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減藻臭的方法
2023-12-02 17:58:26 3
專利名稱: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減藻臭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減藻類死亡後水體發臭的方法,具體地說 是消除湖泊、河道或池塘等水體中藍藻的一種人工藍藻治理方法,屬於水域生態 改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藍藻Q^"op/y;cefle是水體中常見的一種藻類,其中的微囊藻M/crac;^fe個 體繁殖力極強,具漂浮性,有藻臭味。近年來,由於湖泊、河道或池塘水質富營 養化程度的加重,藍藻已在我國大面積暴發,尤其是當水溫超過2(TC以上時, 藍藻可在水域的沿岸和水體的表層大量懸浮或堆積,大量滋生的藍藻不但會造成 水體缺氧和魚類大量死亡,而且藍藻死亡後散發的臭味所引起的生態惡化對人們 的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和旅遊業影響極大,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十分巨大。目 前治理藍藻危害的常用方法有:①控制水體富營養化;②種植水葫蘆等水生植物; ③用人工打撈的方法清除堆積在岸邊的藍藻;④清除湖底、河底或池底的淤泥; ⑤用設置人工圍欄的方法加以阻隔;⑥從江河、湖泊或水庫調水稀釋;⑦潑灑生 物製劑;⑧投放以藻類為食的魚類、螺螄和貝類等。上述方法治理小水體中的藍 藻有一定的效果,但就暴發於湖泊等大水體中的藍藻而言,效果則十分有限,而 且藍藻暴發後對水質的汙染和藻體死亡後所發出的臭味目前仍無有效的方法加 以消除。究其原因是①藍藻藻體較小,繁殖快,多懸浮於水體表層,岸邊堆積 的藍藻可以被打撈,而分散於水中的藍藻則打撈效率極低或根本無法打撈。②種 植水草是恢復水域生態,控制藍藻暴發的有效手段,但多數大型湖泊水體透明度 低、水位深、風浪大,深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難以大量栽植,漂浮植物雖然易於移 植,但大量增殖後在秋冬季不打撈出水則存在二次汙染的問題。③控制排汙、清 淤、圍欄、調水和投放魚類等方法雖然對水體生態修復和減少藍藻數量十分有利, 但投入資金多,實施難度大,抑藻、除臭效果並不理想。④單純潑灑生物製劑改良水質並不能抑制藍藻的生長,也不能消除藍藻臭味。⑤現有的藍藻治理方法投 資極大,但效果卻事倍功半,因此現有的藍藻治理方法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和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其臭味的方法,使用該方法既 能清除湖泊、河道或其它水體中存有的藍藻,而且能使存有藍藻的水體不發臭。 本發明所述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的方法步驟如下
1、 絮凝藍藻
(1) 向存有藍藻的水體中均勻潑灑絮凝劑,用量為每立方米1~10克,使藍藻 絮凝,選取原則是根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所述絮凝劑 為聚丙烯醯胺,使用前先用水將聚丙烯醯胺溶解成水溶液,然後潑灑在含有藍藻 的水體中,它能使藍藻產生絮凝作用;它有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之分,常用 作沉澱自來水雜質和汙水處理,是一種對水生動物和人類無毒、無公害且成本低 廉的有機絮凝劑,並可連續多次使用。
(2) 水體攪拌,利用風浪動力、機械或人工外動力對均勻潑灑聚丙烯醯胺的水 體進行攪拌,以加快絮凝速度和提高絮凝效果。
(3) 藻體沉澱,藍藻絮凝後即開始沉澱。
2、 分解藻體,消除臭味
在藍藻被絮凝沉澱後,潑灑消藻除臭劑,能使沉入水底的藍藻及水體的臭味 得以消解,其用量為每立方米100 500克,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 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所述消藻除臭劑由益生菌組、培養基及沸石粉或膨淵土複合組成,三者之間 的重量比為1 : 20 40 : 2~4 ,所述益生菌組中含有沼澤紅假單胞菌 及/zofifo/wewdowcwos s/ /zaew/das NS18、枯草芽胞桿菌5ace〃i^ wZj"fo NS11 、膠質 芽孢桿菌及ww"7agz';wras NS02,它具有分解有機質及NH3、NH4+、N02—、 N03'、 H2S等有害成分的作用。
所述沸石粉或膨潤土均是一種鎂鋁矽酸鹽礦物,具有獨特的層鏈狀結構特 徵,結構穩定,難以分解,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是益生菌的載體。
所述培養基是由豬糞和食用菌栽培下腳料(菌糠)按(3~5): 1比例進行堆制發酵腐熟而成的有機肥料,是提供益生菌營養及繁殖的寄生載體,培養基中益 生菌含量為5億個/克以上,按微生物常用規定方法進行檢測,它具有生物活性, 對水生動物及人類無毒副作用。
3、水質淨化
在經過分解藻體,消除臭味步驟後,按下列步驟進行水質淨化
(1) 潑灑複合型微生物水製劑,用量為每立方米20 100毫升,選取原則是根
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所述複合微生物水製劑中含有光合細菌、枯草芽胞桿菌、放線菌、乳酸菌、
酵母菌,微生物含量25億個/毫升,它具有降低水中NH3、 NH4+、 NO\ N03—、 H2S等有害成分和消除臭味的作用。
(2) 投放伊樂藻或水葫蘆,投放量為每平方米1 5千克;所述伊樂藻或水葫蘆 是一種容易種植,並能快速生長的水草,用以吸收水中氮、磷等營養成分。
(3) 投放螺貝類,投放量為每平方米0.5 1.0千克。
使用該方法既能清除湖泊、河道或其它水體中存有的藍藻,而且能使存有藍 藻的水體不發臭。通過絮凝劑對藍藻實施絮凝,利用消藻除臭劑對被絮凝的藍藻 實施分解並消除臭味,通過潑灑微生物水製劑、投放伊樂藻或水葫蘆、投放螺貝 類來淨化水質,使藍藻依次絮凝、分解和除臭,再由生物淨化技術對藍藻汙染水 域進行淨化。
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① 、可以在藍藻大量暴發之前進行清除,起到消除水體中藍藻種源,達到抑 制藍藻繁殖和暴發的目的。
② 、應用本發明可以降低中後期藍藻暴發的概率。
◎、本項技術發明可以清除難以被打撈且懸浮於水中的藍藻個體,最大限度 地提高藍藻清除效率。
④ 、可以消除藍藻臭味,使水域生態和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⑤ 、本項治理方法對水生動物和人類無毒、無害,且使用成本低廉。
⑥ 、沿湖風景區應用本項發明可消除湖區藍藻臭味,最大限度地改善人們的 居住環境。⑦ 、瀕水旅遊區應用本發明可改善藍藻惡臭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⑧ 、使用本項發明治理藍藻將大幅度降低藍藻治理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例一本發明是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味的方法,湖區消藻採用的 工藝主要包括藍藻絮凝、分解藻體消除臭味和水質淨化三大步驟,若湖區沿岸水 域面積為IO萬平方米,水深1.0米,則需配備能盛水5立方米以上的動力小船 一艘,船上裝有0.5千瓦水泵一臺,具體方法如下
(一)、藍藻絮凝
① 潑灑聚丙烯醯胺根據湖區藍藻的數量多少和存水量確定聚丙烯醯胺的用 量,藍藻比較多按每立方水體投放10克,反之按每立方水體投放1克,在本例
中,若藍藻較少聚丙烯醯胺的投放量為ioo千克,反之則需1000千克,將聚丙
烯醯胺按1: 300溶解比例在船艙中用湖水稀釋攪均後通過水泵向藍藻較集中的
水域均勻噴灑。
② 水體攪拌依靠船的螺旋槳攪拌作用使絮凝劑與水體中的藍藻充分混合併
③沉澱絮凝劑吸附藍藻後抑制了藍藻的呼吸功能和光合作用,48小時後 藍藻死亡並沉入水底。
(二) 、分解藻體及消除臭味
藍藻沉澱並死亡後,潑灑消藻除臭劑,用量為每立方米100克 500克,藍 藻沉澱物多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本例用量為10噸 50噸。
(三) 、水質淨化
① 潑灑複合型微生物水製劑,用量為每立方米20毫升 100毫升,藍藻沉澱 物多取上限,反之取下限,本例用量為2000升 10000升。
② 投放伊樂藻,投放量為每平方米1千克 5千克,藍藻沉澱物多取上限, 反之取下限。
③ 投放螺貝類,投放量為每平方米0.5千克 1千克,藍藻沉澱物多取上限, 反之取下限。
權利要求
1、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一)、絮凝藍藻①向存有藍藻的水體中均勻潑灑絮凝劑,使藍藻絮凝;用量為每立方米1~10克,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②水體攪拌,利用風浪動力、機械或人工外動力對均勻潑灑聚丙烯醯胺的水體進行攪拌,以加快絮凝速度和提高絮凝效果;③藻體沉澱,藍藻絮凝後即開始沉澱;(二)、分解藻體,消除臭味在藍藻被絮凝沉澱後,潑灑消藻除臭劑,能使沉入水底的藍藻及水體的臭味得以消解,其用量為每立方米100~500克,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三)、水質淨化在經過分解藻體,消除臭味步驟後,按下列步驟進行水質淨化①潑灑複合型微生物水製劑,用量為每立方米20~100毫升,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②投放伊樂藻或水葫蘆,投放量為每平方米1~5千克,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③投放螺貝類,投放量為每平方米0.5~1.0千克,選取原則是根據藍藻量來確定,藍藻量大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 絮凝劑為聚丙烯醯胺,使用前先用水將聚丙烯醯胺溶解成水溶液,然後潑灑在 含有藍藻的水體中,它能使藍藻產生絮凝作用。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 消藻除臭劑由益生菌組、培養基及沸石粉或膨淵土複合組成,三者之間的重量 比為h 20~40: 2~4,所述益生菌組中含有沼澤紅假單胞菌i^odo戸ewtfomo"as^/^emVfes NS18、枯草芽胞桿菌Bace〃ws w6打7/s NSll、膠質芽孢桿菌及 w"c//^/ww^NS02,它具有分解有機質及NH3、 NH4+、 N02-、 N03-、 H2S等有害成分的作用;所述沸石粉或膨潤土均是一種鎂鋁矽酸鹽礦物,具有獨特的層 鏈狀結構特徵,結構穩定,難以分解,具較強的吸附能力,是益生菌的載體; 所述培養基是由豬糞和食用菌栽培下腳料(菌糠)按(3~5): 1比例進行堆制發 酵腐熟而成的有機肥料,是提供益生菌營養及繁殖的寄生載體,培養基中益生 菌含量為5億個/克以上,按微生物常用規定方法進行檢測,它具有生物活性, 對水生動物及人類無毒副作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藻臭的方法,其特徵是所述 複合微生物水製劑中含有光合細菌、枯草芽胞桿菌、放線菌、乳酸菌、酵母菌,微生物含量》5億個/毫升,它具有降低水中NH3、 NH4+、 N02—、 N03—、 H2S等有害成分和消除臭味的作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清除水中藍藻並消除其臭味的方法,使用該方法既能清除湖泊、河道或其它水體中存有的藍藻,而且能使存有藍藻的水體不發臭。通過絮凝劑對藍藻實施絮凝,利用消藻除臭劑對被絮凝的藍藻實施分解並消除臭味,通過潑灑微生物水製劑、投放伊樂藻或水葫蘆、投放螺貝類來淨化水質,使藍藻依次絮凝、分解和除臭,再由生物淨化技術對藍藻汙染水域進行淨化,其優點是能在藍藻大量暴發之前進行環保無害化清除,並消除藍藻臭味,使水域生態和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且對水生動物和人類無毒、無害,使用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C02F9/14GK101508505SQ200910030239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3日
發明者何燕華, 鑫 周, 徐增洪, 楊啟銀, 袁留照, 趙朝陽, 鄧九勝, 津 閻 申請人:金壇阿波羅生物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