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燒爐尾氣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2:24:02

本發明涉及尾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燃燒爐尾氣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通過熱解氣化的方式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種快速高效的垃圾處理方法。但由於垃圾的成分複雜,尾氣中含有大量的固體顆粒,且溫度過高,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對空氣造成汙染。
在申請人之前申請的專利中,申請號:201620218750.0中公開了一種粉塵處理系統,包括多個水洗機構;水洗機構包括水洗箱、定位架、隔離架、擋板和多個導氣裝置;水洗箱安裝在定位架上,隔離架豎直安裝在水洗箱內,並將水洗箱內腔的上部空間劃分為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水洗箱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出雜口,水洗箱上安裝有出雜門;導氣裝置包括導氣管、浮塊和復位件,導氣管可移動安裝在擋板上,導氣管移動方向為豎直方向,並豎直穿過擋板,浮塊安裝在導氣管上並位於擋板下方,復位件連接浮塊和擋板;全部水洗箱通過進氣口和出氣口依次管路連通。該技術方案中,尾氣由上向下移動,尾氣移動速度較快,尾氣處理周期較短,處理效果還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燃燒爐尾氣處理設備,效果好。
一種燃燒爐尾氣處理設備,包括箱體、噴淋部;
箱體內設有多個排氣通道,多個排氣通道均勻分布於同一圓周上,多個排氣通道依次連接,排氣通道沿豎直方向布置;箱體的下部設有進氣孔,箱體的上部設有出氣孔,進氣孔與第一個排氣通道連接,出氣孔與最後一個排氣通道連接;
噴淋部包括支架、主動齒輪、驅動單元、多個噴淋單元、供液機構,支架安裝在箱體上,支架上設有多個安裝孔,多個安裝孔與多個排氣通道一一對應設置;主動齒輪轉動安裝在支架上,主動齒輪的軸線與上述圓周的軸線重合;驅動單元用於驅動主動齒輪轉動;多個噴淋單元與多個排氣通道一一對應設置,噴淋單元包括主噴淋管、從動齒輪,主噴淋管沿豎直方向布置,主噴淋管置於安裝孔內並與安裝孔轉動連接,主噴淋管的底端穿過箱體並置於排氣通道內,主噴淋管與箱體轉動連接,主噴淋管上設有多個第一排液孔,多個第一排液孔均置於排氣通道內;從動齒輪安裝在主噴淋管上,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供液機構用於向主噴淋管內通入流體介質。
優選的,噴淋單元還包括第一齒輪、多個噴淋組,第一齒輪、多個噴淋組均置於排氣通道內,第一齒輪安裝在主噴淋管上,多個噴淋組繞第一齒輪的周向均勻分布,噴淋組包括副噴淋管、第二齒輪,副噴淋管沿豎直方向布置,副噴淋管與箱體轉動連接,副噴淋管上設有多個第二排液孔,副噴淋管與主噴淋管連通;第二齒輪安裝在副噴淋管上,第二齒輪和第一齒輪嚙合。
優選的,第一排液孔、第二排液孔的孔逕自內向外逐漸減小。
優選的,第一排液孔、第二排液孔自內向外逐漸向上傾斜布置。
優選的,噴淋單元還包括第一轉動環,第一轉動環置於排氣通道內,第一轉動環密封安裝在主噴淋管上,第一轉動環內設有第一容納空間,第一容納空間與主噴淋管連通;
噴淋組還包括第二轉動環、連接管,第二轉動環轉動安裝在副噴淋管上,第二轉動環與副噴淋管密封連接,第二轉動環內設有第二容納空間,第二容納空間與副噴淋管連通,第二容納空間通過連接管與第一容納空間連通。
優選的,箱體的下部設有儲液腔及與儲液腔連接且可關閉的排雜孔,儲液腔置於排氣通道的下方;
噴淋部還包括多個輸液管,多個輸液管分別與多個排氣通道一一對應設置,輸液管的頂端與排氣通道連接,輸液管的底端與儲液腔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限位管,限位管的第一端置於儲液腔內且置於輸液管的底端的上方,限位管的第二端置於箱體的外側。
優選的,主噴淋管的內周向表面設有螺旋狀通道。
本發明中,高溫尾氣從進氣孔進入排氣通道內;由於多個排氣通道依次連接,尾氣在排氣通道內的移動周期長,冷卻時間長,尾氣中的粉塵顆粒也容易在排氣通道內堆積。
利用供液機構向主噴淋管內通入冷卻液,冷卻液經過第一排液孔進入排氣通道內,進而對排氣通道內的高溫尾氣進行降溫、除塵。
利用驅動單元帶動主動齒輪轉動,利用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帶動主噴淋管轉動,這樣能夠讓噴出的冷卻液也不斷的轉動,提高霧化效果,提高降溫除塵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燃燒爐尾氣處理設備,包括箱體1、噴淋部。
箱體1內設有多個排氣通道2,多個排氣通道2均勻分布於同一圓周上,多個排氣通道2依次連接,排氣通道2沿豎直方向布置;箱體1的下部設有進氣孔3,箱體1的上部設有出氣孔4,進氣孔3與第一個排氣通道2連接,出氣孔4與最後一個排氣通道2連接。
噴淋部包括支架5、主動齒輪6、驅動單元7、多個噴淋單元、供液機構8,支架5安裝在箱體1上,支架5上設有多個安裝孔,多個安裝孔與多個排氣通道2一一對應設置;主動齒輪6轉動安裝在支架5上,主動齒輪6的軸線與上述圓周的軸線重合;驅動單元7用於驅動主動齒輪6轉動;多個噴淋單元與多個排氣通道2一一對應設置,噴淋單元包括主噴淋管9、從動齒輪10,主噴淋管9沿豎直方向布置,主噴淋管9置於安裝孔內並與安裝孔轉動連接,主噴淋管9的底端穿過箱體1並置於排氣通道2內,主噴淋管9與箱體1轉動連接,主噴淋管9上設有多個第一排液孔,多個第一排液孔均置於排氣通道2內;從動齒輪10安裝在主噴淋管9上,從動齒輪10與主動齒輪6嚙合;供液機構8用於向主噴淋管9內通入流體介質。
進一步的,噴淋單元還包括第一齒輪11、多個噴淋組,第一齒輪11、多個噴淋組均置於排氣通道2內,第一齒輪11安裝在主噴淋管9上,多個噴淋組繞第一齒輪11的周向均勻分布,噴淋組包括副噴淋管13、第二齒輪12,副噴淋管13沿豎直方向布置,副噴淋管13與箱體1轉動連接,副噴淋管13上設有多個第二排液孔,副噴淋管13與主噴淋管9連通;第二齒輪12安裝在副噴淋管13上,第二齒輪12和第一齒輪11嚙合;增加噴淋組,進一步提高降溫除塵效果;利用主噴淋管9、第一齒輪11、第二齒輪12帶動副噴淋管13,讓第二排液孔排出的冷卻液轉動,進一步提高降溫除塵效果。
進一步的,第一排液孔、第二排液孔的孔逕自內向外逐漸減小;主噴淋管、副噴淋管內流出的冷卻液速度自內向外逐漸增大,提高噴灑距離,提高降溫除塵效果。
進一步的,第一排液孔、第二排液孔自內向外逐漸向上傾斜布置;增大冷卻液在排氣通道2內滯留的時間,提高降溫效果。
進一步的,噴淋單元還包括第一轉動環14,第一轉動環14置於排氣通道2內,第一轉動環14密封安裝在主噴淋管9上,第一轉動環14內設有第一容納空間,第一容納空間與主噴淋管9連通。
噴淋組還包括第二轉動環15、連接管16,第二轉動環15轉動安裝在副噴淋管13上,第二轉動環15與副噴淋管13密封連接,第二轉動環15內設有第二容納空間,第二容納空間與副噴淋管13連通,第二容納空間通過連接管16與第一容納空間連通;主噴淋管9的冷卻液經過第一容納空間、連接管16、第二容納空間進入副噴淋管13內,副噴淋管13能夠相對第二轉動環15轉動,這樣,在副噴淋管13轉動時,也能夠保證冷卻液進入副噴淋管13中,使用更加方便。
進一步的,箱體1的下部設有儲液腔17及與儲液腔17連接且可關閉的排雜孔18,儲液腔17置於排氣通道2的下方。
噴淋部還包括多個輸液管19,多個輸液管19分別與多個排氣通道2一一對應設置,輸液管19的頂端與排氣通道2連接,輸液管19的底端與儲液腔17連接;冷卻液對高溫尾氣冷卻後經過輸液管19進入儲液腔17內,保證儲液腔171的液體置於輸液管19底端的上方,避免高溫尾氣進入;儲液腔17內的廢水可以經過排雜孔18排出。
進一步的,還包括限位管20,限位管20的第一端置於儲液腔17內且置於輸液管19的底端的上方,限位管20的第二端置於箱體1的外側;當儲液腔17內的液體過多時,利用限位管20排出,保證儲液腔17內液體適中。
進一步的,主噴淋管9的內周向表面設有螺旋狀通道;噴出的冷卻液成螺旋狀,分布更加均勻,降溫除塵效果更好。
高溫尾氣從進氣孔進入排氣通道內;由於多個排氣通道依次連接,尾氣在排氣通道內的移動周期長,冷卻時間長,尾氣中的粉塵顆粒也容易在排氣通道內堆積。
利用供液機構向主噴淋管內通入冷卻液,冷卻液經過第一排液孔進入排氣通道內,進而對排氣通道內的高溫尾氣進行降溫、除塵。
利用驅動單元帶動主動齒輪轉動,利用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帶動主噴淋管轉動,這樣能夠讓噴出的冷卻液也不斷的轉動,提高霧化效果,提高降溫除塵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