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生老鷹茶的人工培育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16:33:01
本發明涉及茶葉的人工培育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老鷹茶的人工培育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老鷹茶樹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屬常綠喬木,葉互生,葉質厚,澤深綠,採其嫩枝嫩葉哂幹後,可當茶泡飲。老鷹茶含多種活性成分,如胺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黃酮、多酚等,同時含較多的微量元素如鐵、硒、鋅、鉻、銣、磷、鋅等,具有改善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保護腦神經和心腦血管,降低血脂、血壓等作用,因其中高含量的硒元素還具有駐顏美容的作用。老鷹茶在泡飲時清香宜人,滋味厚實、先澀後甘,口感極佳,其茶性甘涼,有蘭麝之香,經夜不餿,具醒神、強心、開竅、生津的功效,在夏日飲用更覺消暑解渴、提神助興,其特別之處還在於茶葉中不含咖啡鹼類物質,無興奮作用,不影響人體睡眠。
目前的老鷹茶基本為野生茶,產量少,採摘難度多,人工種植老鷹茶的困難極大,主要因為:(1)野生老鷹茶樹對生長的地理環境,特別是水質要求極高,因此只在特定地理環境下生長,移栽成活率極低;(2)對老鷹茶進行人工育苗,須選擇百年左右的老茶樹茶籽,才能培育出幼苗;(3)茶種育苗的成活率低,少數成活幼苗後續生長情況不良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有效提高茶籽育苗成活率和成活幼苗的生長能力的野生老鷹茶的人工培育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野生老鷹茶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過程:(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所述茶籽脫皮後在10~30℃下於生長調節劑組合物中浸泡4~10h,其後在該生長調節劑組合物中進行微波震蕩1~4次,每次5~10s;
(3)將經微波震蕩後的茶籽及生長調節劑組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所述培養基包括碳納米管;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初期紫外輻照,每日輻照2~4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後期紫外輻照,每日輻照0.5~1.5h,共輻照3~6月;
(6)將進行後期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直接或繼續在培養基內自然培育3~6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優選的是:所述生長調節劑組合物包括赤黴素、胺鮮脂、硝酸銨、硝酸鉀、6-苄氨基嘌呤、水。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生長調節劑組合物中赤黴素的濃度為300~600mg/l,胺鮮脂的濃度30~7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0~15mg/l,硝酸鉀的濃度為1~10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1~10mg/l。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微波震蕩的強度為50~100w。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初期紫外輻照的紫外波長為150~300nm。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後期紫外輻照的強度為300~400nm。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培養基包括泥炭土,珍珠巖,緩釋肥,碳納米管。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培養基還包括微量元素肥。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培養基按質量份計,包括泥炭土3~5份,珍珠巖1.5~2.5份,緩釋肥0.1~0.25份,碳納米管0.005~0.015份。
另外優選的是:所述步驟(3)中所述培養基的用量為可滿足其與經微波震蕩後的茶籽及生長調節劑組合物混合後得到的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10~30wt%
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培育方法可使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提高到85%以上;
(2)本發明的培育方法可使原本在萌芽後需經3年時間才能進行移植的茶苗,提前到萌芽後經6~12月即可進行移植;
(3)本發明的培育方法可將原本萌芽後3年移植的茶苗的成活率40%提高到6~12月後移植成活率90%以上;
(4)經本發明的培育方法得到的茶苗可在規模化茶園裡進行種植,不需野生老鷹茶樹的特殊種植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於10℃在赤黴素的濃度為300mg/l,胺鮮脂的濃度3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0mg/l,硝酸鉀的濃度為1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1mg/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4h,浸泡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拿去進行微波震蕩1次,每次5s,微波強度為100w;
(3)將震蕩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1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3份,珍珠巖1.5份,氮磷鉀緩釋肥0.1份,碳納米管0.005份組成;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波長為15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2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波長為3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0.5h,共輻照6月;
(6)將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直接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86%,萌芽後經6月即進行了移植,移植成活率為92%。
實施例2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於30℃在赤黴素的濃度為600mg/l,胺鮮脂的濃度7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5mg/l,硝酸鉀的濃度為10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10mg/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h,浸泡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拿去進行微波震蕩4次,每次10s,微波強度為50w;
(3)將震蕩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3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5份,珍珠巖2.5份,氮磷鉀緩釋肥0.25份,碳納米管0.015份組成;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波長為3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4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波長為4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1.5h,共輻照3月;
(6)將進行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繼續在培養基內自然培育6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91%,萌芽後經9月即進行了移植,移植成活率為96%。
實施例3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於25℃在赤黴素的濃度為500mg/l,胺鮮脂的濃度5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2mg/l,硝酸鉀的濃度為8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8mg/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8h,浸泡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拿去進行微波震蕩3次,每次10s,微波強度為90w;
(3)將震蕩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2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4份,珍珠巖2份,氮磷鉀緩釋肥0.15份,微量元素肥0.08份,碳納米管0.01份組成;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波長為2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3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波長為35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1h,共輻照6月;
(6)將進行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繼續在培養基內自然培育6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95%,萌芽後經12月即進行了移植,移植成活率為97%。
實施例4
對比實施例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25℃在赤黴素的濃度為500mg/l,胺鮮脂的濃度5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2mg/l,硝酸鉀的濃度為8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8mg/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8h,浸泡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拿去進行微波震蕩3次,每次10s,微波強度為90w;
(3)將震蕩後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2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4份,珍珠巖2份,氮磷鉀緩釋肥0.15份,微量元素肥0.08份組成;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波長為2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3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波長為35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1h,共輻照6月;
(6)將進行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繼續在培養基內自然培育6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60%,萌芽後經12月即進行了移植,移植成活率為50%。
實施例5
對比實施例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25℃在赤黴素的濃度為500mg/l,胺鮮脂的濃度50mg/l,硝酸銨的濃度為12mg/l,硝酸鉀的濃度為8mg/l,6-苄氨基嘌呤的濃度為8mg/l的混合溶液中浸泡8h;
(3)將浸泡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2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4份,珍珠巖2份,氮磷鉀緩釋肥0.15份,微量元素肥0.08份,碳納米管0.01份組成;
(4)對播種後的培養基進行波長為20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3h,至老鷹茶樹幼苗萌發;
(5)將萌發後的幼苗進行波長為350nm的紫外光輻照,每日輻照1h,共輻照6月;
(6)將進行紫外輻照後的老鷹茶樹幼苗繼續在培養基內自然培育6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75%,萌芽後經12月即進行了移植,移植成活率為70%。
實施例6
對比實施例
(1)收集野生老鷹茶樹茶籽;
(2)將收集到的茶籽脫皮後在水溶液中浸泡8h;
(3)將浸泡的固液混合物共同加入培養基中混合,混合培養基的含水量為20wt%,該培養基由泥炭土4份,珍珠巖2份,氮磷鉀緩釋肥0.15份,微量元素肥0.08份組成;
(4)將播種後的培養基自然培養,自萌芽後24月後移栽至種植基地。
該實施例中老鷹茶樹茶籽的萌芽率為45%,萌芽後經24月進行移植,移植成活率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