63mm之間奠定基礎,同時又不至於過多影響後續對R和K的值調節。作為優選,步驟3所述的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加入方法:將纖維蛋白原的乾燥品配製成1g/ml的溶液,按照稀釋血漿體積10%加入纖維蛋白原溶液;凝血因子配製成0.3g/ml的溶液,按照稀釋血漿體積5%加入凝血因子溶液。作為優選,所配製得母液的R、K、Angle、MA四個參數值在L1的範圍內,對母液:稀釋液以體積比2:1進行稀釋,可製得L2。作為優選,步驟1中的豬全血為生豬屠宰時割破動脈時採集的新鮮血液,抗凝劑為3.8wt%的檸檬酸鈉溶液,按血液體積和抗凝劑體積比為9:1輕柔混合均勻。分離血漿的方法可採取離心法或沉降法。離心採用3000rpm/min,10分鐘。沉降法可採用4℃環境下沉降24-48小時。小心吸取上層血漿。作為優選,該方法具體為:步驟1獲得豬血漿在生豬屠宰時,割破動脈取得豬全血,將此豬全血和3.8wt%的檸檬酸鈉抗凝劑溶液按9:1的體積比例混合,混勻後的全血在2-8℃條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