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產飼料投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4:52: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投餵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產飼料投餵裝置。
背景技術:
飼料,是所有人飼養的動物的食物的總稱,比較狹義地一般飼料主要指的是農業或牧業飼養的動物的食物。飼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穀物、甜高粱等十餘個品種的飼料原料,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水產養殖的發展速度也突飛猛進,傳統的水產養殖基本上是由僱主僱傭工人在池塘邊或者坐上小船提著一大桶飼料去往池塘裡撒,傳統的餵養方式費時費力,科技化水平不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成本逐漸增長,水產養殖的利潤也被大大的拉低了,為了順應科技發展的需求,提高操作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迫切需要研發一種自動化水平高,可以全天候作業的智能投餵裝置,現有投餵裝置結構複雜,投餵效率較低,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更實用的水產飼料投餵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水產飼料投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人工撒料費時費力和現有裝置結構複雜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產飼料投餵裝置,包括防護罩、支撐杆、進料口、儲料室、震動篩網、卸料閥門、旋轉麻繩、驅動裝置、信號接收裝置、蓄電池、螺旋槳、底座、漂浮板和防撞彈簧,所述防護罩的底端和支撐杆相連接,且支撐杆的內側固定有儲料室,所述儲料室的頂端設置有進料口,且進料口的底側鑲嵌有震動篩網,所述儲料室的底端安置有卸料閥門,且卸料閥門的底側安裝有旋轉麻繩,所述旋轉麻繩和驅動裝置相連接,且驅動裝置的底端設置有信號接收裝置,所述信號接收裝置的底端和蓄電池相連接,且蓄電池的底側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兩端連接有漂浮板,且底座的底端鑲嵌有螺旋槳。
優選的,所述漂浮板的兩端鑲嵌有防撞彈簧。
優選的,所述儲料室的底部呈漏鬥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旋轉麻繩為軟質尼龍材質。
優選的,所述支撐杆為可伸縮裝置,且伸縮範圍為0-30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水產飼料投餵裝置結構簡單新穎,其防護罩的設計,能夠在下雨時保證飼料不會被淋溼,且進料口底端的震動篩網,可在飼料進入儲料室之前產生震動,使得粘附在一起的飼料得以分散,飼料在經卸料閥門卸料後可由旋轉麻繩高速旋轉而使塑料撒出,因旋轉麻繩為軟質尼龍材質,使得撒料速度得以增加,耐摩擦力得以保障,其漂浮板的設計,可使整個裝置在閒置時漂浮在水面上,防撞彈簧可避免裝置和其他物體發生碰撞,大大提高了投餵裝置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護罩,2、支撐杆,3、進料口,4、儲料室,5、震動篩網,6、卸料閥門,7、旋轉麻繩,8、驅動裝置,9、信號接收裝置,10、蓄電池,11、螺旋槳,12、底座,13、漂浮板,14、防撞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水產飼料投餵裝置,包括防護罩1、支撐杆2、進料口3、儲料室4、震動篩網5、卸料閥門6、旋轉麻繩7、驅動裝置8、信號接收裝置9、蓄電池10、螺旋槳11、底座12、漂浮板13和防撞彈簧14,防護罩1的底端和支撐杆2相連接,且支撐杆2的內側固定有儲料室4,支撐杆2為可伸縮裝置,且伸縮範圍為0-30cm,便於升高放入飼料,儲料室4的頂端設置有進料口3,且進料口3的底側鑲嵌有震動篩網5,儲料室4的底部呈漏鬥狀結構,避免飼料粘附在儲料室4的內壁,儲料室4的底端安置有卸料閥門6,且卸料閥門6的底側安裝有旋轉麻繩7,旋轉麻繩7為軟質尼龍材質,旋轉麻繩7和驅動裝置8相連接,且驅動裝置8的底端設置有信號接收裝置9,信號接收裝置9的底端和蓄電池10相連接,且蓄電池10的底側固定有底座12,底座12的兩端連接有漂浮板13,且底座12的底端鑲嵌有螺旋槳11,漂浮板13的兩端鑲嵌有防撞彈簧14。
工作原理:在使用水產飼料投餵裝置之前,首先需要對整個裝置進行簡單的結構的了解,對於這類的投餵裝置首先將支撐杆2升高,將飼料通過進料口3放置到儲料室4內,在進入儲料室4的過程中,震動篩網5會產生震動,使得粘附在一起的飼料有效的分離,隨後將裝置放置到水中,投餵裝置會通過漂浮板13漂浮,然後用手機連接信號接收裝置9控制投餵裝置到達指定位置,此時卸料閥門6會開始下料,驅動裝置8帶動旋轉麻繩7使得飼料被高速旋轉的旋轉麻繩7撒出,使得整個餵料的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就這樣完成整個水產飼料投餵裝置的使用過程。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