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用易於熔合的內冷鐵的鑄鋼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7:15:16
本發明屬於鑄鋼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採用易於熔合的內冷鐵的鑄鋼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產品質量理念的不斷提升,對鑄鋼件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涉及歐標及國內GB/T7233.1-2010標準的超聲波檢驗要求的產品,鑄鋼件用內冷鐵的熔合性成為很大的問題。
過去人們對內冷鐵表面熔合性問題控制通常只關注內冷鐵總的用量、內冷鐵的直徑及常規的製作過程除渣防鏽,採用拋丸處理清除掉表面易脫落的紅繡(Fe2O3)就差不多了。而往往對其表面緻密的黑色鏽層(Fe3O4),一種態度是抱著能去多少算多少想法,而這層黑鏽恰恰是導致內冷鐵與鋼液不熔合的關鍵因素之一,其熔點達到1594.5℃,超過碳鋼和一般合金鋼的澆注溫度。即便有鑄造廠關注到黑鏽層的威脅,考慮採用電解、酸洗的手段又投入大,程序複雜,往往放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採用易於熔合的內冷鐵的鑄鋼工藝,它能夠克服由於內冷鐵熔合不好,導致鑄鋼件超聲波檢測不合格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及避免此類問題的方法,該方法不需要特殊投入,通過現場實際試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決了由於內冷鐵外表面附著Fe3O4而導致的不熔合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採用易於熔合的內冷鐵的鑄鋼工藝,其工藝步驟:
第一步:選用滿足常規工藝要求材質及直徑大小的用於製作內冷鐵的圓鋼;
第二步:待製作內冷鐵的圓鋼經過一次拉伸變形處理,使表面緻密黑鏽遭受外力而破壞;
第三步:再對製作內冷鐵的圓鋼進行充分拋丸或滾拋處理,處理時間一般在半小時以上,至黑鏽全脫落為止;
第四步:對圓鋼做好防鏽保護及乾燥場所貯放;
第五步:將圓鋼安放至型腔時距型腔表面要有足夠的距離,一般5噸以上中大件產品≥60mm。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克服由於內冷鐵熔合不好,導致鑄鋼件超聲波檢測不合格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及避免此類問題的方法,該方法不需要特殊投入,通過現場實際試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決了由於內冷鐵外表面附著Fe3O4而導致的不熔合問題,滿足了產品較高的超聲波探傷要求,同時也為鑄鋼件工藝設計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一種採用易於熔合的內冷鐵的鑄鋼工藝,其工藝步驟:
第一步:選用滿足常規工藝要求材質及直徑大小的用於製作內冷鐵的圓鋼;
第二步:待製作內冷鐵的圓鋼經過一次拉伸變形處理,使表面緻密黑鏽遭受外力而破壞;
第三步:再對製作內冷鐵的圓鋼進行充分拋丸或滾拋處理,處理時間一般在半小時以上,至黑鏽全脫落為止;
第四步:對圓鋼做好防鏽保護及乾燥場所貯放;
第五步:將圓鋼安放至型腔時距型腔表面要有足夠的距離,一般5噸以上中大件產品≥60mm。
本發明克服由於內冷鐵熔合不好,導致鑄鋼件超聲波檢測不合格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預防及避免此類問題的方法,該方法不需要特殊投入,通過現場實際試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決了由於內冷鐵外表面附著Fe3O4而導致的不熔合問題,滿足了產品較高的超聲波探傷要求,同時也為鑄鋼件工藝設計提供了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