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泵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2:17:56 3

本發明涉及一種泵結構。
背景技術:
水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主要用來輸送液體包括水、油、酸鹼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也可輸送液體、氣體混合物以及含懸浮固體物的液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泵在我們生活中的應該十分的普遍,可是人們平時在使用泵的時候不知道很好的去保養它,從而造成泵很容易損壞,而且性能不穩定,密封效果差。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泵結構。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泵結構,包括泵體,所述泵體上方開有進水口,下方開有出水口,所述泵體內分為工作部和流體部,所述工作部與流體部之間通過突出部相隔,所述流體部內設置有隔腔,所述工作部內設置有泵芯,所述泵芯頂端位於突出部內,所述泵芯與突出部的接觸處設置有密封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位於流體部的上方,所述出水口位於流體部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隔腔分為第一隔腔和第二隔腔。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隔腔與第二隔腔平行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隔腔與進水口連通,所述第二隔腔與出水口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結構為密封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穩定性好,水泵的配合緊密,提高了工作效率,添加的密封圈,能提高泵體的密封性能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泵體,2、進水口,3、出水口,4、工作部,5、流體部,6、突出部,7、第一隔腔,8、第二隔腔,9、泵芯,10、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的限定。
如圖1所示的一種泵結構,包括泵體1,泵體1上方開有進水口2,下方開有3,泵體1內分為工作部4和流體部5,工作部4與流體部5之間通過突出部6相隔,流體部5內設置有隔腔,工作部4內設置有泵芯9,泵芯9頂端位於突出部6內,泵芯1與突出部6的接觸處設置有密封圈10,進水口2位於流體部5的上方,出水口3位於流體部5的下方,隔腔分為第一隔腔7和第二隔腔8,第一隔腔7與第二隔8腔平行設置,第一隔腔7與進水口2連通,第二隔腔8與出水口3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穩定性好,水泵的配合緊密,提高了工作效率,添加的密封圈,能提高泵體的密封性能和穩定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於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泵結構,包括泵體,泵體上方開有進水口,下方開有出水口,泵體內分為工作部和流體部,工作部與流體部之間通過突出部相隔,流體部內設置有隔腔,工作部內設置有泵芯,泵芯頂端位於突出部內,泵芯與突出部的接觸處設置有密封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穩定性好,水泵的配合緊密,提高了工作效率,添加的密封圈,能提高泵體的密封性能和穩定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志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太倉市宇航造紙機械廠
技術研發日:2017.06.19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