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瀉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5:55:46 2
專利名稱:止瀉中藥的製作方法
本申請涉及醫藥品領域,尤其是一種止瀉外用中成藥。
現有的止瀉中藥,多以口服為主,如口服湯藥、口服各種形式的中成藥等,但對小兒腹瀉患者來說,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服藥困難,影響治療。
本申請的目的在於公開一種能有效防治瀉肚的外用中成藥。
該中成藥由29味中藥組成,其具體配方含量及最佳實施例,參考下表所列。
該中成藥的製作方法是將各味藥烘乾,分別粉碎過篩,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適量蜂蜜,然後將混合的成藥分別以每袋30-60g的量裝入布袋封口備用。使用時,根據患者的年齡及病情輕重選用不同重量的藥袋,將藥袋固定縫在患者貼身衣褲的肚臍處即可,起到治療作用。
以下用表格的方式公開該申請止瀉中藥的組合配方。
表中是組合配方的組成成份及含量比例和最佳實施配方。
權利要求
1.一種止瀉中成藥,其特徵在於將各組分的中藥分別烘乾,粉碎混合,以每袋30-60g的量裝入布袋,其組合配方百分含量如下當歸1.54-2.56白芷2.56-5.13烏藥1.54-1.71五倍子2.56-5.13皮硝2.56-7.69大黃0.77-1.54丁香1.28-2.56河子2.56-7.69補骨脂2.56-3.84赤石脂5.13-6.41炒白朮2.56-10.25炒山藥2.56-12.82花椒1.28-1.71胡椒1.28-2.56金櫻子1.71-2.56乳香1.28-2.56沒藥1.28-2.56瓦欏子2.14-3.84人參0.77-1.54附子0.51-2.14肉桂1.03-2.73黃芪5.13-7.69小茴香1.28-1.71大茴香2.56-7.69木香1.28-2.14香附子1.03-2.05雞內金2.56-5.13山楂2.56-10.25肉豆冠7.69-10.2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瀉中藥,其特徵在於其最佳組合百分含量如下當歸1.94白芷3.89烏藥1.40五倍子3.50皮硝4.66大黃1.17丁香1.94河子5.83補骨脂3.11赤石脂4.66炒白朮7.77炒山藥10.1花椒1.17胡椒1.55金櫻子1.17乳香1.78沒藥1.78瓦欏子2.33人參1.17附子1.55肉桂1.40黃芪5.05小茴香1.17大茴香6.99木香1.55香附子1.55雞內金4.27山楂7.77肉豆冠7.7全文摘要
一種止瀉中成藥由29味中藥組成,其特點在於將各味中藥烘乾、粉碎按比例混合,然後以每袋30—60g的量分裝於布袋內,使用時,將裝此藥的布袋固定縫在貼身衣褲近肚臍處即可。該中成藥,使用方便,療效顯著。可避免口服藥痛苦,尤其適用於兒童和不宜口服藥的患者使用。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94628SQ93105349
公開日1994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6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6日
發明者王安均 申請人:王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