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級聚酯薄膜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7:18:36 1
專利名稱:光學級聚酯薄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級聚酯薄膜,屬於液晶顯示用光學基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雙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機械性能、尺寸穩定性和耐熱性,廣泛應用於液晶顯示用光學基膜。光學聚酯薄膜經雙向拉伸及預塗底層處理後,其塗層本身具有易粘連的特性,而優異的光學性能賦予了薄膜表面很低的粗糙度,因此光學聚酯薄膜表面容易發生粘連現象,這給光學聚酯薄膜的加工帶來不便。為改善光學聚酯薄膜的抗粘連性,光學聚酯薄膜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在聚酯切片內加入作為無機防粘連劑的二氧化矽粉體,通常是將聚酯 切片和二氧化矽粉體經高速混合後擠出、造粒製得母料,母料再與聚酯切片混合經熔融、過濾、三層共擠和鑄片,並進行縱向和橫向拉伸,使無機防粘連劑在聚酯薄膜兩表層形成微球,而凸起在聚酯薄膜的表面,使薄膜與薄膜之間存在一定量的空氣,從而降低了聚酯薄膜間的摩擦係數,使得聚酯薄膜收卷順暢,放卷、分切和包裝更容易。但無機防粘連劑的加入後,由於其自身分散性較差,會增加聚酯薄膜的發霧,並且由於二氧化矽的折光指數為1. 45,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折光指數為1. 69,光線在無機防粘連劑和聚酯基體的相界面上發生折射和漫反射,使得光學聚酯薄膜的透明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而嚴重影響聚酯薄膜的光線透過率,故目前普通的透明聚酯薄膜透光率一般在90%以下,故而在光學聚酯薄膜領域應用受到限制。若聚酯切片內不添加二氧化矽粉體,雖然聚酯薄膜的透光率可達到96-98%,但聚酯薄膜間的摩擦係數較大,因此在收卷、退卷、分切以及下遊加工都比較困難,造成加工不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僅具有高透光率,而且表面爽滑性好,便於加工的光學級聚酯薄膜。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學級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包括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基膜芯層、位於聚酯基膜芯層兩面的含有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的表層以及塗覆在兩表層上含有膠體二氧化矽的外塗層,聚酯基膜芯層的厚度控制在Iio 170 ilm,表層的厚度控制在5 20iim,外塗層的厚度控制在0. 05
0.3 u m0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具有發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聚酯基膜芯層中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而不含有二氧化矽,且厚度控制在110 170i!m,在保證聚酯薄膜的機械強度下,使聚酯基膜芯層具有很好的透光性,使聚酯薄膜達到光學級。2、實用新型表層的厚度控制在5 20ii m,由於表層中採用含有作為有機防粘連劑的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由於其折光指數為1. 59-1. 60,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折光指數接近,從而使防粘連劑和聚酯基體的相界面上光線的折射和漫反射製得有效抑制,光線透過率得到提高。3、本實用新型外塗層內含有作為無機防粘連劑膠體二氧化矽,其外塗層厚度控制在0. 05 0. 3 y m,通過膠體二氧化矽在聚酯薄膜的外表面成形粗糙表面,使聚酯薄膜表面具有較好的爽滑性,抗粘連性、抗擦傷性和抗脫落性,降低表面摩擦係數,便於收卷、退卷、分切以及後序加工。同時膠體二氧化矽自身具有較好的通透性,不會影響聚酯基膜芯層的透明性,使聚酯薄膜達到光學級。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學級聚酯薄膜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 一夕卜塗層,2—表層,3—聚酯基膜芯層。
具體實施方式
見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光學級聚酯薄膜,包括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基膜芯層3,位於聚酯基膜芯層3兩面的含有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的表層2以及塗覆在兩表層2上含有膠體二氧化矽的外塗層23,本實用新型的聚酯基膜芯層3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而不含有作為無機防粘連劑的二氧化矽,故使聚酯基膜芯層3能保持高透光性能,聚酯基膜芯層3的厚度控制在110 170 u m,如聚酯基膜芯層3的厚度在125 u m或150 ii m等,能滿足使用要求。本實用新型的表層2的厚度控制在5 20 ii m,如表層2厚度在8 ii m、10 ii m、12 ii m或15 ii m,由於表層2中含有作為有機防粘連劑的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能提高光線透過率。本實用新型外塗層的厚度控制在0. 05 0. 3 y m,如外塗層I的厚度控制在0.1 0. 2 之間,由於外塗層I含有膠體二氧化矽,故使聚酯薄膜表面爽滑,具有較好的抗粘連性、抗擦傷性和抗脫落性而便於加工,同時而膠體二氧化矽自身具有較好的通透性,故使聚酯薄膜達到光學級。製作時,按質量百分比,將2. 5-8. 5%的有機高分子粘合劑以及0. 35-1. 2%的固化劑和0. 03-0. 15%的膠體二氧化矽,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餘量的去離子水稀釋,製得固含量在3%-10%的底塗層塗布液待用。選用特性粘度在0. 4 0. 7dL/g的聚酯切片經乾燥後送入主擠出機熔融,選用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的聚酯母料3-7%,與聚酯切片混合,經乾燥後送入輔擠出機熔融,經三層共擠,熔體管、粗過濾器、精過濾器及模頭擠出,並經鑄片輥冷卻製得成三層厚片,進行縱向拉伸形成聚酯膜片,用塗布機在線將底塗層塗布液均勻塗覆在表層兩表面,進入橫拉伸乾燥和預熱,經橫拉伸後經熱定型處理,冷卻後收卷,得到本實用新型的光學級聚酯薄膜。
權利要求1.一種光學級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包括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基膜芯層(3),位於聚酯基膜芯層(3)兩面的含有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的表層(2)以及塗覆在兩表層(2)上含有膠體二氧化矽的外塗層(2),聚酯基膜芯層(3)的厚度控制在110 170 μ m,表層(2 )的厚度控制在5 20 μ m,外塗層(I)的厚度控制在O. 05 O. 3 μ 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級聚酯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塗層(I)的厚度控制在O.1 O. 2 μ m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級聚酯薄膜,包括僅含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聚酯基膜芯層、位於聚酯基膜芯層兩面的含有交聯型聚苯乙烯類微球的表層以及塗覆在兩表層上含有膠體二氧化矽的外塗層,聚酯基膜芯層的厚度控制在110~170μm,表層的厚度控制在5~20μm,外塗層的厚度控制在0.05~0.3μm。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高透光率,而且表面爽滑性好,表面缺陷少,便於加工。
文檔編號B32B9/04GK202826572SQ2012204474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4日
發明者劉勤學, 劉守忠, 朱益明, 蒙釗, 胡婧 申請人:江蘇裕興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