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紅軍長徵徵文
2023-12-03 09:27:06 1
長徵苦,最苦的是翻雪山,今天人們也把登山當成體驗長徵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80年前紅色大軍的雪山之行,卻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行軍。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紅軍長徵徵文【篇一】
80年前的10月22日,當九死一生的紅軍三大主力指戰員在固原將臺堡緊緊擁抱時,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長達兩年的生命遠徵——長徵。在中國作家魏巍的筆下,長徵是「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作家素爾茲·百裡的筆下,長徵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筆下,長徵是「驚心動魄的史詩」。長徵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也為後世鑄就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長徵時,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圍追堵截,紅軍血戰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婁山關、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激戰臘子口,爬雪山,過草地,共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河流,大小戰鬥無數,突破重圍無數,每一壯舉都驚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麼?就是勇往直前、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精氣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所以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也等閒視之。
「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首站來到將臺堡,重溫那段光輝歲月,諄諄告誡全黨和全國人民要緬懷先烈,不忘初心,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進程中,接過歷史接力棒,走好新的長徵。
「革命理想高於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徵精神的內涵。」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均來自於長徵精神;從突破國外封鎖到奮起改革開放、創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盤點一個個中國奇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長徵精神是中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的不竭動力。敢於徵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徵服,敢於壓倒一切挑戰而不被任何挑戰所壓倒,「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長徵精神歷久彌新,新的長徵山高水長。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也意味著,我們面臨的困難更多、挑戰更嚴峻、形勢更複雜。雖然沒有硝煙瀰漫,卻仍有「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困境,仍有「雄關漫道真如鐵」的關隘:深化改革的「激流險灘」,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呈現……新徵程,新考驗,新課題,要求我們必須把長徵精神與新的歷史使命結合起來,從長徵精神中獲取啟示、汲取力量。改革關頭勇者勝,只有像當年紅軍一樣,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過深水區,開闢新天地。
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有人曾問鄧小平同志:「長徵那麼艱難兇險,你是怎麼走過來?」他堅定地答道:「跟著走!」跟誰走?跟著理想信念走。實際上,長徵就是老一輩革命家用腳板丈量理想信念。「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紅軍蔑視困難的英雄氣概、為人民謀幸福的赤子之心貫穿長徵始終,便有了鋼鐵般的意志,再險的高山惡水擋不住,再兇的追兵強敵嚇不倒。有什麼樣的精神,就有什麼樣的力量;有什麼樣的信仰,就有什麼樣的方向。只要永保初心,就沒有攻不下的「橋頭堡」,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五嶺」「烏蒙」在紅軍眼裡就如「細浪」「泥丸」。
保持本色,艱苦奮鬥。一部長徵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史。「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今天的輝煌離不開昨天的艱苦奮鬥,明天的騰飛更要今天奮力打拼。「行百裡者半九十」,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越要努力奮鬥並使之成為高度自覺。絕不能覺得現在的成就不小了,離目標很近了,可以緩緩勁、歇歇氣,否則,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等等不正之風,就會像黴菌一樣悄然襲來,不斷侵蝕健康機體,最終丟了本色、害了事業。
做好本職,實幹興邦。長徵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不忘初心要在實幹中體現,走好新的長徵關鍵是實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民族復興事業前途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我們要埋頭苦幹,真抓實幹,不斷取得一個個豐碩成果。」不論從事哪種職業,不論身處哪個崗位,都要把應負的責任扛肩上,把該做的工作做紮實。每個人校準實幹的坐標,就能讓進步更快一些,變化更大一些,積小勝為大勝,集小成為大成。
「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出來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奮鬥。」這是對過去的歸納,也是對未來的開啟,更是對每個人的期待與鞭策。長徵之路,沒有終點,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還有無數的「雪山」「草地」要過。只要我們發揚長徵精神,不怕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團結一致,銳意進取,英勇拼搏,擔當使命,就一定能在新長徵路上不斷奪取新勝利,創造新輝煌,給歷史和未來一個響亮的回答。
20xx年紅軍長徵徵文【篇二】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9月1日晚上,我們和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一顆顆不起眼的黃豆,一雙雙破爛不堪的草鞋……都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紅軍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賀捷生奶奶和賀炳炎將軍的故事了。
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在出生十八天後就和父親踏上了長徵的路,這樣一個年幼的孩子怎麼能經得起饑寒交迫、冰天雪地的考驗呢?儘管當時的條件是那麼差,但這個小女孩依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過雪山草地時的饑荒,她也忍受住了。要是現在的話,別說餓一天了,就是餓一頓我也會頭暈目眩。我知道,這是因為紅軍戰士們心中都有一種堅定的信念,那就是「自強不息、頑強不屈」。有一次,賀龍元帥在戰場上弄丟了自己的女兒,槍林彈雨都從不畏懼的他卻在找到自己女兒之後後怕了。我相信,戰鬥時所向披靡的賀龍元帥,一定是個為了革命理想而勇敢奮鬥的好將領,也一定是個疼愛自己孩子內心溫柔的好父親。
賀炳炎將軍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敬佩的人,被敵人的子彈打碎了右臂之後,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勇氣,在沒有麻藥和手術刀的情況下,用鋸子鋸去傷臂。我和他相比,真是慚愧極了!平時,我只要受了一點點傷就會淚流滿面。有一次,我不小心扭傷了手指,痛得哇哇大叫,整天埋怨個不停,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而戰士們整天受傷受苦,卻從沒有喊苦喊累。戰士們受了傷,卻還惦記著為祖國效勞,關心著祖國人民的安危,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啊!
長徵,永遠在路上!是啊,兩萬五千裡長徵是靠我們的先輩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長徵的路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長徵路」,它就像我們的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時崎嶇坎坷,有時一帆風順,有挫折,也有快樂。我們要牢記革命先輩們的長徵路,更要勇於開闢自己今後的「長徵路」,讓自己的「長徵路」更加充實,更加輝煌燦爛!
長徵,永遠在路上!
20xx年紅軍長徵徵文【篇三】
古色古香的紅磚古厝,風韻猶存;千姿百態的江河大川,鬼斧神工;燈火闌珊的都市,繁榮熱鬧;炊煙嫋嫋的田園,恬靜幽雅……有誰能想像,在這片天空下的中華大地,八十多年前曾發生過的那場讓中國人刻骨銘心的萬裡長徵是何等悲壯!
電視機裡,紅軍爺爺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起紅軍長徵的故事。電視機前的我心潮澎湃。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紅軍戰士天才麻麻亮就要起床,整理行裝,吃不飽、穿不暖更是常有的事。行軍路上,紅軍戰士只有可憐的一點青稞面做乾糧,周恩來總理和戰士們一樣,絕不多吃一點青稞面,還教育戰士們,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別愛惜糧食。戰士們聽了他的話,都把僅有的青稞面裝在糧袋裡,拴在腰上,可青稞面還是越來越少了,戰士們只能用一點青稞面摻在野菜裡煮湯喝。而戰士吳開生的青稞面不但吃完了,而且已經整整餓了兩天,周總理知道後,就讓警衛員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給吳開生兩碗。他看著吳開生蠟黃的臉,語重心長地說:「這是革命啊!」吳開生流著淚說:「我只要有一口氣,就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隨著歲月的流逝,紅軍長徵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可「長徵精神」卻永遠烙在中華兒女靈魂的深處。朋友們,當我們浪費糧食的時候,你可曾想起當年的紅軍戰士?
新的生活已經開始,到處是春暖花開,群芳爭豔,可我們仍然銘記。銘記80年前紅軍戰士的英勇足跡,銘記那偉大的長徵精神,用心去感受、去領悟,繼而發揚新時代的長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