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助學築夢鑄人徵文【最新】
2023-12-04 01:45:26 1
國家給予我們幫助,並不是要求我們要去回報什麼,而是通過一份關懷來激勵我們,讓我們對夢想充滿希望。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助學築夢鑄人徵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助學築夢鑄人徵文一:
大學四年,在每年的冬天,我都領到了國家的助學金,對於一個出身農村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圓夢基金。儘管她不是天文數字,她就像冬日的暖陽,伴我前行。
題記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是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向全國人大代表發表自己的就任宣言。一股振奮人心的中國夢之風吹盡華夏的每個角落,灑下了夢想的種子,激發了我奮鬥的****。
中國夢,誰的青春不奮鬥。於是,在我的內心深處煥發出自強,自立,自省,感恩,成才的信念。儘管自己出身貧寒,但我是幸運的,趕上好時代,青雲之志不滅。我坦然有時自己很缺錢,受過饑寒的困擾,甚至絕望落魄過,但我堅持了,也挺過來了,大學即將畢業,將要自食其力,甚至可以去回報社會了,我很感動,也很高興。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話不知多少次在我困苦的時刻喚醒、激勵著我。如今我也明白生命唯有經歷過苦難的洗禮,才能厚重、飽滿、無憾、有所為。
每次在國家助學金的申請材料中,我總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去承諾,懇請得到國家助學金的幫助,我將付出百倍的努力,做一名有益於社會的優秀大學生。國家給予我們幫助,並不是要求我們要去回報什麼,而是通過一份關懷來激勵我們,讓我們對夢想充滿希望。我把獲得的助學金都用作了生活費,緩解了父母的壓力,同時也讓我心無旁騖,更集中精力專注於學習,力爭有所建樹。
最近寒門難再出貴子引起熱議,儘管如此,也不能澆滅我奮鬥的****,反而是在中國夢的感召下,在國家助學金的幫助下,更堅定了我扶搖而上的決心,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男兒立志出鄉關,不懼酷暑不懼寒;只要不改青雲志,人生何患不青山。我是一棵長在貧瘠土地上的小樹苗,但從沒氣餒,因為有春風吹,陽光照,希望不滅,初心依舊。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風霜雪雨搏激流
歷盡苦難痴心不改
少年壯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
熱血鑄就
危難之處顯身手
為了母親的微笑
為了大地的豐收
崢嶸歲月
20xx年助學築夢鑄人徵文二:
「苦和甜來自外界,堅強則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多少年來,這句話一直支撐著我不斷前行,從偏遠小山村裡最初的夢想到青春紀念冊裡的辛勤奮鬥。一個人慢慢走,走一路,想一路,那些逝去的舊時光,我都記得。
小時候,夢想著考大學,跳出農門——那時候最簡單真實的夢想。在父輩的鼓勵下,一步一個腳印,堅定自己的夢想,並為著這個純真的夢想努力奮鬥,在一份朦朧中慢慢長大。中學時,褪去一份稚嫰,開始慎重思考自己的未來,一次次捫心叩問應該怎麼繼續向前。前行的路是艱難的,初一的時候,由於小學教育相對落後,英語成了致命「硬傷」,第一學期期末的時候英語亮了紅燈,拿到成績之後,我向父親如實交待了成績,父親停下了手中的活,只是一直望著我,眼神中帶著些許迷離,母親也只是靜靜地待在一旁,像是想要說什麼,卻又欲言又止了。父親沒有批評我,只是輕輕地告訴我說:「川娃兒,你的未來需要你自己去走,我什麼也幫不了你……」我明白父輩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不能對我的親人承諾什麼,只有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愛我的人,只有更加努力才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爾後的高中,一步一步走來,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追求什麼,於是像瘋子一樣地學習,可是不管怎麼努力,第一次的高考還是以「失敗」告終,夢想在現實面前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心有不甘的我毅然選擇了復讀,這麼多年都拼過來了,還有什麼苦不能吃呢?一年的時光,轉眼即逝,走過了魔鬼般的「高四」,最終以一份相對滿意的成績結束了高中生涯,拿著中國政法大學朱紅的錄取通知書時滿心歡喜。是的,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當陽光順著窗臺照進夢想的時候,心底總是那麼的溫暖。接著是對大學滿滿的憧憬,卻也在高額的費用面前低下了頭,在北京的日子不比那個小農村。父親說會傾盡全力支持我完成學業,說這話的時候,我的心裡卻微微作疼,回想這些走過的路,父母埋頭苦幹支撐的這個家,本來就不寬裕,母親腿有疾病,不能做重活,加上年邁的外公,還有需要各種費用的我,父親的擔子從來就不輕。我在思考,我追求的是否真有意義,這些年,我從來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些事情,還把父母的辛勤付出當做理所當然,不禁替自己的不懂事感到愧疚……
大學是我夢想起飛的地方,來北京上學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父親陪著我來的,說是方便路上有個照應。因為沒有考慮到住宿問題,晚上父親沒有落腳的地方,外面的賓館價格很高,為了省錢,父親連續兩個晚上都從昌平校區坐公交車到北京西站的站臺裡過夜,2011年9月,自此深深地印入腦海。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自己當時做錯了些什麼,也感覺欠了父親好多,那是一輩子也無法償還的。在北京求學的路畢竟不同於中學,環境變化很大,同學們來自天南地北,我甚至可以明顯感覺到同學們多數是來自富裕人家,接受著高水平的教育,不時有些自卑,但慶幸的是在這裡遇到了我敬愛的輔導員,他在得知了我的家庭狀況之後,主動幫我申請國家助學金,積極幫我聯繫勤工助學崗位,讓我不必太擔心平時的生活費用。溫暖即始於此,這也讓我這個「北漂」的學子找到了一份家的感覺。此外,輔導員還在班級事務和學生組織工作中對我予以悉心指導,通過各種活動的歷練與反思,鍛鍊了我的工作能力,也提升了我的自信心。這也讓我鼓足了勇氣,相信自己並不比其他同學差,我也可以盡力去為同學服務。經過兩年的歷練,我現在在學院學生組織擔任主要學生幹部,在班級擔任黨支部書記,這也讓我明白,服務同學始於一份責任和擔當。輔導員老師告誡我們最多的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只有堅持住最初的夢想,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