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佛教開光儀式(寺院佛像開光儀軌)
2023-11-11 02:09:27 2
人死後有什麼儀式有什麼說法
成殮,也稱「入殮」,是將死者抬入棺木的儀式。一般在人死後第三天舉行(若第三日不吉,便不計死亡當日,而視第四日為第三日)。屆時,死者的親朋好友、侄男望女都前來與死者見上最後一面。入殮前的準備工作相當繁瑣。首先請陰陽先生看風水和棺材擺放的位置、方向,推算出幾時入殮為吉。然後,由茶房根據家屬意見向親朋好友下成殮帖子,告明入殮時辰。親朋好友參加入殮儀式一般不送禮,而講究送「紙盤」(一種包裝考究的香和燒紙綑紮組成的祭品)。棺材和死者面容在入殮前都要再度裝飾和修整,常由茶房負責。先將七彩綢鋪在棺材底部,放好頭枕、腳枕,綢上按一定位置放7枚銅錢,謂之「七星板」(即頭、兩肩、兩臀、兩腳各一)。其長女要一手拿著盛絲棉和清水或酒精的小碟,一手拿著竹籤,由陰陽生為死者用清水或酒精擦拭眼睛、鼻子、嘴和耳朵,謂之「開光」。其口中還要念叨著「開眼光,亮堂堂;開鼻光,聞味香;開嘴光,吃東西香;開耳光,聽八方;開心光,心豁亮;開腳光,走四方……」等所謂咒語。之後,再用一面小鏡子為死者照一照,之後,將鏡子摔碎,表示死者在陰間可以眼光明亮、吃八方、聽八方、聞八方。?
入殮時,講究「長子抱頭、長媳抱腳、次子、女兒抱腰」。當死者被抬入棺材後,陰陽先生要用一條在寺廟裡開過光的綢帶量一量死者是否躺平,位置正不正。富有之家,還要給死者口中放一顆珍珠,貧民百姓則多放一紅紙包著的一小撮茶葉,認為這樣死屍不易腐爛。死者的雙手也不能空著,富者左金右銀;貧者一般左燒餅右棍(筷子)或左燒餅右田雞。因說人死後有3魂,一魂守屍骨;一魂投胎轉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林、鬼門關攔路,一旦遇有危難,便可用手中物品幫助脫險。此外,棺內還可放適量的隨葬品。男子有菸具、茶具、酒、手杖乃至手槍、戰刀等;女子多用化妝品、首飾、衣飾,甚者懷抱金如意。?
入殮時,還要用「包」將死者棺中空隙墊嚴實。包,多為毛頭紙、草紙,內包燈草(貧者內包鋸末,富者則使用紅、藍綢子作包。未婚男子故去用青色包,未婚女子用紅色包。入殮時,所有親人的眼淚都不得掉入棺內,否則被認為對死者不敬,不利於死者奔赴黃泉。蓋棺前,子女們可將蓋在死者身上的白綢布前的約1尺布撕下保存,據說可以為兒孫們增壽。入殮的儀式是由陰陽生主持,此時的各種執事、一切人等都要聽陰陽生的,不能各行其是。蓋棺時要先蓋「子蓋」,即第一層蓋,實際是一層薄板,裡面糊有紅布,外面無須油漆,上蓋五彩綢以圖吉利,然後再蓋大蓋。大蓋與棺材之間用材頭釘銷上,上飄五彩綢。材頭釘是木質的銷子,因棺材不能見鐵釘子,故採用木銷。材頭釘一般在起靈前都是虛著塞上,目的是等奔喪未到的親屬來時能與死者見面。蓋棺後,入殮的儀式就基本結束,直至出殯起靈前,棺前須立3張供桌,上鋪鑲青緞狗牙邊的白緞臺布。兩邊供桌分別擺1對花瓶、1對景泰藍銅器、1對白銀蠟扦兒,上插著估衣街「常元合」的牛油大蜡,蠟身刻一幅紅字對聯:「乘鶴西去,駕返瑤池。」中間供桌供死者畫像,擺香爐及八仙供果。地下放燒紙瓦盆一具,按時焚燒紙錢。?
人死後都可以做哪些儀式?
頭七圓墳,五七上墳燒紙,一年後上供然後燒紙。過三年,過十周年
人死後第三天舉行的儀式叫什麼?
三日祭即死者葬後的第三天,舉家上墳添土並擺供哭奠。俗稱「服三」,又稱「圓墳」。此後每七天祭一次(從死者去世之日起),舉家上墳哭奠,一般是從一七到七七,以五七最為隆重,兒女親友多要擺供品、香和送紙紮。
成殮,也稱「入殮」,是將死者抬入棺木的儀式。一般在人死後第三天舉行(若第三日不吉,便不計死亡當日,而視第四日為第三日)。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答案 我一修改答案就跌到底樓了, 如果正確樓主可要給分啊。
求文檔: 往生 時佛教給亡人開眼耳鼻等光怎說開眼光看西方,極樂世界是家 ...
佛教?? 沒這個東西,給死人開什麼光? 佛教只有給佛像開光 的開眼法要。 沒有給死人開光的說法。
佛教稱"加持" 道教稱什麼?
道教稱持法。
請的道教法印要開關嗎
一般不用的 沒必要開光 概念不同
開光是念誦經文把神、佛的法身請來進入這個像裡受眾生供養,才是真正的開
光不然都是空殼,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開光。
佩戴的神、佛像,照片等等,自己念誦佛號----阿彌陀佛 意念請佛加持一下
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