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鐵冶金用電器控制櫃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1:30: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控制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在鋼鐵冶金行業用到的電器控制櫃。
背景技術:
控制櫃是按電氣接線要求將開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電器和輔助設備組裝在封閉或半封閉金屬櫃中或屏幅上,其布置應滿足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要求,便於檢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圍設備的安全。正常運行時可藉助手動或自動開關接通或分斷電路。故障或不正常運行時藉助保護電器切斷電路或報警。借測量儀表可顯示運行中的各種參數,還可對某些電氣參數進行調整,對偏離正常工作狀態進行提示或發出信號。電氣科技的飛速發展,電氣控制櫃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電氣控制櫃是電氣控制系統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一旦電氣控制櫃發生故障,那麼會對整個電氣控制系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隨著工業的發展,電器控制櫃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在鋼鐵冶金領域同樣被使用。但是目前應用於冶金車間的電器控制櫃採用普通的電器控制櫃代替,而普通的電器控制櫃在高溫環境下使用壽命短,內部組件也會由於高溫而受到損害,甚至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鋼鐵冶金用電器控制櫃,可以降低櫃內溫度,保證使用安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提供一種鋼鐵冶金用電器控制櫃,包括櫃體,在櫃體內固設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上固接有兩端分別與冷水箱連通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固接有水泵,本方案通過水泵使冷水箱內的冷水在冷水管內循環流動,利用熱交換,降低櫃內溫度。
本方案通過冷水管內的循環水與櫃內空氣熱交換,降低櫃體內溫度,避免高溫對電器控制櫃及內部元器件的損害,通過炭除溼層,使得內部溼度得到控制,避免溼氣對組件的損害,通過在滅弧裝置,避免了電器控制櫃內部的電弧對人體的損害。
作為優化,所述櫃體的內壁上固設有除溼層。通過除溼層可除去因為熱交換產生的水汽,保證使用安全。
作為優化,所述除溼層與櫃體之間還固設有隔熱層。通過隔熱層可避免外界溫度對櫃體內的電器件產生影響。
作為優化,所述冷水箱位於櫃體底部,冷水箱上方設置有與櫃體固接且將櫃體分為上下兩部分的分割層。通過設置分割層將冷水箱與電器件分隔開,避免事故發生。
作為優化,所述分割層上方設置有與櫃體固接的開關安裝位,方便安裝各種電氣開關,且所述冷水管穿過所述分割層,以降低分割層上方空間的環境溫度。
作為優化,所述櫃體外側還固設有滅弧裝置。通過設置滅弧裝置防止控制櫃內部的電弧對人體造成傷害。
作為優化,所述櫃體下方還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設有防滑墊。通過底座及防滑墊的設置保證了安放的穩定性,防止滑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
1、櫃體,2、照明燈,3、開關安裝位,4、除溼層,5、水泵,6、底座,7、冷水箱,8、隔熱層, 9、滅弧裝置,10、冷水管,11、門鎖,12、櫃門,13、把手,14、分割層,15、注水管,16、防滑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鋼鐵冶金用電器控制櫃,包括櫃體1和固接於櫃體1下方的底座6,底座6的下方固設有防滑墊16,以方便安裝,並避免櫃體滑移。櫃體上鉸接有櫃門12,櫃門12外側固定有把手13和門鎖11,櫃體內頂上固設有照明燈2。
櫃體1內部底面固設有冷水箱7,冷水箱7上固接有兩端分別與冷水箱7連通的冷水管10,冷水管10上固接有水泵5,水泵5運行時使冷水箱內的冷水在冷水管內流動,與櫃內熱空氣進行熱交換,降低櫃體內的溫度。為方便往冷水箱內注水,冷水箱7頂面固接有注水管15,注水管的另一端可伸至櫃體外。
為了除去熱交換產生的水汽,櫃體1的內壁上固設有除溼層4,本實施例中除溼層4為活性炭除溼層,以保證好的除溼效果。
在除溼層4與櫃體1之間還固設有隔熱層8,以減小外界溫度對櫃體內元器件的影響。
為進一步保證使用安全,在冷水箱7上方設置與櫃體1固接且將櫃體分為上下兩部分的分割層14,分割層14位於櫃門12下方,冷水管10向上穿過分割層14。分割層14上方設置與櫃體固接的用於安裝電氣開關的開關安裝位3。
為防止櫃體內電弧對人體的傷害,櫃體1外側還固設有滅弧裝置9。
使用時,將控制開關等安裝在開關安裝位3上,照明燈2對控制櫃內部進行照明,水泵5將冷水箱7的冷水抽出,通過冷水管10對櫃體1內部進行降溫,除溼層4將降溫產生的水分吸收,保持櫃體內部乾燥,當開關等集線器工作時產生電弧,通過滅弧裝置9可減少電弧對人體的危害。
當然,上述說明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徵可以通過或採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以上實施例及附圖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參照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宗旨,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