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形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0:42: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整形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石墨顆粒整形的整形機。
背景技術:
石墨材料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成為負極材料的研究熱點。鋰離子電池用石墨材料主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為了提高石墨的循環穩定性和振實密度,工業上把天然石墨做成球形或近球形,但因受其製備工藝的限制,導致產品產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且製得球形石墨的球形度不高,產品的性能不理想。人造石墨中間相碳微球除外因硬度較大,球形化過程中容易發生體積粉碎,現有設備及工藝很難做成球形。目前,國內的石墨球形化設備主要為渦流磨,整形機理多為衝擊整形,如果衝擊力過大就會將石墨顆粒打碎,導致產率降低,而對於硬度較大的人造石墨該設備只能起到粉碎作用。國外雖然有其它對石墨進行整形的設備,但是價格昂貴,對人工石墨的整形效果依然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對石墨進行整形的設備價格昂貴,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的用於石墨顆粒整形的整形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整形機,包括腔體和設置在腔體中心的轉軸,腔體內壁上設有阻料環,多個阻料環將腔體分割成至少兩個研磨區,每個研磨區的腔體內壁上均設有定子齒圈;所述的轉軸上設有動子轉盤,動子轉盤上設有與定子齒圈相配合的模塊;腔體右端上部設有進料口,左端下部設有出料口和抽風口。
所述的研磨區有三個,從腔體進料口到出料口依次為第一研磨區、第二研磨區和第三研磨區。
所述第一研磨區、第二研磨區以及第三研磨區的定子齒圈與模塊之間的距離依次減小。
所述的阻料環與轉軸之間留有間隙。
採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使用設置有聯組研磨區和阻料環的整形機,增強了對物料的球化功能,同時形成一個粗細顆粒物料的自動分級過程。製備的石墨負極材料由單次投料20公斤增加到40公斤,效率增加一倍;粒徑分布呈正態分布,粒徑區間更集中;各項指標均達到客戶要求,客戶反饋滿意,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動子轉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腔體1和設置在腔體1中心的轉軸2,腔體1內壁上設有阻料環11,多個阻料環11將腔體1分割成至少兩個研磨區,每個研磨區的腔體1內壁上均設有定子齒圈12;所述的轉軸2上設有動子轉盤21,動子轉盤21上設有與定子齒圈12相配合的模塊22;腔體1右端上部設有進料口16,左端下部設有出料口17和抽風口18。轉軸通過電機帶動,出料口17和抽風口18設置在相近位置,風機通過抽風口18為腔體1提供抽力,使物料在抽力的作用下從進料口穿過各研磨區最終到達出料口。定子齒圈上的齒使得定子齒圈內表面凹凸不平,增大摩擦力,物料從定子齒圈與模塊之間的間隙通過,起到研磨的作用。
所述的研磨區有三個,從腔體1進料口16到出料口17依次為第一研磨區13、第二研磨區14和第三研磨區15。
所述第一研磨區13、第二研磨區14以及第三研磨區15的定子齒圈12與模塊22之間的距離依次減小。每一研磨區物料的研磨程度不同,形成一個粗細顆粒物料的自動分級。
所述的阻料環11與轉軸2之間留有間隙3。間隙3作為物料流通間隙供物料由上級研磨區進入下一級研磨區。
物料由進料口進入整形機,進入第一研磨區間隙內得到粉碎、研磨和球化。在進入第二研磨區時,動子轉盤的磨塊高速旋轉,在阻料環研磨區間隙產生環形渦流,將大顆粒物料阻留,進一步粉碎球化,合格的小顆粒通過流通間隙進到下一組研磨區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