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5:46:1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即治療溼疹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
背景技術:
溼疹是一種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滲出傾向,伴劇烈瘙癢,易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發病機理是內外 激發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一種遲髮型可變態反應,其症狀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 自覺劇癢,抓破後易感染等。溼疹,中醫稱為溼毒瘡,主要由風、寒、溼、燥、火、蟲毒、七情內傷、 飲食不節等導致脾失健運,溼從內生,日久化熱、溼熱困脾、兩邪相搏、充益肌膚所致。在溼疹治療 過程中,極易復發,遷延難愈。目前,國內外治療溼疹的藥物較多,有西藥也有中藥,但是,存在藥 物價格高、治療費用大、效果不夠理想、治癒後易復發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在治療溼疹上的不足之處,並提供一種新的中藥原料組合、療效顯著的 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及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半邊蓮、半支蓮、黃柏、黃零、 地榆、地膚子各100克,煅石150克,砒石20克,冰片30克,麻油適量。
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其藥物的製備方法為將半邊蓮、半支蓮、黃柏、黃苳、地榆、地膚 子、煅石、砒石等中藥焙乾研成細藥粉,過120目篩,再與冰片混合均勻。取麻油適量,稍加熱,再 倒入藥粉,邊攪拌邊加熱,待藥粉攪成糊狀停止,冷卻後備用,即成膏狀藥物。
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其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溼止癢。藥物中半邊蓮具有消 腫解毒、利水作用,半支蓮具有清熱解毒作用,黃桕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溼作用,黃芩具有清熱瀉 火、除溼解毒作用,地榆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地膚子具有清溼熱、利小便作用,煅石具 有燥溼、殺蟲、止血、定痛、祛腐肉作用,砒石具有祛腐肉、殺蟲作用,冰片具有散鬱火、消腫止痛 作用,麻油具有解毒、生肌作用。上述中藥經辨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並將藥物直接投向病灶, 從而有效地發揮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溼止癢的功效,以達到治癒溼疹之目的。
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配方新穎、成本低廉、製備方便、效果顯著、不易復發。
使用方法
每日l次,用量視面積而定。方法用藥棉球蘸上膏狀藥物,均勻塗於患處,用紗布覆蓋,膠帶 固定,即可。
禁忌事項
1、 用藥期間禁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剌激性的食物。
2、 禁止內服。 臨床治療效果
療效標準 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治療溼疹之療效判斷主要依據於溼疹症狀是否消失。用藥4 天為1個療程。具體療效分以下三級治癒"~~溼疹症狀全部消失;好轉——溼疹症狀明顯減輕;無 效——用藥l個療程後,溼疹症狀毫無消失。
效果用本發明藥物治療溼疹患者52例,治療1個療程,其中治癒43例,好轉9例,治癒率為 83%,有效率為100%。
典型病例
程某,女,46歲。2006年7月就診。患者腰部約有3cmX5cm—塊丘疹,有些己起泡,瘙癢灼 痛。經診査後,採用本發明膏狀藥物,連塗患處4天,患處結痂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其特徵在於該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半邊蓮、半支蓮、黃柏、黃芩、地榆、地膚子各100克,煅石150克,砒石20克,冰片30克,麻油適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即一種治療溼疹的膏狀藥物。其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的半邊蓮、半支蓮、黃柏、黃芩、地榆、地膚子各100克,煅石150克,砒石20克,冰片30克,麻油適量。它具有配方新穎、成本低廉、製備方便、效果顯著、不易復發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K36/756GK101194952SQ200710301068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1日
發明者葉福蘭, 徐歡歡, 徐生富 申請人:徐歡歡