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寡婦清是誰 巴寡婦清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
2023-12-02 11:55:51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偉大的秦朝女子。她的身世依然成謎,出生於窮鄉僻壤卻受到秦始皇以最高禮儀接待;她並未留下守節貞烈的傳說,卻被始皇帝譽為「貞婦」;她的姓氏已無從考究,秦始帝卻在她家鄉為她築起一道「女懷清臺」;她是西南女富豪,她統治著龐大的丹砂帝國,她亦巫亦醫,掌握著生死之術。所有的一切,讓她與秦始皇之間,存在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微妙關係。
富婆巴寡婦清簡介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臺。夫倮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太史公這句話的意思主要想傳達這幾個意思:其一,此女是個寡婦,是個有錢的寡婦;其二,此女是貞女,是個有錢的貞女。這說明什麼?太史公這句話就是想說巴寡婦清是個有錢人,富可敵國的清可謂秦朝女強人的代表,她對秦朝GDP的貢獻,不亞於今天的國民女神陶華碧與格力董事董小姐。而巴寡婦清的事跡在《史記》、《一統志》、《括地誌》、《地輿志》、《輿地紀勝》、《州府志》等史載有記載,這可了不得,不僅有錢還出名。
巴寡婦清生卒於秦惠文王設置巴郡之後到秦朝初期,為當時我國南方著名的大工商業主。據史籍記載,巴寡婦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數世,積聚了數不清的資財。到她掌管經營家業後,更至「僮僕千人」。她曾憑藉財力而保一方平安,並對國家修築萬裡長城給予過資助,連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為「貞婦」。她死後,就埋葬在家鄉今千佛寨溝龍寨山。隨後,秦始皇又下令在其葬地築「女懷清臺」,以資表彰。獲此殊榮者,在有秦一代,並不多見。那麼渾身是謎團的巴寡婦清究竟是個什麼人?和秦始皇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能夠與秦始皇分庭抗禮?
渾身謎團的巴寡婦清
寡婦清生於秦惠文王設置巴郡之後,何年何月不詳,死於公元前220年左右,長什麼模樣史記中也沒有記載。巴寡婦清這個名字很奇怪,她的名字的意思大概是巴國的一個叫清的寡婦,女子年六十以上毋子男,為寡。可見,秦漢時期,寡婦,是對六十歲以上無子女女性的特指。這樣的女子經商,國家還會給予免稅的優惠。或許,這才是巴寡婦清真實的寡婦身份。雖然晉人常琚在<<華陽國志。巴志>>中說巴寡婦清是巴郡枳縣人,有說是長壽人也有人說是彭水人。關於她的歸屬地真是眾說紛紜,因為太史公在《史記》中也沒有記載得很詳細,因而後世人根據她以丹砂販賣為生和當時秦的行政歸屬,推測巴寡婦清很有可能是重慶酉陽人。
寡婦清早年喪夫,為了繼承家業沒有再嫁,清守貞操便沒有再嫁,因此受到了秦始皇讚賞,被始皇帝譽為「貞婦」,視巴寡婦清為「貞婦」,這是秦始皇對女性的一個極高褒賞。從目前已知的記載看,秦始皇生前對女性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僅此一例。還在清的家鄉為她築起了一道「女懷清臺」,但是這一記載又存在很多疑問,寡婦清並非是為守節而從一而終,她守節完全是因為為了繼承自己的家業,為免分心所以在夫死後一直沒嫁,她得秦始皇最高禮遇,很可能是晚年將自己的全部財富捐給長城工程,同時為秦始皇的驪山陵墓提供大量的硃砂和水銀。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動,將她迎去鹹陽客居以頤養天年,並為她築「懷清臺」以示彪炳。
因太史公的一句「禮抗萬乘,名顯天下」之語,對巴寡婦清的誇耀之情溢於言表,因此有人推測她一定能與秦始皇分庭抗禮,更有甚者說她可能養有一支龐大的私人武裝,並計算她每年要支出巨額的軍費。在《史記》、《漢書》等正史的記載中,專家們都注意到了巴寡婦「用財自衛,不見侵犯」這個描述。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或許有些妖魔化這位秦朝女富婆,清是個商人,商人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她沒有必要自己私自建立一支軍隊,跟國家過不去為自己找不痛快。況且,她擁兵自重定會受到天下的矚目還會引起非議,而這些史書中都沒有記載,她本人對政治也不是很感冒,巴寡婦清是一個極具商業頭腦的工商企業主,她不會去幹那種傻事,她只需有適當的保安力量護礦護廠就夠了。
寡婦清沒有一支與秦王朝分庭抗禮的軍隊,卻有成百數千的家奴、僕役,據說,巴清家族的徒附家丁竟佔據枳縣人口五分之一,而當時整個縣的人口不過5萬左右。這陣仗真是讓大家見識到了什麼叫富可敵國。
巴寡婦清不做「貞婦」,也不是傳說中能夠讓人生讓人死的巫女,其實她就是一名秦朝女企業家,富可敵國的富婆,她想做的就是大力發展好自己的事業,為國家GDP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先富起來的寡婦清不僅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勞工福利待遇,積極扶貧濟困,還組建了龐大的私人武裝保護一方平安,被鄉人奉為「活神仙」,並被作為成功民營企業家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尊崇。時至今日,巴寡婦清已經被奉為代表重慶地區巴國、巴郡時期工商業發展水平的標誌性人物。
這位有感皇恩浩蕩的富婆,去到鹹陽後不久就一病不起,後醫治無效,最終客死京城。她晚年將自己的全部財富捐給長城工程,同時為秦始皇的驪山陵墓提供大量的硃砂和水銀。所以,秦始皇十分感動,將她迎去鹹陽客居以頤養天年,並為她築「懷清臺」以示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